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返航中的A340     
多数宇航科幻小说将人类征服空间的浪漫过程展现在读者眼前,而另一类科幻作家则争辩说,在人类通往太空的道路上,根本没有浪漫可言,因为你所做的每一桩事情都可能严重地威胁着整个航程的安全。《返航途中的A340》就是后一种观点的突出体现。一个宇宙航行者因为无法忍受孤独和寂寞,他擅自打开飞船的货舱,擅自开动了其中的货物,于是,整个飞船的灾难由此产生。 江渐离,1972年出生于江苏无锡。长期旅居北京进行科幻文学创作,与星河、杨平、严蓬四人被戏称为中国先锋科幻小说的“京城四少”。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科幻小说《星空的诱惑》等。  相似文献   

2.
地球人如何在火星上生存?正如贝爷拍摄的系列纪录片《荒野求生》被很多户外运动爱好者作为野外生存指南一样,由马特·达蒙主演的年度科幻大片《火星救援》以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人类登陆火星前的火星生存手册。《火星救援》于11月25日正式登陆中国,在大陆院线掀起观影热潮。本刊特编发系列文章,剖析这部年度大片背后的硬科技,看地球人如何火星生存一千天。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岁末,由马特·达蒙主演的科幻影片《火星救援》上映,继2014年底《星际穿越》之后,再一次在辞旧迎新之际,为全球观众奉上一道以探索太空为原料的科幻大餐,并掀起了航天科普热。影片讲述的是,人类实现首次火星登陆后遭遇巨型风暴,火星之旅被迫提前结束,航天员马克·沃特尼(马特·达蒙饰)被误认为无法生还而留在火星,成了太空鲁宾逊。清醒后的沃特尼发现自己远离地球家园,食物  相似文献   

4.
若水 《太空探索》2022,(2):56-60
提到太空种植,关心太空的你一定对电影《火星救援》中主演马特·达蒙在火星种植土豆的场景记忆犹新.喜欢科幻的你也一定对《三体3:死神永生》中云天明在一片位于三体人太空飞船的麦田中,与程心在地球分别后的第一次视频会面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1月20日,好莱坞太空科幻巨制电影《火星救援》在北京举办了盛大的首映礼,电影主创及众多中国电影人亮相红毯,吸引众多影迷粉丝。《火星救援》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携主演马特·达蒙、塞巴斯蒂安·斯坦、陈数,制片人西蒙·金伯格、迈克尔·谢费及编剧德鲁·高达等明星主创等纷纷助阵首映红毯。电影出品方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特意邀请中国航天人参加中国首映礼,并进行了专场展映,  相似文献   

6.
美国科幻大片《火星救援》是去年年底最热卖的大片,因为片中涉及一些外空法律问题,本刊特别邀请中国空间法学会秘书长、国际空间法学会理事张振军对其中的一些错误知识点予以澄清,以免以讹传讹、误导观众。  相似文献   

7.
下个世纪地球人最大的公益事业要数远征火星了,在科学家描绘蓝图之际,科幻小说家已预感到了它的结局。请看小小说“惊心动魄的火星之旅”和火星探测计划“载人火星飞行”。  相似文献   

8.
早在17世纪初,发现行星三大定律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就注意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太阳系中的金星、水星、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距离都不太远,但比较而言,从火星到木星之间好像空出了一大块,显得有些不太协调。于是,他在1619年出版的《宇宙和谐论》一书中强调了他的这个看法,不过没有提出火星和木星之间有可能存在一颗行星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太空抢险     
著名科幻作家亚瑟·C·克拉克在名著《2001 年:太空探险》中描述了一个漫长的宇宙航程中电脑反叛的故事,在飞船“发现号”上,计算机 HAL由于无法抵抗孤独的威胁,最终成了人类杀手。若干年来,有关宇航过程中电脑杀人的故事屡见不鲜。青年作家星河反其道而行之,在下面的短篇中,他充满激情地讴歌了为人类太空保卫事业勇于献身的机器人的形象。 星河,1967年出生,90年代最有影响的科幻名人。他的创作包括短篇小说《朝圣》、中篇小说《决斗在网络》、长篇小说《网络游戏联军》、《残缺的磁痕》和《异域追踪》等。星河现在是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专业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滨海边区的科学家通过对火星表面的研究,揭开了几个美丽的宇宙神话的真相。加拉宁·亚历山大·符拉季米洛维奇,生物科学博士、教授,毕业于雅罗斯拉夫国立师范学院和前苏联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面授研究生班。现在他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下属研究所和自然保护区中从事生物和生态资源课题研究的科学带头人,科研骨干。他目前主持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生物土壤研究所地球植物学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下面就是《新闻报》记者对加拉宁教授的采访。加拉宁教授很早就迷上了火星,但他的兴趣不只局限于看看照片或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献。他把自己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北辰 《飞碟探索》2002,(6):15-17
一天上的神仙从来没有出现过,嫦娥奔月的故事也已被登月行为证明是子虚乌有。进入20世纪,这种幻想已被更进一步的科学幻想所取代。遥望苍穹,无数的科幻作家喋喋不休地诉说着天外来客的故事,这些故事的情节大都雷同,令人十分反感,然而外星生物的相貌却有着永恒的魅力。1927年,威尔士在小说《宇宙战争》中把进犯地球的火星人描写成像章鱼一样的怪物,极端聪明而且极端残忍。此后,科幻作品中的外星人多不胜数。天文学家说,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可能存在着生命,于是,在科幻这个“工厂”里,就有许多不假思索的“工人”在信口编…  相似文献   

12.
撇开火星北部平原不谈,如果按照美国亚利桑那州土桑的标准,纽约的宜瑟佳岛一年四季都是郁郁葱葱的.但是冬天就要来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彼得·史密斯正大步走向康乃尔大学的校园,此时道路两旁的秋季观叶植物已经过了它们的最佳时期.他此行的目的是在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部年度会议上做一个关于美国航宇局(NASA)"凤凰"号火星探测器目前状况的报告.史密斯是"凤凰"号的首席科学家,同时他也是以"学院派"身份执掌整个火星表面探测计划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3.
<正>火星全球勘测者号:重启火星探测随着冷战的结束,美苏两国对火星探测的热情也急剧下降,"海盗"任务之后的十几年里都没有新的探测器飞向火星。1996年11月7日,美国的火星全球勘测者号探测器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它的主要任务是收集火星表面地形、组成、重力、大气和磁场等数据,这些数据用于研究火星表面地质构造、物质分布、内部性质、磁场变化及天气气候等。1997年  相似文献   

14.
在1966年,当《星际旅行:进取号》上映的时候,科幻系列在找寻自身的空间和时间空档方面遇了到难题。几十年后,新一代银河探索者掀起一股类似的热情,幻想去寻找新世界和新文明,想到太空船以前都没有去过的地方:遥远的恒星及其周围的行星。  相似文献   

15.
火星殖民     
殖民火星是指人类在火星上居住。许多研究与理论都将火星当成一个可行的殖民地,它的表面状况与水份的来源使得火星成为太阳系除地球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因为火星的环境与改造成适合生物生存的可能性,火星被许多科学家(其中也包括史蒂芬·霍金)认为是一个殖民的理想行星。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作者是国内一位长期从事运载火箭和载人航天器总体设计工作的资深工程师,其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妨一读。——编者太空探索公司旗下有这样几个航天产品:"猎鹰"系列火箭、"龙"飞船和自研的发动机。公司创始人马斯克是一个有长远规划和宏大理想的人,他的梦想是登月及登陆火星。他曾经说过豪言:地球不配埋葬他,他愿意长眠在火星。但是怎么去火星呢?必  相似文献   

17.
美国科幻片《红色星球》讲述了2050年的火星故事,当时地球正逐步走向毁灭,移民火星殖民是人类的惟一选择。正当移民们以为火星不会适合人类居住的时候,其实火星已经有人居住了,那些人生存的基础竟然是地衣。地衣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都特别强,它们改变了火星大气的成分,让火星能够适应地球移民生存。  相似文献   

18.
火星殖民地     
殖民火星是指人类在火星上居住.许多研究与理论都将火星当成一个可行的殖民地,它的表面状况与水份的来源使得火星成为太阳系除地球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因为火星的环境与改造成适合生物生存的可能性,火星被许多科学家(其中也包括史蒂芬·霍金)认为是一个殖民的理想行星.  相似文献   

19.
正1引言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实施,目标是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对火星开展全球性、综合性的环绕探测,在火星表面开展区域巡视探测。火星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着陆巡视器到达火星表面后释放火星车。  相似文献   

20.
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威尔斯的佳作之一《两面人》(又名《化身博士》)曾风靡世界,书中的主角是一个化学博士,他在白天是一个高尚的绅士,夜间却变成为罪恶的魔鬼。当然,这显然是作者借此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虚伪,上层人物之间的勾心斗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