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航空部三○一所翻译的最新美国军用标准MIL—STD—781D(1986.10)《工程研制、鉴定和产品可靠性试验》已经出版,每册定价1.50元;MIL—HDBK—781(1987.7)《工程研制、鉴定和产品可靠性试验方法、方案和环境》将于6月份出版。新标准781D和手册781与  相似文献   

2.
北京航空学会第一届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于1985年12月23日至28日在航空部621所召开。到会代表50余人,来自研究所、工厂、高等院校等17个单位,有20多篇学术报告在会上进行了交流、讨论。 会议期间,航空部601所陈绍杰同志介绍了近年来波音公司有关复合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概况。航空部621所副总工程师王祖法同志和成都132厂总工程师陈宗瑾同志还介绍了1985年3月他  相似文献   

3.
航空部六二五所和航天部一一九厂共同研制的加工导弹舵机本体的设备和工艺已通过鉴定。参加鉴定会的有航空部、航天部、兵器部、机械工业部和辽宁省所属厂所院校共二十多个单位40多名代表。代表们听取了研制单位的技术报告,查阅了全部图纸资料、试验报告,并经现场加工零件,实测了零件及机床精度,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三工位精密镗床和四工位组合机床解决了导弹舵机本体生产中存在的“三低一高”问题,即加工精度和光洁度低,刀具寿命低,生产效率低,废品率高。一一九厂  相似文献   

4.
受航空部科技局委托,1987年7月22—23日303所与香港Geotec公司联合举办了向量计算机应用报告会。航空部科技局方宝瑞总师及计算机处处长武振立参加了报告会,  相似文献   

5.
八月十八日至二十三日由航空部科技局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部在安徽汤口镇联合召开飞机用TC4钛合金材料定型、承力构件技术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航空部和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所属厂、所、院、校四十多个单位九十余名代表。该科研课题系根据国外各类飞机用钛的情况和已取得的技术经济效益、我国飞机的现况和新机设计提出的紧迫要求而提出的。一九八一年初在航空部科技局主持下,组成由航空部和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分别所属的八个单位组成的联合研制组。三年多来,在相互积极支持配合、共同努力下,经过材料研制、钛锻件试  相似文献   

6.
由三○三所和一七二厂联合进行的意大利大型测量机系统分析与改造工作,于86年12月24日在西安阎良通过由航空部科技局组织的部级鉴定。这项工作从1984年7月开始历时一年多时间。在对DEA测量机DELTA-4509型的点位P系统认真剖析的基础上,对该系统进行了功能扩充和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五年四月二日到五日,由航空部三○三所科技委副主任杨元恺主持,在北京与美国CGC公司代表进行了技术座谈,美方参加代表有公司总裁MR.Colker、惯导部副总裁MR.PETERSON,销售经理MR.VOSS三人、中方代表参加单位有航空部三○三所、六一八所、航天部十三所、三十三所、哈工大、中船总公司六三五四所等单位共十一人。航天部总工程师,惯导技术专业组副组长陆元九同志参加了技术交流并担任了翻译工作。在会谈期间参观了三○三所的惯导测试设备及物理模拟设备,参观后CGC代表表示很高兴到一个有竞争对手的地方参观,并且对  相似文献   

8.
“飞机飞行品质通用程序”第一次编审工作会议于1985年12月21日至22日在临潼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课题组和编审组全体成员,包括320厂、601所、603所、611所、630所、640所、西工大和航空部科技局等单位18名代表。  相似文献   

9.
航空工业部京津地区科技档案工作协作组,于1987年3月18日在航空部621所召开全体成员单位会议。与会30多名代表,16个成员单  相似文献   

10.
航空部科技局委托三○一所主持对南航503教研室的“MCM-83铣床微机控制软件及接口”进行了鉴定。参加会议的有西北工业大学等九个单位的十六名代表。与会代表认真听取了我院该课题研制人员的技术总结及研究报告,仔细观看了用MCM-83控制软件接口改造的XK5040数控铣床的现场加工情况;经过反复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MCM-8S铣床微机控制软件及接口的研制是成功的,用于改造  相似文献   

11.
前言此计算是由机械委206所委托航空部631所完成的,计算所需的原始数据由机械委206所提供,计算使用的是SAP5程序,在631所的西门子7760机上完成的。计算结果还有待于和该结构的风洞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CPD-CADAM系统是航空部303所、132厂和172厂联合开发的用于微型机的廉价型CAD/CAM集成系统。该系统由国标图形库、绘图汉字库及CAD/CAM计算模块组成,可完成CAD/CAM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13.
航空工业部可靠性“七五”规划会议于1986年4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部内各厂、所、院校59个单位,共有代表94名。国防科工委六局、航空部科技局有关领导  相似文献   

14.
航空部附件修理作为航材供应保障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飞机完好率的一项重要措施,是航材筹措的主要渠道之一。航空部附件修理对保持航空兵部队装备完好率、保证作战训练任务的完成,提高部队战斗力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我军航空装备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如何深化航空部附件修理改革,实现科学、高效、严格、正规的维修保障,提高航材供应保障能力和效益,积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是摆在各级航材部门和部队面前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由河南省科委、红外技术开发公司、航空部六二一所联合,在成都132厂组织召开了由郑州远红外设备厂提供132厂考核使用的RL150—80型红外熔铝炉技术评定会。评定会对该设备给予了充份的肯定和较好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四年底,航空部对我厂的ZJY—1型总压静压试验器科研成果进行了鉴定,并顺利通过。 ZJY—1型总压静压试验器,是一种将测试、操纵、电源、气源综合为一体的试验器。它还附有压力/真空泵。操作时,既可手动,又可电动,灵活方便。该试验器可实现飞机仪表校验现场化,因而被评为国内首创,本试验器  相似文献   

17.
基于当前航空部附件的修理模式,结合航空修理产品维修流程以及数字化图像识别技术,以实现航空装备数字化修理高效、零人为差错目标为前提,对航空部附件图像识别辅助维修设备的应用进行阐述,为加快推动航空装备数字化高效维修和图像识别技术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经过10年努力,40吨、1500毫米双旋轮卧式半自动液压仿形旋压机床——SY-6强力旋压机,1987年11月9日至11月11日在上海通过部级鉴定。航空部、航天部、机械委、核工业部、冶金部、上海机电一局、机床公司、哈工大、北航等部门和单位的16名专家参加了鉴定会。与会专家对SY-6机床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这台机床的研制成功填补了  相似文献   

19.
国防科工委《7210》办公室于1985年4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了办公室成员及各专业组组长联席会议。《7210》办公室主任韩志华主持,办公室副主任程映雪、恽起麟以及北航、南航、602所、626所、627所、630所、航空部科技局、廿九基地一所、二所、总体理论处和基地机关等单位的办公室成员和各专业组组长共十八人参加。  相似文献   

20.
用于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大型数控语言编程系统APTX,1989年5月上旬在沈飞公司通过航空部技术鉴定。鉴定会认为,APTX是我国从引进、消化、吸收到开发创新,搞出80年代国际水平的大型数控编程系统的重要科研成果,其意义重大,值得总结。 这项课题是在原航空部科技局统一领导下,从1984年10月开始的。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主要负责APT_4/SS编程系统软件引进、消化、配置后置处理、推广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改造原系统,开发新的APTX系统,实现软件系统国产化。沈飞公司积极配合工艺所,在推广应用并使该软件系统在生产上迅速发挥作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