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iTiZn—100铁氧体材料,经配方优选及工艺研究试验。确认,配方中各成份的作用;二次球磨达22h后L(μH)值可增加18%,Q值可增65%;制备料浆采用真空搅拌可比非真空搅拌的性能提高10~15%;烧结时产品自700℃缓慢降温,其Q值可比快速降温者高1倍;四孔磁芯结构尺寸中的高度尺寸H值若增高50%则其Q值降低10%,L值增加30%以上。所制材料性能优于部标,特别是材料的TC高,1λd/μi小,Q高,属软磁铁氧体高频(f>10MHz)高Q材料,产品一致性好,合格率高,适于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2.
高LET值的获得及在SEB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HI 13串列加速器上,为满足单粒子效应研究对更大的线性能量转移(LET)值的要求,发展了高剥离态离子的加速与引出技术,及0°束 Q3D磁谱仪焦面辐照方法。已得到的LET值为86 7MeV/mg/cm2(45°倾斜入射,在Si中射程R~20μm),束斑在Φ10到Φ50和注量率从几十到5×104·sec-1·cm-2之间可调。论文详述了这一特殊方法成功应用于MOSFET功率管的单离子烧毁效应实验。  相似文献   

3.
高应变速率超塑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Nech等首次提出高应变速率超塑性概念,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细小的晶粒尺寸和接近固相线的变形温度是获得高应变速率超塑性的重要条件。晶粒尺寸在2μm以下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和粉末冶金材料,在10~(-1)~10~2S~(-1)应变速率范围内可获得很高的延伸率,增强体和合金中沉淀析出的难熔的弥散质点,可钉扎晶界,使细晶组织保持到很高温度。高速变形时的绝热加热往往使材料的实际变形温度升高至固相线温度以上,液相的存在与分布,使全属基体通过液体薄层剪切实现彼此滑动,从而大大改善材料的变形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材料微观结构及晶界强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晶界处引入内聚力单元模型,模拟晶间破坏过程。以ZrB_2-SiC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将其扫描的微观结构图片进行矢量化处理,并导入ABAQUS有限元软件中建立模型,同时在其晶界处,设置内聚力单元模拟晶界破坏过程。通过改变Zr B2与Si C相界面强度,得到了晶界及材料不均匀对材料应力分布及裂纹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晶界的存在,材料内部出现应力分布不均匀现象并产生应力集中。随着晶界强度的改变,裂纹起始位置及扩展方向发生改变,且裂纹沿低强度的界面进行扩展。随着ZrB_2-SiC界面强度增大,材料的强度提高,拉伸模量不变。  相似文献   

5.
主要论述频率选择面(FSS)的空间应用。在对多种形式的FSS散射特性进行分析计算的基础上,选择了一种圆环FSS阵列,在C/Ku,S/Ka等频段上进行了数值分析和试验验证,获得满意结果。单层FSS的反射带宽在Ka频段达到17%,此带宽内0°~45°入射角实测的TE、TM波反射损耗最大值约为0.3dB;各个入射角或极化情况的中心频率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偏差一般为1%~2%;试验样品所采用的材料及工艺均考虑了空间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对于航天用超高强高韧C300马氏体时效钢来说,热加工过程中获得等轴细小的再结晶晶粒是实现该钢强韧性最佳匹配的关键环节。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在温度为850~1 150℃、应变速率为0.01~10 s~(-1)的条件下,对超高强高韧C300马氏体时效钢进行高温轴向压缩变形试验,获得了高温流变曲线,并观察变形后的金相组织。结果表明:C300马氏体时效钢的流变应力和峰值应变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减小;试验钢在真应变为0.92、应变速率为0.01~10 s~(-1)的条件下,随着变形速率的提高,其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的温度也逐渐升高,最佳热变形温度区间为1 050~1 150℃;测得试验钢的热变形激活能Q值为391.2 kJ/mol,建立了其热变形本构方程。结果能为C300马氏体钢的数值模拟和热加工工艺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聚合物复合材料是一种在可观察性不高的情况下可供选择的材料,但是,如果你用碳纤维作为增强物,则会发生一个问题:碳纤维是导电的并且容易被雷达发现.现在,赫布雷乌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使碳纤维的导电率降低4~5个数量级而达到10~(-1)~10~(-2)cm的途径.在一件作为展品返回的小样品中,通过添加物达到了这个目的.这个方  相似文献   

8.
《上海航天》2015,32(4)
对不同电解质和正负极材料的锂系热电池电化学体系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三元全锂电解质(LiF-LiCl-LiBr)因离子电导率高,在工作温度超过450℃时放电性能明显优于其他电解质;CoS2内阻低,放电电压精度和实际利用率均优于FeS2;LiB合金理论电容量高、电极电位低,利用率可大于90%,远高于LiSi合金。  相似文献   

9.
李明 《航天电子对抗》2013,(1):39-41,44
根据最新研究情况,论述了新型天线技术的发展现状。液体天线用离子液体或液态金属等构成天线,构造灵活,使用场合广泛;铁电材料通过可调的高介电常数特性获得辐射特性可变的天线;而薄膜天线依托柔性材料技术的进步,易于制作轻质复杂的天线,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集成化的桅杆天线是提高舰船整个平台性能的主要途径之一,有的技术已用在新建造的舰船上;异向介质和超材料透镜天线,具有体积小、增益高的特点,特别适用于情报侦察领域。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国产CCF800H高强中模炭纤维增强高温固化环氧制备了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热塑粉料含量对复合材料抗低速冲击及冲击后压缩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层间增韧方式,随着聚芳醚酰亚胺含量的提高,层合板的损伤阈值载荷值(DTL)逐步提高,而DTL峰值与谷底之间的载荷差值逐渐降低,内部损伤区域逐渐减少,显示冲击阻抗提高,而损伤形式由大面积的分层逐渐转变为树脂基体开裂与增强纤维断裂的模式,冲击后压缩强度(CAI)获得显著提升,证明采用层间增韧技术获得的高韧相结构能够大幅提升层合板耐低速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1.
“嫦娥一号”卫星观测近月太阳风离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嫦娥一号"卫星的太阳风离子探测器(SWIDs)的科学目标是研究太阳风与月球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应的近月空间等离子体环境。文章利用"嫦娥一号"卫星SWIDs探测器在2007年12月30日的观测数据对近月太阳风等离子体环境,包括向阳侧太阳风离子、"拾起"离子以及在月球尾迹边界处的太阳风离子的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以下主要观测结果:1)在慢速太阳风中观测到双峰结构,分别为太阳风中的氢离子和二价氦离子;2)在行星际磁场具有明显昏向(+By)分量期间,在月球向阳侧持续观测到有月表散射或反射后被拾起的太阳风离子;3)与入射的太阳风离子不同,这些拾起的太阳风离子具有明显的角度分布特征;4)在行星际磁场昏向(晨向)期间,太阳风中的氢离子在月球尾迹北半球的边界处呈现减速(加速)特征并进入尾迹;而并未发现氦离子进入尾迹的特征。"嫦娥一号"卫星的这些观测数据对于认识近月空间等离子体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显煜  孔哲  杨敏 《遥测遥控》2023,44(1):22-29
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地面时,由于飞行器表面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不均匀,因此从背风面向天基中继卫星传输,可避开迎风面的高电子密度,并以Q/V频段为测控频段,经中继卫星转发至地面测控站。本文以波阻抗方法为基础,分析了Q/V频段在不同等离子体参数下的传输特性,并仿真了等离子体对Q/V频段天线波束指向的影响。结果表明:Q/V频段在等离子体中穿透性更好,可在更高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碰撞频率下保持较低的衰减值。但Q/V频段下的天线波束指向偏差较大,随着频段的提高和入射角度的减小,偏差值逐渐减小。因此,应用Q/V频段,通过中继卫星转发实现实时通信,有利于缓解再入飞行器“黑障”现象。  相似文献   

13.
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LiNi1—xCoxO2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温固相法分别在空气和氧气气氛下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xCoxO2(x=1,0.8,0.5,0.2,0),用X射线衍射(XRD)测定晶格结构和晶胞参数,并用CR2025扣式电池及18650型电池对材料充放电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随着LiNi1-xCoxO2中钴含量增加,晶胞参数a和c值依次减小,晶胞体积收缩.同时烧结气氛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影响极大,氧气气氛有助于LiNi1-xCoxO2(x>0)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一种强有效的晶粒细化剂对铝合金宏观晶粒组织的影响。着重研究了该细化剂的加入量,处理时间,钛硼比与合金的晶粒组织的关系。加入量为O.2~0.3%时,可使合金在整个铸锭断面上获得细小的等轴晶组织,在O.05~0.4%范围内,随着细化剂加入量增加,合金的晶粒尺寸明显减小;从而,使合金的抗拉强度、延伸率、断裂韧性、耐水压性能都得到提高,铸件的缺陷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5.
已经发展了一种工作温度高达1950°F的新型的圆箔热流计。它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在高温时,保持了高的灵敏度,而一般传统的康铜箔·铜热流计,在高温时灵敏度将下降30%以上。此外,由于使用了低导热率的圆箔,较高的热电功率输出,改进了时间常数,使其灵敏度获得了成倍的增长。热流计组件的全焊接结构,使它能适应在任何一种金属材料中工作。这些特点,除了高温灵敏度以外,也可以从其他一些标准热电偶如镍铬箔·康铜中获得。文中列出了标准热电偶材料的一些性能数据,并与新型的圆箔热流计在不同温度时的灵敏度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温固相法分别在空气和氧气气氛下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xCoxO2 (x =1 ,0 .8,0 .5,0 .2 ,0 ) ,用X射线衍射 (XRD)测定晶格结构和晶胞参数 ,并用CR2 0 2 5扣式电池及 1 8650型电池对材料充放电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LiNi1-xCoxO2 中钴含量增加 ,晶胞参数a和c值依次减小 ,晶胞体积收缩。同时烧结气氛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影响极大 ,氧气气氛有助于LiNi1-xCoxO2 (x >0 )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小型环状磁钢件的生产因其体积小、重量轻、壁薄,而其磁性对热处理工艺特别敏感,因此,就如何提高磁性合格率进行了研究,从四种不同配方,八种不同的回火工艺试验中,优选出最佳的材料配方及回火工艺。使合格率由45%提高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8.
沈毅  张敏  张淼 《宇航学报》2012,33(4):471-477
为了充分降低高光谱图像中的噪声以获得高精度的分类结果,本文结合小波阈值降噪(WTD)和经验模态分解(EMD)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阈值降噪-经验模态分解的高精度支持向量机(SVM)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WTD-EMD-SVM)。首先对高光谱图像进行小波阈值降噪,除去高光谱数据中的高频噪声;然后再对高光谱图像进行EMD,获得含有高光谱数据本质特征的内固模态函数(IMF)和含有低频噪声的残差;最后采用内固模态函数重构高光谱图像,并对高光谱图像进行SVM分类。将其应用到AVIRIS数据92AV3C,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提高了高光谱图像分类精度,同时可减少支持向量数目,以提高高光谱图像分类速度。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子束焊方法对7A09铝合金进行焊接,分析不同焊接工艺对接头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了焊缝表面成形良好的焊接接头。为了进一步改善接头区域的显微组织,以提高接头的力学性能,对接头进行焊后热处理。接头微观分析显示,焊态下接头熔合区由柱状晶和等轴状枝晶组成,初生相在晶界处聚集,形成共晶组织。在焊接过程中添加圆形电子束扫描,可改善接头焊缝成形,细化焊缝晶粒。接头经过焊后热处理,晶界初生相减少,较多的强化相η′(MgZn2)等在接头焊缝区析出。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热处理后接头的拉伸强度达 400.6 MPa,为母材拉伸强度的80.8%。拉伸断口扫描观察显示,接头断口表面分布有许多大且深的韧窝,呈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20.
对W18Cr4V钢纵、横向切割刀实施标准的锻造和热处理常规工艺,工件的热加工质量能够得到可靠保证;应用新的回火工艺(6l0℃×10min/空冷,2次),不但可以获得相同的工艺质量,还可达到更高的二次硬度与弯曲强度;在预备热处理和粗加工后增加一道高温调质处理工序(910℃×10min/空冷或油冷+660℃×6min/空冷),可使碳化物更加细小均匀,降低材料的脆性;正确把握最佳时机,有助于减少翘曲变形,满足设计与使用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