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某型柔性、面对称的星体采用有限数目分离螺栓与运载火箭连接的方案为例,针对分离螺栓的载荷和强度,开展工程经验方法和有限元的对比分析。为解决分离螺栓强度不够问题,在分离螺栓的型号、数目和连接位置等约束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分离螺栓减载方法,提出一种增加小型辅助结构传递界面弯矩的改进方案,有效降低了分离螺栓载荷,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可行性。本文提出的界面载荷传递设计方法,对柔性飞行器与运载器采用点式连接的方案设计具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1957~2006年间全球航天运载器的发射统计数据,给出了50年来全球航天运载器的可靠性和发射成功率,并详细给出了美国和中国的各种型号航天运载器的可靠性分析结果。概述了各国航天运载器的发射失败事件及其失败原因,并对分系统故障进行了分类统计。针对引起发射失败次数最多的推进系统,提出了一些故障防止对策,并给出了提高可靠性的研究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3.
用简便的方法导出了改进的自由界面部件模态综合法的计算公式。当捆绑结构的连接刚度决定后,导出的动力特性方程式,很容易用分析和实验结合方法对捆绑结构进行动力特性的研究。算例给出了连接刚度变化对捆绑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于海昌 《强度与环境》1993,(2):50-56,30
本文主要讨论运载器模态试验对支承系统的要求,油气支承系统的分析模型,此外文中给有系统功能试验结果和应用实例.最后,对大型运载器模态试验支承系统的发展提出了基本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超静定捆绑火箭传力路径的组合优化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新一代 大推力捆绑火箭捆绑方案的最优设计参数,针对超静定捆绑传力路径进行分析与优化设计。基于PATRAN的二次开发语言PCL对超静定捆绑火箭进行了参数化建模和仿真分析,并运用拉丁超立方试验方法对传力路径设计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目标粒子 群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的组合优化策略,确定了捆绑联接方案设计参数,实现了对捆绑联接装置和助推器结构载荷的高效优化。计算结果表明:组合优化策略能够将主捆绑联接结构的受力减少了30%左右,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一种全局优化算法或局部优化算法的优化结果。本文研究成果将为新型捆绑火箭捆绑方案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动强度     
实验决定细长锥体的气动声环境 J.A1AA 73年5月 P635—再入地球大气层运载器受到强烈的脉动气动压力。因此,显著的振动响应可能出现,从而影响运载器内部元件的性能。为了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确定再入与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在研究航天运载器的纵向振动稳定性问題的时候,发现其推进剂输送系统的动特性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确定运载器推进剂输送系统的动特性,特别是确定其一阶自振频率,是我们首先关心的问题。然而在许多关于管道流体的动力学计算中,都将管道自身做为固定不动处理,这对于工业上及民用输水、输油管的计算来说是正确的。但是用于推进剂输送系统就会产生很大的误差,以致导出错误的结论。其原因是(1)推进剂输送管是通过各种弹性支撑系统固定在运载器壳体  相似文献   

8.
导弹、卫星运载器的研制与发展过程中。结构动力特性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它直接关系到结构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稳定分析,而且控制系统敏感元件安装位置选取的正确与否,将影响到飞行试验的成败。在国内外运载器的飞行试验中,都曾出现过这样的事例。结构和控制系统设计者共同关心的结构动特性参数有:固有频率、振型、振型斜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航天结构强度分析方法逐渐从工程算法发展到有限元计算方法。这两种方法在强度分析中各自有其优缺点。针对航天运载器中普遍存在的支架底部强度计算问题,采用工程算法和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了两种算法各自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航天运载器局部连接刚度对振型斜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振型斜率一直是姿态控制系统关心的首要问题。通过等效梁模型结合局部三维有限元精细模型的混合建模的方法,研究了结构局部刚度变化对惯性部件安装位置振型斜率的影响。基于模态分析,在多种工况下提取了振型与惯性部件的振型斜率并进行对比研究,讨论了舱体开口加强圈梁刚度变化、载体十字梁截面变化、连接固定支座刚度变化以及壳体壁厚变化对振型斜率的影响,为航天运载器结构动力学模型简化与姿态控制系统相关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粘弹减摆器结构参数对直升机动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利用减摆器更好地提高直升机的动稳定性,本文采用Simulink时域仿真和多桨叶坐标变换等效阻尼识别法,研完了叶间残摆器不同的连接参数对孤立旋翼系统稳定性以及对直升机空中共振稳定性的影响,并且定性地分析了这种影响所产生的内在机理.分析结果说明:叶间粘弹减摆器采用特定的连接方式能减小残摆器一阶激振力下的背景振幅,增大减摆器耗能模量,提高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舵轴中应用的30CrMnSiA及0Cr17Ni4Cu4Nb两种典型材料,开展了裂纹扩展速率测试,确定了其裂纹扩展参数;基于扩展有限元方法,建立了30CrMnSiA及0Cr17Ni4Cu4Nb两种材料平板结构的裂纹扩展寿命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建立了含初始1mm裂纹的重复使用运载器舵轴裂纹扩展模型,确定了其裂纹扩展寿命,分析模型和结果可用于指导该类结构的损伤容限设计。  相似文献   

13.
传递矩阵法在计算运载器模态特性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给有该法应用于实际复杂结构实例;实例表明结果的精度与有限元法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蓄压器难以满足大型捆绑火箭的Pogo抑制要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LQR控制器设计的Pogo主动抑制方法.以采用低温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的某运载火箭为研究对象,建立了Pogo主动控制单元模型,导出了Pogo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以泵入口压强最小为指标,设计了LQR全状态反馈控制器和部分状态反馈控制器,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重复使用运载器小升阻比无动力飞行时的制导技术,以投放着陆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在线生成的自适应制导技术.这种制导技术主要解决在线轨迹生成技术、自适应制导策略和制导规律问题.首先设计了自适应制导系统的体系结构,将在线轨迹生成技术、自适应制导策略和制导规律集成在一个框架中.在线轨迹生成技术充分考虑了重复使用运载器的飞行能力,根据当前的飞行状态和末端期望的飞行状态,在线规划轨迹剖面,产生一个物理上可飞的、稳定的轨迹剖面,并给出了设计方法.将轨迹生成与制导策略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一定自适应能力的制导回路.最后以某验证机为例,对在线轨迹生成、制导策略和制导规律进行了集成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轨迹在线生成的自适应制导系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鲁棒性和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为给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研发提供参考,梳理了星舰动力系统的技术特点,并采用限体积法(Volume of fraction, VOF)对再入过程中液氧贮箱三维非定常流动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复杂加速度场下推进剂贮箱内液氧流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星舰再入着陆阶段,贮箱内推进剂发生了低频率(<0.6 Hz)、高幅度(轴向质心偏移高达20%)的晃动;并且贮箱底部推进剂产生了大量夹气现象,这可能会给发动机带来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高温升直流燃烧室燃烧特性,建立了带三级涡流器的高温升直流燃烧室物理模型,采用稳态雷诺平均N-S方程的化学反应流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Ⅱ、Ⅲ级径向涡流器旋向、主燃孔和掺混孔特征参数对高温升直流燃烧室的流场及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涡流器能够实现火焰筒头部回流区的产生,同时实现主油路燃油的气动雾化和掺混。主燃孔的射流影响回流区的结构,同时主燃孔射流部分进入主燃区,能够保证主燃区的油气比。掺混孔的射流轨迹影响掺混区的流场和出口温度分布。10种方案燃烧室的温升和总压损失系数均达到设计要求,Mode-1-tx、Mode-3、Mode-3-tx、Mode-4-tx四种方案燃烧室周向温度分布系数(Overall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factor,OTDF)达标,而径向温度分布系数(Radial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factor,RTDF)略高于设计指标,Mode-5-tx方案燃烧室出口温度系数OTDF=0.178和RTDF=0.061均达标,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8.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可执行文件,一般采用PE文件结构,基于这样统一格式设计的可执行文件,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进行解析。通过PE文件分析,可以让读者对任何的可执行文件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任何一个可执行文件的结构,分析其代码段、数据段、导入表、链接库等等内容,以达到拆分程序、了解程序功能、捆绑木马、分析文件是否含有木马、破解程序等目的。PE分析器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设计的一款详细的解析PE文件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1张秀清.许达明.失重环境对火箭导弹工程的影响(综述)‘1973(2).2刘春辉.失重对宇航器的影响(文献综述).1975(3).3刘春辉译,冯振兴校.用于空间运载器流体系统研究的零重力设备(译文).1975(3).‘褚桂敏译,张秀清校.人马座液氢贮箱相似模型的低重力重定位(译文).19”(2).5许达明.相似方法在失重环境试验中的应用.1978(3).6张秀清.失重环境(一)ACS系统液体管理,1 978(3).7应桂炉.大型运载火箭的推进剂液体控制问题.1980(1).8张秀清、失重环境与液体管理,1980(1).9褚桂敏.低g晃动与飞机低g飞行试验.1981(2).10方良玉,张景芳.液体火箭贮箱中的…  相似文献   

20.
在实际工程,特别是航天工程中,进行模态试验的结构,有时被迫对其整体或局部的材料采用非真实的。如运载器做模态试验时,为了安全,经常用某种其它液体取代液氢液氧燃料。还有的为了经济性,采用某种廉价材料代替昂贵的真实材料来制造试验模拟件。这些都是虚材料结构的模态试验。它们的共同问题就是,如何利用虚材料结构的模态试验数据提取(辨识)到真实材料结构的试验模态和频率。为此建立了一种基于动柔度的广义伽略金法,该方法还可以用于特征值重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