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航业快速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当前民航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机场数量不足、航空服务覆盖水平较低等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中小机场数量增多,运输规模逐步增大,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中小机场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确保高质量发展,是大部分中小机场面临的难题。虽然安全管理体系(SMS)已在民航业广泛应用,但中小机场仍存在风险管理能力不足和不能有效落实SMS的问题,变更风险管理更是其中的薄弱环节。在机场安全工作中变更风险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3.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中国民航业在经历了连续19年的快速增长后, 首次出现了全行业的负增长,自此进入了发展的多事之秋,这也促使政府下决心加快民航业整体的改革步伐。据国家审计署2002年度对18个重点机场和38个支线机场的审计显示,大部分机场亏损严重,经营困难。已竣工投产的12个重点机场中9个亏损,累计亏损额14.46亿元。38个支线机场37个亏损,2000年至2001年度累计亏损15.27亿元。而在另一方面,全行业每年航空总吞吐量却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如何走出机场业发展的怪圈,改革是唯一的出路,只有对机场业运营管理模式进行…  相似文献   

4.
1.前言我国民航运输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十五”期间,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年均增长15.3%,旅客运输量年均增长15.5%,蓬勃发展的民航业给现有的机场设施带来了较大压力。以值机系统为例,随着旅客人数的快速增长,很多机场,尤其是枢纽和干线机场,出现了值机台排队时间过长的问题,这  相似文献   

5.
苏超 《民航管理》2023,(3):27-31
<正>2018年12月,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场建设集团”)重组成立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民航局建设类企业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果。此举是民航行业继航空公司体制改革、机场体制改革及空域体制改革之后的又一系统性行业改革部署,是民航基础设施建设类企业走集团化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值此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际,梳理并总结民航局属建设类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焦点问题与成功经验,有助于鉴往知今、面向未来,进而为持续深化民航业国有企业改革、助推民航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3年,我国机场正式下放地方,实行属地化管理,一石激起千层浪,长期受计划经济恩惠的机场业,特别是广大中小机场一时无所适从,“断奶”后的机场今后如何生存与发展,成为当前民航业内甚至整个社会的热门话题。是积极应对,还是坐以待毙,各个机场都在积极探索。武夷山机场通过自身  相似文献   

7.
随着2003年渐行渐远,民航机场属地化改革也进入了后期,随着各地机场管理公司挂牌成立,机场行业完成了三权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剥离过程。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机场属地化改革仅仅为机场行业拉开了改革的序幕。今后面临的任务更重,问题更多,其中国内资本,特别是国内民间资本在机场改革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机场属地化改革的完成拉开了机场行业产权体制等深层次改革序幕我国民航业虽历经数次体制改革,但与国内其它垄断性行业如电力、电信、铁路一样,改革方案在产权制度上依旧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改革本质仍然属于国有…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旅客出行需求和信心快速提升,民航业整体呈现全面复苏局面。根据国际机场理事会(ACI)对于空中交通流量的最新预测,民航业将在2024年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到2041年,全球机场运输航空货物将接近2亿吨,而美国和中国仍将是最大的两个市场,共占全球货运总量的40%。而在客运方面,预计到2041年全球机场的飞机起降将达到1.538亿架次,美国、  相似文献   

9.
以"未来的邀请:2030年的机场业"为主题的第二届最佳机场论坛吸引了众多全球机场业界的行业精英,与会者从多个不同的视角透析了未来民航业发展的问题,亚洲民航业的发展尤为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0.
机场特许经营制度对于经历体制改革后蓬勃发展的我国民航业来说,是一项新生事物。良好的机场特许经营制度,不仅可以提高机场经营效率,改善机场经营环境,还可以兼顾实现机场的公益性与收益性,促进机场持续、良性和健康地发展,进而推动整个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AProbetotheDevelopmentofShenzhenAirport深圳民航业起步较晚,但发展神速。1991年深圳机场建成通航,1997年被国家民航总局确定为全国四个航空货运中心之一,1998、1999连续两年客货邮吞吐量排名全国第四。短短6年时间赶上了众多全国老牌机场,成为我国民航业一颗璀璨的明珠。1996年以来,深圳机场虽然仍保持着比较快的发展,但速度明显减缓,说明深圳机场起步阶段的快速发展过程已经过去。如果没有新的思路,将无法维持目前的发展势头。一、深圳和主要邻近机场80年代和9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获得了快于全国的发展,航空运输市场迅速形…  相似文献   

12.
许巍 《机场工程》2005,(1):18-25
针对我国民航业支线航空运输和支线机场发展的现状,参考相关意见,确定了支线机场的定义方法,探讨了支线机场规划建设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成都机场在国内民航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成为全国第五家、中西部首家进入"3000万级机场俱乐部"的机场。2013年,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着力于保持发展优势,固本强基,力争尽快将成都机场建成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中国第四大国家级航空枢纽和世界十佳机场。  相似文献   

14.
浅谈机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随着民航业的蓬勃发展,各地机场的业务量一直在高速增长。而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机场的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辅助工具发展成了推动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一、我国民航门户枢纽机场现状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浦东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近年来一直是我国民航重点打造的门户枢纽机场,同时也是同周边地区成田(日本)、仁川(韩国)等机场争夺东亚地区航空枢纽的主力。国家和民航局在基础设施、国际航线、航班时刻分配、签证政策等诸多方面对三大机场赋予了优惠政策。在民航局制定的民航业发展规划中,都将北上广三大机场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国际门户机场来建设。在国内一些有关门户枢纽机场的研究中,也提出要强化三大机场的门  相似文献   

16.
简讯     
全国机场服务质量评价工作即将启动National airport service appraisal to be launched为全面提高我国民用机场服务质量,更好地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若干意见》要求,民航局机场司组织开展的"我国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工作"即将启动,民航局消费者事务中心具体承办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7.
林育钿 《民航管理》2023,(11):51-54
<正>随着民航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场迈入大中型机场的行列,这对机场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场管理包括规划建设、营收业务、运行保障等。运行管理是民用机场管理的核心内容,机场属地化改革以来,民用机场呈现多样化管理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多样化管理模式,及区域发展和航空资源的不均衡等矛盾,对民用机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民航局提出实施新时代民航高质量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正>1机场集团化管控背景目前,江苏省已经初步形成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核心,苏南无锡硕放机场、苏中南通兴东机场、苏北徐州观音机场为中心,其他机场为重要节点的"1+3+5"运输机场体系,近期,江苏省政府在《关于加快推进民航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积极开展机场体制机制改革,以全省各运输机场为主体,成立全省机场联盟,尽快组建全省机场集团。与此同时,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通航20年来,发展实力和后劲越来越强,总资产超过170亿元,净资  相似文献   

19.
张晋 《大飞机》2021,(10):67-70
在今年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中国民航局明确指出,我国民航将从单一的航空运输强国跨入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的新阶段.而在整个民航体系建设中,中小机场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这是因为,中小机场已经成为了机场网络与航线网络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推动大众化航空市场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中小机场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了新时代我国民航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促进中小机场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建设新时代民航强国和民航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航业新一轮改革已经启动。回顾历史,如果不是80年代初走上“企业化”道路,如果不是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实施以政企分开、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制改革,如果不是90年代中期以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改革机场管理体制的探索,中国民航业要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水平,是难以想象的。正是改革也惟有改革,为民航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时代的步成已迈进21世纪的门槛。世纪之交,由对长期积累而尚未解决的影响民航生产和效益增长的层次矛盾和问题,向对中国加入WTO对民航提出的机遇与挑战,向对世界航空运输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