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于1993年8月英仙座流星雨之后不久出现在英国的一个麦田怪圈里,我们发现了一种由陨石材料形成的天然铁质薄膜。这些铁氧化物包括赤铁矿和磁铁矿熔合成的异质体,并且具有磁膜的性质。物理、化学以及空间分布等特征都表明当怪圈形成时,铁质薄膜被烧至半熔状态。这意味着等离子体涡流参与了怪圈形成,这一机制以前被认为是研究麦田怪圈形成机制的首要考  相似文献   

2.
正沙漠怪圈?如果从纳米比亚的高空俯瞰,幸运的话你将有机会看到分布在茫茫沙海中的许多怪圈:连绵成片的野草仿佛依循着某种神奇的规律,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形成一个圆形的"禁区"。在那里,红色的沙土裸露在外,任何植物都不能生长。  相似文献   

3.
<正>麦田怪圈曾在17世纪后期的一些学术资料里提及过,而且截止到1970年以前已经有近200例个案出现,其中有的有目击者的描述。自那以后,来自英国、哥伦比亚与澳大利亚的近80名目击者声称:麦田怪圈的完成时间不足20秒;这类事件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散发出强光或明亮颜色的光球、光束,甚至结构性的飞船。  相似文献   

4.
<正>在1993年,英格兰彻希尔发现了麦田怪圈,其中心的农作物表面覆盖着一层由熔融的陨石微粒所组成的铁釉。这层覆盖物是由赤铁(Fe_3O_4)和磁铁(Fe_3O_4)混合而成的氧化铁异质体,并且嵌入到了植物的某些组织内。这种麦田怪圈在每年8月份的英仙座流星雨期间形成。雷温·古德和伯克就此提出假说,在流星雨发生的时候,陨石进入大气层摩擦燃烧时产生  相似文献   

5.
植物的畸形     
<正>以下列出的有关麦田怪圈植物的物理性变化是由生物物理学家W.C.利文古德总结的,他研究了上百个倒伏的和挺立的植物样品,这些样品是从怪圈边缘取得的,对照样品采自不同方向远离怪圈的植物。他在10年的时间里研究了来自多个国家的超过250个怪圈样品。尽管很多怪圈研究在整体设计上比较简单,或者在整体样本量上比较小(主要是因为基本测试法的经费及人员限制),但本文也展示了不少更大、更复杂的怪圈研究——包括地理形态  相似文献   

6.
<正>生活在荷兰南部霍温一个小村的罗贝特·范·登·布罗埃克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年轻小伙。我第一次注意到他是在1996年他16岁的时候,一份荷兰BLT研究组的同事们的报告中提到一个男孩在霍温野外的一个麦田怪圈现场目击到了光球,一个"天使"从其中一个光球中浮现出来。那时我觉得这很古怪,但并没有太重视。  相似文献   

7.
杨孝文 《飞碟探索》2013,(11):52-52
精灵怪圈是南非纳米比亚沙漠西部沿海地区的一种独特现象。在那里散布着数以万计的圆圈,直径为2米。12米,怪圈周围杂草茂盛,但怪圈内却是寸草不生。科学家查找了许多种可能的原因,却发现目前还没有一种原因可以解释这种神秘的现象!事实上,这些精灵怪圈的存在至少已有30年的历史了,因此“人为炮制”这一因素也被排除在外。精灵怪圈的直径为2米~12米,对于这种神秘的怪圈是如何形成的,人们提出了五花八门的理论,其中包括杀死草的气体和白蚁,甚至不明飞行物。  相似文献   

8.
走进“怪圈”章云华在一望无垠的田野上,一夜之间却突如其来地出现一个个圆圈,假如你目睹到这一景观时,是否会感到惊讶呢?这就是令人困惑不解的“怪圈”之谜。“怪圈”历史据记载,“怪圈”早在中世纪就出现过,惜乎未有书面记录。到了60年代,有关“怪圈”的报道开...  相似文献   

9.
1999年4月上旬,黑龙江凤凰山孟照国接触外星人事件的重要调查人陈功富教授来北京办事。他任教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多年来一直从事UFO研究工作,著述很多。英国研究麦田怪圈的专家曾和他交流,并寄给他一些麦田怪圈的图片。我们约请北京几个会说外星语的朋友:马老师、袁放、王纬、许琳等一起座谈,尝试通过她们用外星语与外星人对话联系,破译麦田怪圈的奥秘。1999年4月12日上午,我们七八个人聚在一起。马老师是北京某学院副教授,英语翻译,北京UFO研究会的原理事,她和孟照国保持着联系(1999年10月份,她和爱人一道去黑龙江凤凰山见了孟照国,她也…  相似文献   

10.
正地质时期的概念是怎么回事?当科学家考察岩石层、化石和改变世界性的历史事件时(如灭绝性事件),通常会用到"地质时期"这个名称概念。地质学家把地球历史分成两个时期,一个时期是从地球形成一直延续到大约5.43亿  相似文献   

11.
网友热谈主持人的话:在广袤的原野上,一夜之间突如其来地出现了一个个圆圈——怪圈。怪圈并不是什么新闻,但是它的来历及真相却一直扑朔迷离,成为不解之谜。研究报告显示,到目前为止,怪圈出现的国家和地区有10余个,它们是:苏联、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挪威、瑞典、瑞士、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以及日本。关于怪圈,一直有着许多不同的解释。2005年8月,一个俄罗斯研究小组宣称他们已揭开麦田怪圈之谜。据俄罗斯研究人员表示,麦田的麦秆之所以弯曲伏倒,完全是因为雷击引起的微波辐射造成的。而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郭正谊…  相似文献   

12.
候涛 《飞碟探索》2010,(9):14-14
<正>除了1938年"火星人入侵美国"和1949年"外星生物入侵基多"这两起举世闻名的恐慌事件外,全球各地还发生过众多鲜为人知的"外星人入侵"集体恐慌事件。从这些事件中,科学家和社会学者担心,一旦宣布外星人来到地球,那么人类社会的正常秩序将被彻底打乱。  相似文献   

13.
每月小抄     
《飞碟探索》2012,(8):6-7
[2012年6月18日][UFO]英国威尔特郡出现海洋生物翻车鲀形状的麦田怪圈,长约80米。这张图片是麦田怪圈专家露西·普林格尔在伍德伯勒山上拍摄的。[2012年6月21日][环境]最近一项由大学研究人员发起,并有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参与的有关古代南极洲环境的研究项目发现,这块大  相似文献   

14.
每月小抄     
2009年的第一个麦田怪圈出现在英格兰威尔特郡埃夫伯里附近的偏远地区。经测量,这个麦田怪圈的直径大约是18米,它是由以中心轴为圆心的多个同心圆构成的。西尔布利山、温德米尔山和桑克图瑞等威尔特郡附近的古老地区,是发现麦田怪圈的热点地区。  相似文献   

15.
农田奇迹1996年农田怪圈见闻澳]朱江曲英国农田怪圈又出现了,不过这次的图案更大,更壮观。但是,是谁创造了它们,它们又意味着什么呢?总是那么多的疑问。每年4月,农田怪圈的热衷者都要提相同的问题:“今年会有怪圈吗?”事实上,1996年没有例外。英格兰刚...  相似文献   

16.
两冕流间的对称径向膨胀日冕物质抛射事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讨论了发生在冕流对之间的1980年5月6日日冕物质抛射事件。提出了一种描述事件外环运动的经验模型,把环的观测外形表达为在运动坐标系中的Cassini函数。环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前一阶段,外环处于冕流对盔状结构之间,事件的发展以角宽度膨胀为主,其对称轴从赤道向北纬方向移动;径向膨胀和上升速度较低,加速效应明显。在后一阶段,外环越过冕流盔状结构所在高度,角膨胀趋于停止;运动接近于等角宽度和纯径向匀速的膨胀和上升运动。当外环向外运动时,其顶部和几何中心的高度均随时间而增加,但其底部高度基本上保持不变。根据上述观测特征,讨论了事件形成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7.
太阳电子事件粒子源区的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ISEE-3的引个太阳电子事件资料,进行了系统地分析。通过Saha平衡模型分别计算了高Fe事件和贫Fe事件源区的平衡温度大小,指出两类事件粒子源区不相重合,高Fe事件的粒子源区位于高色球层,贫Fe事件粒子源区在色球层-日冕之间的过渡区。对高Fe事件和贫Fe事件的形成作了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等离子体彗星的某些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进行了彗星的分类统计,给出了"太刚活动"和"等离子体彗星出现频数"的统计,表示出它们之间无相关性。作了"太阳活动"与"彗星事件"的相关分析,表明其相关性是弱的;但是,"太阳风风速"与"彗星事件"的相关性较强。最后,用我国自己的资料作为一个实例,讨论了等离子体彗星的象差角及其扭折骚扰。   相似文献   

19.
<正>在6月28日下午,罗贝特骑着摩托车去了"木质头颅"现场。当他走入首先形成的"凯尔特十字"圈时,他再次注意到一种"能量"的存在;于是他到后面形成的"思想泡沫"圈中,并在那里待了一段时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回到"凯尔特十字"圈里,并在圈中心发现了更多的白色粉末。罗贝特很清楚当他下午第一次到这个圈时并没有看到这些白色粉末,而且在他发现这  相似文献   

20.
汪领  尹凡 《空间科学学报》2020,40(6):1014-1023
利用Swarm卫星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50Hz高频磁场数据,根据阈值判断垂直于主磁场方向的扰动,对磁纬45°N-45°S之间的小尺度电离层行扰事件进行探测.为避免混淆而产生的干扰,可以根据阈值判断平行于主磁场方向是否发生扰动,从而排除典型的赤道等离子体泡事件.但对于较弱的赤道等离子体泡事件,扰动阈值判断无效.为避免弱赤道等离子体泡事件的污染,根据小尺度电离层行扰事件和赤道等离子体泡事件在不同参数空间中的密度分布差异,利用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将赤道等离子体泡事件进一步甄别提取.结果表明,聚类算法能够有效地将赤道等离子体泡事件从小尺度电离层行扰事件中甄选出来,并使小尺度电离层行扰事件聚类与赤道等离子体泡事件聚类形成清晰的边界.由聚类算法导出的弱赤道等离子体泡事件主要分布在磁纬15°N-15°S,地理经度20°-60°W,月份10至3月之间,并且在20:00MLT-24:00MLT存在高发生率,同时依赖于太阳活动,这也验证了前人的相关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