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大连机场1996—2006年共11年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对影响大连机场的大风天气的基本气候特征、天气形势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大风天气的预报思路,以期对实际预报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大连空管站气象台预报室,担负着制作发布大连机场气象预报信息,为大连管制区域境内飞行的航空用户提供气象情报服务的工作和职责。大连机场的天气像孩子的脸,复杂而多变,低云、低能见度、雷暴和大风等复杂天气的频发和突袭,严重影响航班的正常和安全。2011年6月29日至7月3日大连机场连续五天低云、低能见度的天气,更令大连机场复杂的天气闻名于民航业界。做好如此复杂天气下的飞行气象保障工作,就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预报班组队伍,打造优质的气象服务品牌。我们的做法是将空管的安全文化建设理念融入工作,以安全生产为主线,始终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ECMWF数值预报产品和多普勒雷达速度回波图像,结合物理量场的客观诊断分析,从雷暴发生的机制出发,对2005年5月31日贵阳龙洞堡机场发生的一次强雷雨天气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EC数值预报产品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报产生雷暴的天气系统的演变,结合物理量场的客观诊断分析和通过对雷达回波图像的实时跟踪监视,在雷雨天气的预报工作中能够取得较好的预报和对外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济南1960-2000年的天气、气候资料,分析了济南雷暴天气的气候特征、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及其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产生雷暴的天气系统和预报指标,经2000年试报,预报准确率90%。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大连机场春季天气特点,指出春季影响机场高空环流和地面天气系统,着重介绍了春季大连地区大风、降水、大雾、低云、雷暴等重要天气对飞行的影响及出现上述天气的地方性特点。从而给从事民航气象、飞行、航管、签派等人员以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韩韡  王爽  王鑫 《民航科技》2007,(5):16-19
雷暴及伴随其出现的恶劣天气严重威胁飞行安全,破坏地面设施。本文分别从常规气象资料、散度场、比湿、高空急流、垂直风切变、不稳定能量、逆温层的作用以及雷达回波等方面对这次雷暴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了预报雷暴的一些指标,希望对以后的雷暴预报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柯磊 《民航科技》2006,(4):47-49,110
2005年5月3日,重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雷暴、暴雨天气过程。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结合FY-2云图,雷达资料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此过程进行分析。为预报强对流天气拓展新的思路和方法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8.
马莉 《民航科技》2007,(2):87-91
本文使用2001-2005年上海虹桥机场出现的雷暴天气过程的卫星云图资料、雷达数值化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相互叠加。利用卫星云图能监测出强对流云团的云顶的演变过程,而雷达可对对流天气中每个单体的活动进行细微地监测。这两种资料的综合分析和运用,是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全方位结构的有力剖析,对提高雷暴等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九寨黄龙机场两年多的资料分析,总结出九黄机场雷暴天气在时间扣空间上的分布特征。阐述了其天气影响系统。并对其提出的预报着眼点,对实际预报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1997年6月至2004年6月发生在福州机场的雷暴风切变进行了分类,并就导致这一天气现象的天气背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卫星云图显示的云状和云顶的TBB,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回归方程,供短期预报参考。其中将雷暴风切变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锋面型雷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型雷暴、热力型雷暴。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1997年1月至2004年10月发生在厦门机场的雷暴风切变进行了分类,并就导致这一天气现象的天气背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卫星云图显示的云状和云顶的TBB,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回归方程,供短期预报参考。其中将雷暴风切变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锋面型雷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型雷暴、热力型雷暴等。  相似文献   

12.
钟伟  赵凯 《民航科技》2008,(1):42-46
本文对哈尔滨机场2007年6月27日的暖区雷暴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常规天气资料分析和本场雷暴系统对定性预报雷暴的发生有一定提前量;雷达回波图上低层风场扰动、风场切变及逆风区的出现,是判断雷暴持续时间长短的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静止锋型雷暴是贵阳机场春季雷暴的主要雷暴型之一,本文以天气演变过程相似为依据,在普查的基础上,选取产生贵阳机场春季静止锋型雷暴的5个典型个例进行合成和各物理量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云贵静止锋及切变线是主要的影响系统,所得到的雷暴发生环境和条件,对预报贵阳机场春季静止锋型雷暴的发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92年7月,济南开始启用遥墙机场,统计分析机场92的-2000年夏季的气象资料,用统计学和天气学对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到出现雷暴的天气形势特点;利用国外对雷暴的预报技术,寻找机场雷暴的预报参数;寻找卫星云图和雷达云图的雷暴回波特征。使2001年雷暴预报的准确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青岛机场2001年初雷暴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5月7日至8日东北,华北地区在阶梯槽天气形势影响下,出现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青岛出现了初雷暴,本文在对该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在天气演变过程中物理量的分布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为机场日常业务预报提供了一参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低空风切变是指出现在600米以下,短距离内风向、风速的突然变化。具有变化时间短、范围小、强度大、发生突然等特点。能够产生低空风切变的天气系统一般是雷暴、低空急流和锋面等。在双流机场的历史资料中,只发现有雷暴天气造成的低空风切变。而在2002年11月14日,双流机场出现了一次锋面引起的低空顺风风切变,本文对这次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提高低空风切变的预报是非常有用的。  相似文献   

17.
济南飑线天气过程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自动观测资料、常规气象资料以及雷达回波资料,结合物理量诊断和WI大风指数的方法对2002年8月5目的飑线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表明此次飑线过程是快速移动的冷锋与前倾的高空槽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中,雷达是一种重要的监测手段,WI指数对预报雷暴大风风速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能量天气学原理,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1995-1997年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雷暴预报的AmK模式、总温度模式和经验预报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雷暴集成预报模式,并在计算机上实现了自动分析、处理和预报,经回报检验和试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雷暴是一种严重威胁飞行安全的天气,本文把影响江浙地区的雷暴按形成原因进行了分类归纳,分为热雷暴、地形雷暴、台风倒槽雷暴、切变线雷暴。文章分析讨论了伴随雷暴而产生的恶劣天气(如雷电、下冲气流、颠簸、大雨等)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并以事例说明对飞行的危害。最后,根据雷暴天气情况下的特点,提出飞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一些防范措施来保障飞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桃仙机场1989-2004年(6-8月)雷暴资料的统计分析,总结了雷暴的气候特征,概括了桃仙机场产生雷暴的7种天气形势,为雷暴预报提供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