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解析小波变换识别MPSK与MFSK信号的方法。利用解析小波变换可以有效提取信号的瞬时相位、频率以及变换后的瞬时幅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通过适当的判决准则识别MPSK与MFSK信号。该方法与利用H ilbert变换提取的瞬时参量相比,对噪声有更好的抗干扰作用,在低信噪比下,也有较好的效果。文中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
System View是由美国ELANIX公司推出的、基于Windows环境下的可视化软件工具,主要用于信号级的系统仿真,是电路与通信系统设计、仿真时强有力的动态系统分析工具.利用System View动态分析仿真平台搭建了地域通信网的QPSK通信系统模型,并通过仿真给出高斯、单音、噪声调频、BPSK和QPSK五种干扰信号在该系统中的干扰效果和误码率.通过用System View对QPSK系统的仿真,可以看出单音和噪声调频是对QPSK通信系统最有效的干扰样式.  相似文献   

3.
海上无线通信具有传播环境复杂、多径干扰、信号衰减和时延较大等特点,传统的通信传输系统无法满足无人船之间、岸船之间稳定可靠的通信业务需求。针对海气界面组网观测中以无人船为核心的快速机动组网协同观测任务,研究基于信道感知的无人船自组网随机接入协议,采用优先级机制满足海上环境下网络负载较大时敏业务的低延迟传输需求,为无人船组网观测信息传递提供可靠性和实时性保证。终端采用一发多收机制提高数据传输成功率和网络系统吞吐量。最后,基于OPNET搭建仿真网络模型,从接入成功率、平均端对端时延、系统吞吐量等方面仿真分析所设计的随机接入协议性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战场通信侦察对抗系统的快速发展,通信信号体制变得非常复杂,给非合作接收条件下的通信信号检测、调制识别及信号辐射源个体识别带来困难。为了全面掌握信号先验信息,对复杂多样的通信信号体制进行盲检与识别,本文提出基于时频图分析和深度神经网络的多种通信信号自动调制识别方法。首先,利用时频分析将不同典型通信信号转换为时频图像,再将标注后的时频图输入基于深度学习的YOLOv6(目标检测模型)网络中进行特征学习;然后,通过设计YOLOv6更高效的网络结构,使其能够对信号的时频图进行快速识别;最后,将训练后的网络权重对典型通信交叠信号进行测试,对提取的特征向量进行分类识别,完成6种调制方式识别与位置的快速确定,实现在非合作接收条件下的多个典型通信信号调制方式的检测和识别。  相似文献   

5.
一种同频非合作航天器通信信号的盲源分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5,(6):20-26
针对频谱混叠的同频非合作航天器通信信号分离问题,研究了盲源分离技术,提出一种以立方函数作为非线性函数的盲源分离改进算法。在介绍盲源分离模型的基础上,依据通信信号的亚高斯性,对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astICA)算法的非线性函数作适应性改进,提升了算法的性能。选用8FSK、BPSK、QPSK和频谱混叠的通信信号与单音干扰信号进行混合,仿真并对比分析了4种应用不同非线性函数的FastICA算法。500次的仿真结果表明:应用立方函数的FastICA算法的分离成功率达到100%,平均迭代次数约为25,性能指数均值为0.115 7,具有更优的效能,可很好地解决非合作航天器通信信号的分离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信系统就是完成信息传递所需的所有设备的总和.通信的目的是传输信息.因而如何准确地传输信息是通信的一个重要目标.其中调制解调技术为通信质量的提高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并被广泛应用.因此,论文将对调制解调的原理和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利用MATLAB软件.采取编写仿真脚本程序和建立仿真模型两种仿真方式.对模拟调制解调进行了仿真,得到了仿真结果波形图.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的GUIDE工具箱开发了应用于教学的"信号的调制解调虚拟实验系统".  相似文献   

7.
现有解调π/4-DQPSK信号的方法大多采用时域解调的方式。提出一种基于离散短时傅里叶变换(DST-FT)的算法,利用频域信息完成对π/4-DQPSK信号的解调。计算机仿真表明,该算法解调性能良好,运行效率较高,便于软件化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多测控应答机应用带来遥控信号的竞争选择问题,应用排队论建立与问题对应的模型,提出基于优先级的遥控信号竞争对策,并进行了遥控优先级策略的选择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应力波检测技术,设计了管道安全监测定位系统。通过沿管道布设的振动传感器采集管道的振动信号,并使用系统内置的DSP处理单元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初步判断,对威胁事件提取特征。监控单元通过GPRS信号将威胁事件特征上传到系统报警中心,在报警中心系统进行综合判断,结合电子地图给出管道威胁事件的报警信息,并采用声光报警的方式提醒工作人员处理。通过试验,系统的识别报警率达到85%以上,误报率不高于15%。对各种接触到管道的敲击信号可以做到准确报警,对于人员走动、汽车通过、风声、雨声等背景噪声可以有效滤除。  相似文献   

10.
一种遥感图像建筑物检测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图像中的建筑物检测对于土地规划和地图绘制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高分辨率全色遥感图像植被覆盖中隐蔽建筑物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屋顶结构信息和纹理信息的快速房屋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屋顶边缘的几何关系寻找具有矩形屋顶的建筑物;然后使用形态学方法提取屋顶较亮的建筑物;最后利用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描述屋顶的纹理特征,并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排除误检区域。通过在全色遥感图像集上的试验证明,所提方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植被覆盖区域中的建筑物目标具有较高检测率和较低误检率。  相似文献   

11.
彭宇 《航天控制》2006,24(2):58-62
在许多嵌入式应用场合都需要设计和实现图形用户界面,图形用户界面(GUI)任务与非GUI任务之间的通信方式对系统的实时性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VxW orks支持的任务之间进行通信的各种方式,给出了选择任务之间通信方式的原则,介绍了Z inc的事件模型。根据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中非GUI任务与GUI任务之间的通信需求,提出通过用户定义事件的形式实现从非GUI任务到GUI任务的数据通信,并详细地给出了用户定义事件的定义、发送、接收与处理方法。实验证明该通信方式能够很好地满足系统各方面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分析一种基于Lorenz系统的保密通信的方法,把信息信号掩盖在系统的混沌信号中,并传输这个加了信息的混沌信号,然后使发射系统与接收系统同步,从而可以在接收端解密获得信息信号.最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的电路和确定电路参数并仿真进行验证.理论与电路仿真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实现保密通信.  相似文献   

13.
罗煜缤  李洪  周广铭  路娟 《上海航天》2022,39(6):102-111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是新一代火箭测量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为实现箭上无线传感器节点业务动态变化场景下的信道资源无冲突分配,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动态业务分配方法——基于优先级的动态占空比节能位图辅助MAC协议(PD-EBMA)。主要思想是利用位图辅助适应业务量的动态变化、搭载预约的方式减少控制信息开销、背包算法提高信道利用率和降低时延,以及在流量较小时延不敏感的场景中使用动态占空比的思想降低能量开销。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固定时隙的分配方式,PD-EBMA可以大幅提升网络灵活性,同时能耗和时延特性也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一种基于混沌参数调制的保密通信方案。该方案中,有用信号隐藏在混沌参数中,混沌复合信号作为传送信号,接收端响应系统与发射端驱动系统达到同步,用一个非线性滤波器恢复出隐藏于混沌参数的信息信号,在Matlab环境下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模块图,仿真并得出最佳滤波器参数,理论与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信息信号能有效恢复,实现保密通信。  相似文献   

15.
欺骗式干扰是针对SAR的重要干扰方式,但为了达到有效的干扰,需要对雷达信号的中心频率、到达角、脉内调制参数等信息有进行准确及时的估计.结合宽带数字一体化接收机的硬件处理平台,提出了基于宽带数字化接收的SAR欺骗式干扰系统的设计方案.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对SAR的主要参数(如工作频率和调频斜率)达到了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6.
数据通信传送的是数据,一般指的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其他数据终端之间的通信,它是通过通信网来实现的。通信网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它的基本功能是信息传递,但它又是一个同时为众多用户服务的复杂的大系统。因此,通信网有着点对点通信系统中没有的网络层面的技术及工作方式。根据通信网络覆盖面,民航航空通信可以分为平面通信网和地空通信网。平面通信网目前是基于X.25公众网、帧中继FR、异步传输模式ATM等的数据通信网络,它可以实现包括有线电话通信、地面业务通信、航务管理通信、机要通信和自动转报业务等多种业务。地空…  相似文献   

17.
双站无源定位和跟踪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无源定位和跟踪的性能,弥补传统技术信息量少、定位速度慢和跟踪精度低的缺陷,研究了针对空中目标的基于联合信号到达角(DOA)与到达时间差(TDOA)的双站无源定位算法,以及基于联合到达时间差与到达频率差(FDOA)的双站无源跟踪算法。无源定位算法利用空间几何关系解析目标位置,无源跟踪算法利用无色卡尔曼滤波(UKF)持续跟踪目标并获得更高精度的目标位置信息,给出了两种算法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联合DOA,TDOA的无源定位算法在基线较短的条件下,对距离100km内的目标定位精度优于10%,联合TDOA,FDOA的无源跟踪算法的收敛速度较快且跟踪精度能达百米级。  相似文献   

18.
彭闯  杨晓静  姜丽 《宇航学报》2019,40(5):554-561
针对卫星通信中非对称成对载波多址(PCMA)信号的盲分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同步挤压小波变换(SWT)的盲分离算法。该算法在混合多个信号前提下,首先按强信号进行同步,接着采用同步挤压小波变换提取时频曲线,最后去除混合信号中的噪声与强信号主频外的弱信号干扰,降低了强信号解调误码率。该算法具有在不具备协作通信方发送的信息序列的先验条件下,实现了非对称PCMA信号盲分离的特点。仿真结果表明,经本文算法处理后强信号解调误码性能比对混合信号直接硬判决时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9.
针对领-从弹编队结构中从弹对领弹的固定时间协同跟踪控制问题,同时为了节省通信带宽和弹载计算资源,基于多智能体一致性理论,给出了有向拓扑下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固定时间编队控制算法。用微分几何法将导弹运动模型精确线性化,为其设计固定时间编队控制协议,保证具有较大飞行速度的导弹编队在较短的时间内收敛到稳定的队形。在此基础上,引入事件触发机制,克服有向拓扑下Laplacian矩阵的不对称性和事件触发通信引入的误差项对系统稳定性带来的影响;为从弹设计了基于自身状态误差的事件触发函数,当状态误差满足所设定的阈值时,从弹在通信网络中更新并传递自身的采样信息,有效减少了弹载资源的占用率。利用代数图论、矩阵理论和Lyapunov稳定理论证明了编队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数值仿真结果校验了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分析的正确性,适用于导弹编队的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严航  叶尚福  朱珍珍 《宇航学报》2013,34(4):531-538
针对TDMA多时隙信号不连续,通信时隙外噪声以及其它用户信号影响时/频差参数估计的问题,首先证明了多时隙多普勒频差信号具有相参性,指出多时隙信号在相关处理中能量是可以积累的;在此基础上,根据通信时隙外噪声、其它用户信号与特定用户信号在时域上的可分离特性,提出基于解调分选的TDMA时/频差参数估计方法,并推导分析了该方法的处理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TDMA信号中多用户信号的时/频差参数联合估计,可以有效降低通信时隙外噪声与其它用户信号对参数估计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