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无人机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美国和以色列无人机技术起步比较早而且比较快,国内在无人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2])。无人机的发射方式主要包括有:手抛发射方式、火箭助推发射方式、弹射起飞发射方式、机载投放发射、车载发射等。依据发射动力可分为自力发射、弹射发射、投放发射和复合式发射等。根据发射地点不同可分为陆基发射方式(手抛发射和车载发射等)、空基发射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地空导弹垂直弹射技术发展概况及导弹冷弹射发射方式相对于导弹倾斜发射方式和垂直热发射方式的优点,分析了冷弹射发射方式的技术特点,对未来导弹冷弹射发射方式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空空导弹发射装置是机载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导弹正确的初始分离姿态并保证发射安全,对战机的作战能力有直接影响。首先,对空空导弹发射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现状进行研究,重点分析空空导弹现今主流的导轨式、外挂弹射式和内埋弹射式三种发射方式在现阶段的理论研究热点和不足,并指出现阶段对高马赫数发射、载机高过载发射、载机滚转发射、发射时的多学科耦合、考虑气动的地面发射实验技术等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是今后的研究重点;然后,对隐身战机空空导弹内埋弹射发射技术具有代表性的两型内埋弹射发射装置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两型发射装置的关键技术、技术优缺点和应用特点;最后,对空空导弹发射装置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空空导弹发射技术指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建立弹射系统的动态模型,为弹射起飞提供可信度高的分析设计、仿真验证平台。文章以弹力弹射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无人机弹射起飞过程动力学、运动学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模块,对弹性元件弹力系数、导轨长度、离架速度等参数进行了系统分析。在仿真过程中,通过改变系统的不同参数,得到了这些参数对系统弹射性能的影响规律。合理的匹配这些参数,可使用此系统弹射多种型号的无人机,提高了效率,节省了试验资源和经费。同时为无人机弹射系统优化和设计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冉海霞 《飞行力学》2012,30(3):242-244
某型无人机在火箭助推起飞过程中,为了能在火箭助推末端使无人机达到一定的高度和速度,并且较好地控制俯仰姿态角的变化,必须对发射角和火箭在无人机尾部的安装角进行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无人机弹射起飞的技术需要。  相似文献   

6.
在导弹电磁弹射器发射过程中会产生强电磁场辐射,不仅会造成电磁能量的损耗,也会对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因此,在电磁发射中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文章分析了导弹电磁弹射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从发射线圈电磁屏蔽和电路中的抗干扰2个方面对电磁线圈的电磁兼容性设计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比对屏蔽前后的效果,给出了一种磁线圈弹射器电磁兼容性设计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Synchronous Induction Coil launcher,SICL)具有驱动线圈与发射载荷无机械接触、推力大,适合发射大质量物体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军事应用前景。在电磁发射过程中,SICL的驱动线圈将产生脉冲强电磁场,当磁场强度超过某一阈值时,会干扰发射载荷及周围的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甚至使其损坏。文章分析了 SICL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其电磁场的数学模型;编制仿真程序分析了 SICL的电磁发射过程,得到了放电回路的电流波形、SICL电磁场的强度及分布规律;利用搭建的电磁发射系统,进行了电磁发射实验,测量了 SICL的磁场分布,对比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结果表明:仿真结果正确可信,研究结论对 SICL的结构设计和工程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参考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电磁线圈发射器垂直发射过程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工作原理,建立了用于垂直发射大载荷的电磁线圈发射器数学模型;以5级发射器为例,对其垂直发射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得到了放电回路中的电流、发射组件所受电磁力、速度及位移等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曲线。结果表明:电磁线圈发射器(EMCL)垂直发射大载荷过程中载荷的加速过程比较平稳,电流的变化率相对较缓,为几十ms量级;发射组件速度对自身所受电磁力影响较大,随着速度增大,发射组件受到的电磁推力有所下降;随着驱动线圈级数增多,各级驱动线圈放电控制难度加大。但相比电磁线圈炮的超高速发射,EMCL用于低速发射大载荷过程的馈电控制要简单很多。  相似文献   

9.
从工程角度,舰载机与弹射装置的适配性由机械接口适配性、操作流程适配性、起飞(含性能)适配性和环境适应性等4个方面构成。舰载无人机作为舰载机的一个分支,受到需求、技术成熟度与成本等多因素影响或制约,在上述4个方面与有人驾驶的舰载机相比,具有其特殊性。我国在舰载机特别是可被弹射起飞的舰载机设计领域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针对舰载无人机与弹射装置的适配性进行讨论,以提高未来舰载无人机研制中相关技术的成熟度,加快型号研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赵勇 《航空工程进展》2015,6(3):387-394
通用飞行器地面电磁弹射可以提高飞行器起飞离地速度,增加飞行器有效载荷,节省起飞阶段能量消耗,延长飞行器飞行距离,降低飞行器动力装置起飞最大推力要求,缩短起飞距离。将"地下直线电机牵引地面交通车辆方法"作为飞行器地面电磁弹射牵引方法,将"真空磁悬浮转动支撑结构无轴动能环储能高功率脉冲电源"作为电磁弹射的高功率脉冲电源,通过工程整体设计,为电磁弹射提供安全稳定的能量供给和多备份、高冗余度、高可靠性的高功率储能脉冲电源,实现安全、连续、可靠的通用飞行器地面直线电机电磁弹射工程系统。  相似文献   

11.
针对小型螺旋桨无人机零长发射仿真需求,建立了完善的发射仿真数学模型。助推火箭安装角关系到无人机发射安全,是无人机推力线吊挂工作中最重要的调整参数。结合某型无人机,实例仿真了助推火箭推力线纵向、侧向偏离重心等各种工况的发射过程,确定了火箭安装角偏移量安全边界,可作为实际推力线吊挂工作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A technique has been developed for studying the interference resistance of electronic systems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based on physical modeling The paper proposes mathematical models, a scheme of a test stand and examples of parameter calculation for physical modeling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s in communication links of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in the case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of high-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s interference. Examples demonstrating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physical modeling for similar tasks ascertain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approach.  相似文献   

13.
先进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杨晖 《飞行力学》2002,20(1):1-4
在“系统中的系统”的概念下,研究了先进无人员飞控系统的关键问题。对层阶,开放的无人机控制结构,多模型自适应控制技术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和分析,最后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研究结果对当前正在研制的多种无人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内装式机载发射运载火箭分离方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一种内装式投放发射方案,建立了机载发射运载火箭分离过程的数学模型。本发射方案尢需对运载火箭进行改动。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火箭在点火时有较好的姿态,适用于发射现有的中、小型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5.
小型无人飞行器风场扰动自适应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旭升  陶冶 《航空学报》2010,31(6):1171-1176
针对小型无人飞行器在执行任务时传感器测量精度低、受风场扰动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矢量域与滑模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式,有效地实现了对小型无人飞行器的轨迹与航向的自适应跟踪。将复杂航迹分解为直线段与圆弧段分别构建矢量域,从而确定基于位置误差的航迹信息,并通过机载传感器获得状态和位置信息,利用滑模控制方法抑制风场扰动对小型无人飞行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算法能够保证阵风干扰情况下小型无人飞行器的航迹控制精度,同时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16.
内装式空中发射运载火箭重力出舱运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运载火箭重力出舱方式进行了详细研究,给出了阻力伞和载机姿态的选取方法,结合气动力数值计算,分析了分离过程中载机、运载火箭和阻力伞之间的相互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及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内装式机载发射运载火箭的分离方案,结合分离条件及某型号运载火箭,设计了火箭分离后的发射轨道,并研究了火箭的控制规律。分析和计算表明,所设计的发射轨道可满足卫星发射需求,所采取的控制规律切实可行,与地面发射相比,可大幅度提高运载火箭的发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对电磁发射拦截系统中拦截弹的运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电磁发射拦截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了发射线圈组件的三维模型。对承载150kA电流的发射线圈组件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加载瞬间拦截弹的受力、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王梓旭  王振雄  李攀  陈鹏  康凯 《航空动力学报》2021,36(10):2052-2060
针对多旋翼无人机弹药发射过程的扰动响应问题,建立了弹药发射过程无人机飞行动力学模型。在考虑了基本增稳增控飞行控制的条件下,分析了弹药安装位置、质量、反冲量大小和倾斜发射角等参数对发射过程无人机位置、高度和姿态扰动响应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对于弹药水平发射,纵向安装位置对无人机水平位置扰动幅值具有重要影响,适当后置弹药安装位置可减小无人机位置扰动幅值,在其他参数一定的条件下,存在无人机位置扰动最小的弹药纵向安装位置。对于弹药倾斜发射,给出了无人机水平位置扰动幅值关于弹药安装位置和倾斜发射角的等值图,可为无人机和弹药的匹配选型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机器视觉导引系统中摄像机的标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无人机(UAV)自主起飞与着陆机器视觉导引系统中摄像机的标定问题,讨论了标定摄像机内参数的重要意义,选定了包含畸变因素的摄像机透视投影模型。采用改进两步法进行摄像机内参数标定,结果中主要参数相对误差均小于1%,位置误差小于0.2像素,证明了所选择模型和标定方法的合理性。分析并验证了影响标定精度的因素,包括模型选择、图像拍摄质量和标定靶精度。针对机器视觉导引的应用条件,基本解决了准确、快速标定摄像机内参数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