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制定完善民用机场的安全方针政策,是建立和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重大课题。国际民航组织安全管理体系手册认为:“安全管理体系是有组织的管理安全的方法。包括所需要的组织结构、职责、政策和程序。”该手册列举的安全管理体系的10个要素和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10个步骤。第二条都是“高级管理者对安全管理的承诺”,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明确并正式公布安全政策”  相似文献   

2.
2000年以来国际民航组织通过修改芝加哥公约相关附件,明确提出了民用航空建立安全管理体系(SMS)的要求,这是新世纪为进一步提高航空运输安全水平,响应日益高涨的安全呼声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3.
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2008年要求各缔约国按照《芝加哥公约》附件的要求,建立并实施国家航空安全方案(SSP)和安全管理体系(SMS),而安全绩效管理是SSP和SMS的重要内容。实施安全绩效管理是ICAO对各缔约国的一项要求。安全绩效管理的实施包括企事业单位自身的安全绩效管理和局方对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绩效监管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国际民航组织和中国民航局关于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SMS)的要求,在概述了安全管理体系的四大基本要素:政策、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和安全促进的基础上,说明了SMS较传统安全管理的优势及航空运营人应重点改进的安全管理工作,并进一步明确了SMS建设与实施工作的切入点,最后强调了提升安全文化是航空运营人SMS建设与实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国际民航组织的宗旨是保障国际民用航空安全有秩序地发展。航空安全问题一直是国际民航组织优先考虑的问题。因此,无论现在还是未来,安全监督都是国际民航组织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1995年,国际民航组织第31届大会批准了一项安全监督计划。该计划的目的在于促使各缔约国能够实施国际民航组织制订的标准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航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对民航各单位加强安全管理、提高航空安全品质和水准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也存在组织管理不到位、隐患识别不准、风险控制力度不够、档案管理混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政府加强领导、企业完善组织管理、部门协调配合、提高隐患识别的科学性、完善治理方案、强化专家检查、加大执法力度方面着手,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高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效率,从而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自1965年3月1日开航成都至拉萨航线以来,已安全飞行44年,之后又相继开辟了世界标高最高的邦达机场及加德满都、迪庆、林芝、九寨等高原航线,成都飞行部为了保证高原飞行安全,依据国际民航组织和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各项规定,根据高原飞行和各个机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飞行标准高等特点,并吸取血的教训,制订了一系列措施,把保证陆空通讯畅通作为高原飞行安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的无数事例,其中包括我们航空工业不久前在新机研制中发生的事故一再表明,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往往不是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而是人为因素,或者进一步说是组织因素。本文是张宝珍同志根据几篇国外资料综合编著的,虽然所举事例大多出自民航、空军等部门,但其论点,对我们科研、生产部门是同样适用的。编辑理解,文中所提到的“组织”,我们常统称为“单位”、“部门”等;而“文化”,则包含着“精神”、“作风”、“传统”等意义。  相似文献   

9.
组织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产生和发展的。从原始社会的集体猎捕食物到今天的社会分工,组织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日渐突出,甚至已经到了无组织即无社会的程度。组织的含义并不难理解,它是一定的人群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组成的群体。而根据组织目标的不同,组织的规模、结构和运行方式等是不一样的。但任何组织,都是一个有机体。要使其高效运作,必须搭建一个合理、顺畅、实用的组织结构。从实践来看,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都在进行形式多样的机构改革或变革活动。  相似文献   

10.
前言 “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是民航的中心任务,当然最关键的问题是飞行安全。国际民航组织及世界各国制定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规章、安全条例和防范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每年仍有飞行事故和事故征候发生。经统计,发生在进近着陆阶段的事故可以占到事故总数的27%以上,进近着陆阶段是事故的绝对多发阶段。在飞机到达飞行终端区向着陆跑道进近过程中,有时因为主客观的各种原因,飞机难以安全着陆。  相似文献   

11.
国际民航组织(ICAO)对所有缔约国的普遍安全监督审计计划(USOAP)是从1999年1月正式开始实施的。第一轮是逐个附件审计的做法,首次选定的是针对附件l、6、8符合性的审计,时间从1999-2004年。当准备选定针对附件12、13、14符合性的审计时,发现费用、时间、附件之间的关联等一系列问题,决定第二轮采用全面系统做法(CSA),  相似文献   

12.
空防安全的危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9.11”事件以来,国内外安全形势急转直下,陆续发生了一连串针对公共安全的恐怖袭击或侵害事件,其手段以爆炸、纵火为主,事端频发,特征突出。国内民航空防安全方面受其波及,其中2002年4月开始也陆续发生了好几起劫机、炸机等侵害空防安全的犯罪活动。虽非有组织犯罪,但也同样出现了纵火、爆炸等手段,特别是北航  相似文献   

13.
民航安全管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6、8、11、13、14条,以及国际民航组织有关文件要求,安全管理体系作为国家安全纲要(SSP)的组成部分,各缔约国应强制要求已获批准的且在提供服务时面临安全风险的培训组织、航  相似文献   

14.
简讯     
中国再次当选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 当地时间9月28日,中国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国际民航组织第38届大会上再次当选为一类理事国。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国第四次连任一类理事国。当天参加投票选举的国家有173个,除中国外,德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也同时继续当选一类理事国。近三年来,中国向国际民航组织的航空保安行动计划、北亚地区运行安全及持续适航合作、非洲航空安全全面实施计划项目提供了82万美元捐款,并与国际民航组织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培训了近200多名航空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15.
1引言《中国民航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到2010年,全国民用机场要建立起符合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和民航总局管理规章要求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将安全文化建设列为8大目标之一,要求建立健全民航安全文化评价体系,使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有定性的要求,还有定量的衡量指标。为贯彻这个规划,笔者认真学习研究国际民航组织和民航总局的有关标准要求,联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工作的实际,谈谈民用机场建设安全文化的粗浅认识,以求教于专家和同行。2目的意义民用机场的安全文化,是在安全生产及服务保障中逐渐…  相似文献   

16.
<正>安全绩效管理是随着航空公司引入安全管理系统(SMS)而走入安全管理人视野的。一个好的安全绩效评价系统,可以使公司了解自身安全状况,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安全水平。一、安全绩效管理介绍通常,人们认为安全绩效是组织绩效的子系统。安全绩效常用受伤或造成的经济损失来衡量,如Sawacha等把安全绩效定义为发生的意外事件对个人造成的伤害程度。吴聪智在其博士论文中,定义安全绩效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1日,总局杨局长在“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电视电话会议”中指出:为进一步加强民航安全工作,总局决定在全行业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明确了10项专项整治的内容、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根据“统一计划、分工实施、整体联动”的要求,我局迅速成赢了相应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由我处牵头负责检查的有两项专项整治:“机场运行条件与使用许可证不相符”问题(以下简称“符合性”)和“鸟击”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用航空》2007,(11):17-19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步步临近,民航奥运会保障工作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保证奥运会空中交通的安全顺畅,是民航空管系统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民航总局空管局在几年前就按照民航总局的部署,组织技术专家从组织领导、系统需求、项目管理、保障方案、技术实现及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对奥运保障工作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相似文献   

19.
张元  万健 《国际航空》2009,(3):32-34
在国际民航组织的引领下,安全管理体系(SMS)实施框架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在新形势下,我国民航业只有紧跟世界潮流,加强并改进对SMS的建设,才能确保我国民航运输的持续安全。  相似文献   

20.
对组织来说发生了飞行事故,对个人而言发生了较大的不安全事件之后,在一段时期之内,组织或当事人对飞行安全都会给予超乎寻常的关注。大的事故之后,整个行业对待安全,都会小心翼翼,生怕引起连锁反应。但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对待安全的警觉度,会慢慢地一点、一点降温,这是安全的客观规律。记得航空界有位前辈说过:“保证安全越长,离下次事故越近。”静心想想,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