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月2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该研究院是依托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联合集团公司所属相关单位组建而成的。今后,该研究院将作为集团公司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门户单位和资源集聚载体,承担物联网应用工程的设计与实施任务,为集团公司实施物联网产业发展和标准建设提供主要支撑,成为集团公司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孵化平台。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7月27-30日,中国核学会辐射物理分会第四届全国辐射物理学术交流会在山东烟台成功召开。来自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400余位辐射物理领域的相关领导、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未来。来自中国核学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西北核技术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30多家单位的专家和科技人员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3.
《太空探索》2012,(3):4
中国工程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联合全国相关领域优势单位共建的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简称航天战略研究院)近期正式挂牌成立,该研究院将成为中国航天领域第一个国家级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4.
《太空探索》2007,(11):2-3
中国航天二院创建于1957年11月16日,其前身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航天二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是国防科技工业重点研究院之一,是中国航天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二院总部及科研生产主体在北京。  相似文献   

5.
王敏 《太空探索》2011,(12):24-25
有人曾把电子技术发展的相对滞后称为中国航天的"软肋"。发达国家亦在此领域对我国层层封锁,限制出口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以维护其在太空中的霸权。伴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完成,中国的航天人终于让电子技术成为中国航天发展最强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2月30日,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简称航天战略院)召开了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会上,我国航天领域首部蓝皮书——《中国航天发展蓝皮书(2015)》(简称蓝皮书)正式发布。蓝皮书是中国工程院立项支持、航天战略院与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实施的重点项目,旨在打造面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的双年度学术报告,定期解读中国航天重大活动和贡献,以达到"传播航天声音、讲好航  相似文献   

7.
正为构建高端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助推航天强国建设,引领元器件抗辐射专业创新发展,由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的"2018元器件和电子系统辐射效应研讨会(RADECS Workshop 2018)暨第二届电子器件辐射效应国际会议"于2018年5月16日-18日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会议得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发展航天电子技术 铸造时代一流企业~~  相似文献   

9.
<正>2023年3月1—2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承办,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执行承办,重庆航天火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航天制造技术》编辑部协办的“第十一届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国际研讨会”在重庆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先进制造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和科研院所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及部分军工企业有关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相关企事业单位共计400余人参加了会议,大会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双进主持。  相似文献   

10.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是中国航天科技的骨干基地之一,诞生于1961年,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在中国最大和最具活力的工业城市上海.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走过了40年的辉煌历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简称航天科工四院)成立于2002年7月1日,又称中国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相似文献   

12.
《太空探索》2007,(9):F0002-F0002,1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位于古城西安,创建于1965年,是我国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心和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抓总单位,被誉为“中国航天动力之乡”。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2月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隆重举行纪念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系列纪念活动包括:“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更名为“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揭牌仪式、“钱学森运载技术实验室”和“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揭牌仪式、《钱学森与中国航天》系列丛书首发仪式。  相似文献   

14.
2016年8月31日,中国小卫星技术与标准化论坛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航天技术及应用标准化协会(筹)主办,中国航天标准化与产品保证研究院承办。本次论坛以“标准引领小卫星产业健康发展”为主题,旨在推动我国小卫星技术及应用的发展,鼓励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加强标准化在小卫星设计、制造与应用领域的引领及带领作用,推动小卫星产业自主化、体系化、多元化和商业化发展。论坛由中国航天标准化与产品保证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国航天技术及应用标准化协会(筹)秘书长魏永刚和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兼微小卫星研究中心主任金仲和共同主持。  相似文献   

15.
《太空探索》2007,(7):F0002-F000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简称航天科工四院)成立于2002年7月1日.又称中国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是我国专业从事地地导弹武器系统、固体运载火箭等研制生产的主体与技术抓总单位。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5月21日,由中国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航天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航天泰坦·空间信息应用论坛"会议在北京召开。航天泰坦公司作为中国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在遥感应用领域的发展平台,坚持空间信息处理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在此次论坛上发布了自主研发完善的新一代大数据智能化处理系统——泰坦超算平台(TITAN SCP)。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4月24日,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纪念日,也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中国航天事业由此掀开崭新一页。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于1956年10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之时。其后的十多年间,中国航天事业基本上处于打基础阶段,一方面引进和培养各方面人才,着手建立航天科技工业体系;另一方面,着眼于国防建设的  相似文献   

18.
《太空探索》2004,(12):22
2002年7月1日正式组建的中国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由四部、南京晨光集团公司、17所、航天固体运载火箭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现有正式在职职工5000余人。  相似文献   

19.
华夏第一星     
中国航天事业起步于1956年。这一年的10月8日,中国第1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它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从此进入历史舞台。人造地球卫星是现代尖端科技的主力军之一。它的研制和发射,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和军事上,还是在科学技术等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20.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始建于1965年,是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心和专业抓总单位,被誉为“中国航天动力之乡”。经过40年发展壮大,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形成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设计、生产、试验专业化分工、一体化布局的科研生产体系。相继研制成功了50多种型号的液体火箭发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