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了有效地确定平行航路安全间隔和评估碰撞风险,分析了平行航路侧向碰撞风险影响因素,在Reich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飞机在CNS性能环境下的定位误差模型,推导出基于CNS性能的平行航路侧向重叠概率的计算公式。通过算例对平行航路侧向碰撞风险进行了安全评估计算。结果表明所给定的CNS性能在平行航路飞行环境下是安全的,因此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速度分布的纵向碰撞危险REICH模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快速增长,迫切需要缩小间隔标准,提高空域容量和减少航班延误。针对纵向间隔,为计算飞机间的纵向碰撞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首先,研究了飞机速度分布情况,建立了纵向碰撞概率模型;然后,以概率论为工具,根据纵向碰撞概率和REICH模型,建立了纵向碰撞危险模型,推导出了计算纵向碰撞率的方法;并利用概率论中的3 s法则,分析了初始距离、纵向碰撞概率、飞行时间以及飞机速度均方差等对纵向碰撞率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算例和分析讨论得出130 km的纵向间隔安全可行,可为确定航路飞行过程中飞机间纵向间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CNS定位误差的平行航路间隔安全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主要对平行航路中基于CNS定位误差的飞行间隔安全评估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CNS定位误差对飞机碰撞风险的影响。其次运用概率论方法得到了CNS定位误差下飞机纵向、侧向和垂直三个方向上的碰撞风险计算模型,并根据模型利用牛顿迭代算法,通过给定某一方向安全目标水平计算CNS定位误差下相应的安全间隔。最后对平行航路三个方向的飞行间隔进行了评估计算,将结果与实际相比较,表明该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飞机的碰撞失事主要有两种,一是空中飞机和飞机的相撞,另一种是飞机和地面相撞。为了避免这些悲剧,应建立必要的制度和设施,采取必要的手段。空中交通管制任务就是采用从地面对飞机的程序间隔或雷达间隔来防止空中飞机之间的相撞,地面雷达或自动相关监视都是有效的措施。飞行中遵守最低安全高度,进近着陆时遵守规定的最低下降高度以及机场的净空要求都是避免飞机和地面相撞的办法。此外,机场对场面交通的监视可防止飞机在地面活动时,飞机和飞机之间、飞机和车辆之间的相撞,以及避免进近着陆过程中其他飞机或车辆入侵跑道的…  相似文献   

5.
程序管制条件下航路容量仿真评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影响航路容量的基本因素,建立了航路高度层的分配、随机飞机流的产生和冲突检测算法过程,从而达到量化航路容量的目的,为仿真运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借鉴飞机沿航迹误差服从正态分布这一经典结论,对飞机沿航迹方向运动进行建模,根据同高度两架飞机的相遇几何约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表示两架飞机的位置,构造椭圆形冲突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同高度两条交叉航路的中期冲突探测的概率型算法,然后结合仿真曲线分析了各影响因素与冲突概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15~20 min预测时间范围的冲突探测可以取得良好地效果;相同条件下,两条航线夹角越大,探测精度越高.同时与以往的随机化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计算方法简单、计算速度快、计算结果精度高等优点.最后将该算法推广至可适用于由多个航路段组成的航路之间的冲突探测,从而使该算法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驾驶员航路飞行任务中的操纵特性,首先对飞机横侧向、法向、切向过载的机动指令进行了设计,重点对横侧向通道机动指令的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飞机速度矢量与目标航路点坐标来设计偏航指令的方法;然后用差分算法实现了驾驶员实际操纵指令的平稳变化;最后对飞机的航路飞行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较为真实地实现飞机的航路飞行。在仿真过程中,机动指令的变化较为平缓,并且飞机的航迹姿态角等信息得到了实时展现。  相似文献   

8.
确定飞机最佳航路爬升时机对提高飞行安全与效率有着重要意义.以北京区域管制的穿越间隔标准为例,根据几种典型航空器型号、起飞重量、不同高度层等相关因素,编程计算穿越高度层前所需的间隔,再考虑飞机调速情况做出修正,最终确定了航路飞行阶段飞机的最佳爬升时机.研究结果可提高管制员工作效率、增加空中交通流量,并可用于容量评估及空域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概率论为工具,利用飞行速度偏差对飞机纵向位置误差的影响分析,研究飞机速度分布情况,建立纵向安全间隔的概率模型。通过仿真算例和分析讨论,得到了有关时间、初始间隔时间、飞机速度均方差等影响飞机之间发生危险情况概率的定量分析结果,结论可以作为确定合理的航空器间空中交通管制纵向间隔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机载交通警戒和避撞技术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IntroductionofTCAS一、目标的发现和告警空中交通警戒和避撞问题,首先在程序管制上采取了安全间隔保障,成为第一道防线。空中交通管制规定了空域中对不同走向的飞机分别占用各自的高度层次,保障其垂直间隔。对航路规定了航路宽度和平行航线之间的间距,保障其例向间隔。在飞机起飞前放行时,预先安排好同航路上同向飞行的飞机之间的时间间隔或距离间隔,保障其纵向间隔。三维方向上的安全间隔是避撞的法定保障。由于管制员或驾驶员的疏忽造成飞机违犯了二维安全间隔时,将对空中交通出现威胁和冲突。在有雷达监视的环境下,这种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