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民用航空》2010,(2):51-51
1月19日,日本航空公司根据日本《公司再生法》在东京申请破产.从而启动了重组流程,流程包括大幅成本削减和结构性改变,日航旨在到2012年3月重新实现盈利。日航坚称将在法院监督破产流程期间照常运营。政府背景的日本企业扭转计划公司将监督重组事宜,将向日航注入3000亿日元(224.5亿人民币)的资本,日本开发银行将扩展6000亿日元的授信额度。日航的负债比资产高8600亿19元,请求债权人宽限超过7000亿日元的债务。  相似文献   

2.
媒体集萃     
降低运营成本——全球航空业的首要课题4月份的《中国航空报》刊登题为《2005年全球航空业转型十大趋势》一文公布了Unisys发布的对2005年推动全球航空业转型的趋势预测。文章指出,降低成本仍然是航空业的首要课题。Unisys预测的10大趋势为:1.航空业未来虽然将继续承受成本压力,但不会发生更多的破产现象,一些传统和小型边缘航空公司将消失。2.传统航空公司将提供更简易的商务旅行服务产品(依靠更低的单位成本和经过改造的枢纽网络);新改组的传统航空公司将给国际远程运输市场以及国内市场带来低成本的新产品。3.由于传统航空公司再度将重…  相似文献   

3.
民航动态     
正《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于1月19正式实施修订后的《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于1月19日起正式实施。《规定》进一步放宽国有和非国有主体投资民航业准入标准,鼓励、支持国内投资主体投资民用航空业,并引导、规范民航企业之间的投资行为,以促进民用航空业快速健康发展。《规  相似文献   

4.
媒体集萃     
航空业应尽早参与碳交易试点2月17日,《中国产经新闻》刊登《碳交易办法在酝酿航空业或倒逼碳交易试点》指出,2011年3月,全球飞往欧盟的航空公司都必须向欧盟提交监测报告。在此趋势之下,航空业尽早参与国内碳交易试点,提高市场化应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
4月份的《中国航空报》刊登题为《2005年全球航空业转型十大趋势》一文公布了Unisys发布的对2005年推动全球航空业转型的趋势预测。文章指出,降低成本仍然是航空业的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1月25日,世华财讯网刊文《三大航卷入合作或入股航空业整合逐步升级》报道,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1月22日签订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分析师认为,国内三大航空公司先后卷入合作或入股的过程正好反应国内航空业整合逐步升级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民航传真     
<正>民航业2014年有望实现净利润180亿美元201 4年6月2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下称"国际航协")在多哈发布了《航空业经济效益》报告,2014年,全球在航空运输方面的支出有望达到746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1%。预计旅客数量将达到33亿人次,旅客受益于不断发展的全球网络和机票实质价格预计将下降3.5%(通胀后)。航空业为全球5800万人提供了工作机会。此外,航空公司正在对飞行机队的现代化投入巨额资金。2014年航空业将  相似文献   

8.
2001年,由于美国“9.11”恐怖事件的发生和世界经济的放缓,世界航空运输业全面滑坡,全球航空工业也遭受巨大冲击。但是一些公司在逆境中努力奋争,仍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近期美国《世界航空运输》杂志评出了2001年6个最佳航空业奖项,它们分别是:一、年度最佳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公司(Japan Airlines)在日本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金古勇夫先生的带领下,凭借着具有责任心的管理层和富有创造性的管理风格,使日航具备了坚实的经营和财务基础,因此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日本航空公司在2001年仍然获得了不斐的经营业绩。与日本…  相似文献   

9.
国际要闻     
2006年2月1日-28日▲2月1日,联合航空公司宣布正式摆脱为期3年多的破产保护。▲2月6日,日航宣布有关削减不盈利国际航线计划,旨在使这家亚洲主要航空公司恢复盈利。▲2月8日,日航与“寰宇一家”正式签订谅解备忘录,完成加盟的第一步。▲2月13日,波音和美西南航空公司庆祝第5000  相似文献   

10.
1月17日,《中国联合商报》刊文《航权开放“引狼入室”政策频出以应对竞争》指出,2008年,中国航空业依然是利好之年。宏观经济不断增长,国内消费需求不断上涨,是航空业持续盈利的巨大动力。同时,由于人民币升值和奥运等利好因素的存在,促使人们对2008年的中国航空业充满信心。但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航权的逐步开放,国内航空公司面对的国际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1.
李攀  高安妮 《国际航空》2012,(8):27-28,30
美航和日航均是重量级的航企巨头,也是密切的国际合作伙伴,两家公司走上破产重组之路各有无奈之处。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如今,日航已走出破产阴影,美航也显露出了好转迹象。  相似文献   

12.
媒体集萃     
《中国民用航空》2006,(6):8-8,10
旅行社“插翅”能否“高飞”5月21日新华网刊登文章《旅游捆绑航空》中国旅行社“插翅”能飞多远》报道,东星国际旅行社日前抛出一枚震动旅游和航空界的“重磅炸弹”:凡是购买东星航空任意一条航线单程全价机票的顾客,将免费获得港澳五日游。这是又一家中国旅行社杀入航空业后,  相似文献   

13.
<正>《商务航空》(AIRLINE BUSINESS)近期刊登了2009年全球航空公司排名及航空业区域发展概况,现编译如下,供民航业界参考。一、全球航空公司经营情况2008年的次贷危机和油价大幅波动依旧影响着2009年的全球航空业,航空需求仍显疲软。从营业效益来看,2009年全球营业收入排名前150的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前150航空公司")净利润共亏损79亿元,同比减亏253亿美元,小于2008年一个季度的亏损额,如果没有燃油对冲协议的错误操作,亏损额能减少的更多。2009年全球航空业营业利润收获了  相似文献   

14.
欧盟航空ETS争端日趋白热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月1日,欧盟航空ETS将进入首个执行期。在执行期日益临近的同时,全球航空业的反对行动可谓愈演愈烈。始于2009年底的美欧诉讼:美国航空运输协会携三家成员公司,将管理成员国——英国告上法庭。原告认为被告单方面将该规定扩大至非欧盟航空公司,违反了《芝加哥公约》、《京都议定书》以及美欧天空开放协定的规定,欧盟无权约束美国航空公司,更无权对大西洋上空的排放实施管理。前不久,欧盟法院以正式公  相似文献   

15.
国际要闻     
▲4月1日,波音公司和汉胜公司就全新B7E7梦想飞机项目拓展合作关系,汉胜公司联合技术部获选为B7E7提供主电源分配系统。▲4月2日,日航和全日空分别获得日本发展银行200亿和350亿日元低息贷款。这是日本政府由于日本经济低迷给予的本国航空公司第二次援助。▲4月3日,土耳其航在对国内航线的票价下调20%之后,又决定调低国际航线票价10%,以适应国际航空业的激烈竞争。▲4月5日,长江实业副主席李泽钜表示,由于加航亏损较预期大以及其工会反对进一步削减劳工成本,故可能会放弃注资6.5亿加元以换取该公司31%股权的计划。▲4月5日,独立航与空客公…  相似文献   

16.
8月22日,山东省经济委员会与《国际航空》杂志社在青岛联合举办了山东地区航空业发展研讨会.山东省经委、民航山东管理局及所辖各航站、航空公司,空、海军航管处及院校的代表会聚一堂,与《国际航空》杂志社的编辑、记者一同交流经验、沟通信息.山东省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及良好的前景极大地吸引了外界的关注,《国际航空》杂志社表示将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山东航空业的发展,愿为振兴山东航空业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7.
媒体集萃     
《中国民用航空》2009,(4):8-8,10
东星停航引发行业反思 3月26日,《第一财经日报》刊文《民营航空业跌宕起伏东星停航再度引发反思》指出,2009年,是中国民营航空业跌宕起伏的一年。从去年年末开始的奥凯航空争夺到最近的东星航空停飞调查、之前的鹰联航空获得注资,航空业人士说“一不小心,航空业变成娱乐业,各种光怪陆离的事情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8.
国际要闻     
▲10月1日,即日起,日航国际公司和日航国内公司统一合并到全新的日本航空集团旗下,日本航空公司从此成为单一经营的公司。▲10月8日,阿联酋航空订购10架波音747-8型全货机。▲10月9日,EADS董事会委派路易·加洛瓦为空中客车首席执行官,此项任命立即生效,同时,将保持其在EADS联席首席执行官的职务。▲10月9日,波音宣布任命拉里·迪肯森为波音民用飞机集团负责销售的副总裁。▲10月11日,俄罗斯官方表示,俄罗斯和德国将于2006年年底组建一个名为“全球航空救援”的联合航空组,以便在发生大型空难时为旅客提供救援。▲10月12日,欧盟委员会更…  相似文献   

19.
全球航空业又一次面临着危机,行业“老大”们都在为生存而战。美国和欧洲市场都出现了引人注目的破产案,更大的风险还在后面。这不禁使人们回忆航空业在上世纪90年代大萧条和海湾战争之后经历的艰难时日。在现实的经营环境里,已经有太多的航空公司和太多的枢纽,而且退出的门槛很高。市场的力量和破产保护政策可以确保业务即使受损,航空公司也不会完全消失,因此可能在较低的成本水平上引发价格大战,导致更多航空公司破产,只是这次价格大战的情况更糟。从财务和结构的角度来说,美国航空业的现状比90年代严重得多。由于传统定价原则的崩溃,欧洲…  相似文献   

20.
媒体集萃     
中国市场“拉”了美国航空一把8月初出版的《华盛顿观察》周刊发表文章称,2004年7月24日尘埃落定的中美民航运输协定,无疑象一剂强心针给美国航空业注入巨大的市场激励。文章援引美国防务信息中心(CenterforDefenseInforomation)的高级研究员约翰·纽霍斯(JohnNewhouse)的话说,“美国航空业是因为国内竞争激烈,盈利机会小,才将目光转移到国际市场。这其中,亚洲市场最宽广,而中国、日本、新加坡又是重中之重。”文章分析认为,美国经济的持续萧条,再加上居高不降的油价,使得在世界市场占最大份额的美国航空业就像一支驶入“百慕大”魔鬼水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