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航天界有关人士表示,继“神 舟号”飞船去年成功发射后,中国第 二艘空舱载人太空船正在紧锣密鼓进 行发射前的技术调试准备工作。 第二艘空舱太空船与前艘相比, 仍然是按3名宇航员的空间配置,但 整船重量大为减轻,舱内操作更为便 捷,电缆布置更显科学实用,这为今后载人太空船总体指标的提高打下良 好基础。 中国已经开始进行宇宙飞船的载人飞行的准备,宇航员培训进展顺利,宇航员在磁辐射、流星雨、失重等恶劣的太空情况下如何有保障等课题正在抓紧研究。中国已成立模拟太空环境的试验室,并开始自行研制太空衣、太空食品。 据了…  相似文献   

2.
约翰逊航天中心任务操作部的主要任务是为空间运输系统提供地面保障和训练宇航员。随着轨道器飞行频度增加,而且航天计划日益成为国家的科技实用资源,用现有方法和设施提供高质量的保障,产品以及宇航员训练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为此正在进行几项工作,通过应用自动化技术(特别是在遥测监视和分析领域)减轻目前在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肩上的重担,利用由操作人员设计和开发的软件,分阶段引进多任务分布式工作站的工程也在顺利进  相似文献   

3.
庾晋  白木  子荫 《国际航空》2001,(12):56-56
蒂托花2000万美元到太 空旅游,成为世界上首位登上太空的富翁,实现了到太空旅游的梦想。远程记者招待会在莫斯科夏令时时间5月4日11时10分,蒂托首次在国际空间站上举行了远程记者招待会,讲述了他的新奇感受。 在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的雷达显示屏上,蒂托对记者说,太空生活超乎想象。习以为常的生活模式已全然发生了变化,这里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处处都让人感到惊讶。这里的物品,不论大小均需加以固定,以避免自由飘浮。在确保不磕碰的前提下,宇航员可以自由自在地“滑翔”。在专业宇航员看来,这或许没有什么特别的,…  相似文献   

4.
约翰逊航天中心任务操作部(MOD)的主要任务是为空间运输(STS)系统提供地面保障和训练宇航员。随着轨道器飞行频度增加,而且航天计划日益成为国家的科技实用资源,用现有方法和设施提供高质量的保障、产品以及宇航员训练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为此正在进行几项工作,通过应用自动化技术(特别是在遥测监视和分析领域)减轻目前压在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肩上的重担。利用由操作人员设计和开发的软件,分阶段引进多任务分布式工作站的工程也在顺利进行。确立了一种用户开发样机的新概念,样机与现有集中式监视系统同时工作,相互参照评价,然后分阶段投入实用。从概念提出到样机移交,用户和开发者的广泛参与可确保评价、改进,以及最重要的——验收高度成功。  相似文献   

5.
目前,欧空局正在加紧研制第一代载人宇宙飞船——“过渡试验飞行器”(Intermediate eXperimental Vehicle,简称IXV)。这种飞船可将多名宇航员送人太空并将他们安全送回地面。该计划有望打破欧空局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载人飞船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6.
9月16日,3名宇航员乘坐一艘俄罗斯"联盟TMA-21"型飞船离开国际空间站并安全返回地球。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准确降落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此次返回地球的3人包括2名俄罗斯宇航员和1名美国宇航员。另有3名宇航员留在空间站内。俄罗斯在年开启国际空间站建设计划,但是最近俄罗斯的太空项目接连遭遇事故。  相似文献   

7.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称,一个由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的宇航员组成的国际科研组打算于10月17日开始在大西洋进行为期13天的水下训练活动,为宇航员执行第一次前往小行星的人类任务提供必要的练习。由于小行星上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无法在一颗这样的天体上随意行走。  相似文献   

8.
2001年2月13日,庞巴迪宇航与中国山东航空公司彩虹公务机包机公司就山航购买4架“挑战者”604宽体公务机达成理解备忘录。彩虹公司计划用这4架“挑战者”公务喷气机在中国建立全球的公务包机业务。此笔协议的总价值为1亿美元,首架飞机将于2002年3月交付。 在签字仪式之后的记者见面会上,罗伯特.布朗先生首先介绍了庞巴迪公司目前在铁路交通、航空制造方面作出的骄人成绩和与中国公司的良好合作基础,提到了与中国联合航空公司的友好合作,和正在与四方公司实施的一年5000万美元的合资项目,与山航进一步合作训练…  相似文献   

9.
CurrentSratusandFutureofGlobalSpaceTech.航天技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取得长足的进展。一次性运载火箭达到了成熟期,正在研制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卫星技术的发展不仅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越来越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空间站的建立将为宇航员在太空长期工作和居住提供方便,由三6个国家参与的国际空间站预计在2005年全部建成;人类对宇宙、星系、恒星和行星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并在为太空旅游进行方案研究40多年前,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用“卫星”号运载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开创了人类的航…  相似文献   

10.
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自1995年10月26日开工,按计划将于今年10月1日启用。经过万余名建设者历时3年多的紧张施工,其雄伟的身姿已展现于人们面前。据从扩建工程指挥部了解,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航站区扩建的核心工程—建筑面积33.6万平方米的新航站楼工程,今年初已全面进人装修和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国内机场第一套全自动行李分拣系统的调试工作正在新航站楼内紧张进行;36部智能型旅客登机桥基本完成安装和粗调工作;飞机泊位引导系统的布线工作正在进行;航站楼内51部电梯、63部扶梯和26条自动步…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2006年2月4日凌晨发布消息说,国际空间站2名宇航员在当天进行太空行走时,成功向太空投放了一颗“人造卫星”。  相似文献   

12.
2008年3月13日~22日,“奋进”号航天飞机创纪录地进行了5次太空行走。7名航天飞机宇航员与3名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及地面站人员合作,安装了日本宇航探索局“希望”实验舱的第一部分和加拿大宇航局制造的双臂机器人系统Dextre。  相似文献   

13.
读者天地     
我是一名正在学习和训练中的飞行员,曾有机会出国接受国外的较为系统的训练。在空闲时间,亦看了不少国外航空期刊,如AVIATION WEEK、ASIAAVIATION、FLIGHT,也时常和贵刊做比较。我觉得贵刊刊登的的信息比其他的外文刊物要多得多。更为难得的是,相当大的比例的新技术、新发展及新闻报道都能和那些国外杂志的报道速度差不多。  相似文献   

14.
近日,在新闻中看到了第10届珠海航展上,中国空军女飞行员参加"八一"飞行表演队的飞行表演。在为她们的精湛技艺击节赞叹的同时,想起前些年这批女飞行员尚在空军院校时,笔者曾计划采访她们。可惜当时姑娘们正在进行紧张的飞行训练,确实不便前去打扰,便辗转北京、武汉等地采访了前7批20名女飞行员。恰逢中国空军成立65周年,笔者再次翻开了这些女飞行员的采访札记,从中选出了空军女飞行员中的几个第一撰写成文,试图通过她们本人及身边的领导、教员和与此相关的人物故事,真实还原出这些女飞行员、领航员、通信员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东部时间8月8日18时36分(北京时间9日6时36分),“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机组7名宇航员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以24000km/h的速度飞往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6.
去年12月1日南方普惠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简称南普公司)在湖南株洲举行了开工典礼。南普公司由加拿大普惠公司和中国南方动力机械公司合资兴建,总投资为2743万美元。  双方于1998年3月2日在北京签署了合资合同和公司章程,经过约20个月紧张筹备,厂房改建和扩建、设备采购和安装调试、人员招聘和培培训等都已就绪。南普公司将生产和销售加拿大普惠公司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公司目前有员工94人,4条数控生产线,58台套设备。预计今年员工将增至,195人,2002将增加两条生产。  南普公司将实现并保持产品完…  相似文献   

17.
1940年 6月的一天, 艳阳高照。皇家海军飞行员驾驶着霍克公司(Hawk)的老式双翼机, 正在萨拉斯伯里(Salisbury)附近进行训练飞行。突然2架梅塞施密特Bf110战斗机背着太阳掩杀而至,海军飞行员未及发觉即被无情击落。 我当时正在地面上观看飞行训练,这是我首次远眺Bf110其如鲨鱼般的机身及惊人的火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此次事件的教训更令我铭记于心:战时飞行应时刻提高警惕, 丝毫疏忽不得,并应随时进行360°了望, 特别要注意隐藏在太阳光辉中的杀机。 号称“驱逐机”的Bf110深受…  相似文献   

18.
红色中国在建国之初就下定决心要发展自己的空中力量,并首先引进了国土防空和抗美援朝战争中急需的战斗机、轰炸机和培养飞行员的教练机,后来又陆续的引进运输机和直升机等机种。 大家非常熟悉的“直升”5型(简称直5型)直升机就是新中国最早引进的机种之一,它是在苏联米-4(MH-4)直升机的基础上经过一些小改进而完成的,也是目前我国生产数量最大,使用时间最长的直升机。 在直5服役过程中,军队和民航用户对该机提出了一些意见.主要集中在飞行性能差,经济性不足;在飞行过程中,直5的噪音和震动水平也很高,让乘客和飞行…  相似文献   

19.
波音公司的科学家们目前正在研究一项被称为“流体墙纸”(fluidic wallpaper)的新技术,用来防止来自飞机外部的噪音和飞机内部的干扰声,此项新技术还将用于航天飞机上,以便使宇航员的生活更加舒适。该技术由波音公司的高科技工厂(phanton Works)负责研发,该厂称该系统必将成为声学技术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马援 《国际航空》2006,(8):85-87
一个由NASA宇航员和工程师组成的驾驶舱团队正在进行"载人探测飞船"(CEV)驾驶舱的初步定义工作.CEV项目将在今年8月选出主承包商,关于驾驶舱的更多具体的设计工作将随后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