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第1期太阳风粘性效应的重新考察···“···,·,.··“一赵学溥Thomas E. Holzer(1)磁扰日向阳面对流电场转向区位置的晨昏不对称性······,.···,··“··“…… ·········、········……资民妈E.Niexson w.B.Hanson T.A.petemra(9)磁层哨声波的丝化不稳定性···················“·····“··“,·”··”·····“…王元殿(19)Akasofu能量祸合函数的数值检验··············“,·····,·,……徐文耀师恩奇(24)强磁场中电磁辐射散射的自激效应·····…  相似文献   

2.
根据Ylysses观测,比较完整地计算了高纬行星际空间太阳风能流分布.计算表明,行星际空间的高速流能流密度约为2.1×10-3J·m-2·s-1(日心距离r=1AU),主要来自于太阳风离子所携带的动能流(占58%)和克服太阳引力的势能流(占39%).要驱动高速流,需要在日冕底部高速流源区(日心距离r=1Rs)向外输出到太阳风的能流密度为7.1×102J·m-2·s-1·分析表明,由日冕底部向外可能输出两种形式的能流,其中一种具有较短的耗散长度,被耗散在很短的空间区域(~1—2Rs),使日冕温度迅速提高。另一种储藏在连续向外传播的太阳风中,不断耗散用以加速太阳风(>2Rs).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第二十太阳周太阳风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用太阳风二维理想流体模型探讨近太阳区的不同边界条件太阳风与共转相互作用对1AU处太阳风各参数影响,得到共转相互作用不能引起太阳风速度和马赫数的反相扰动,推断在太阳风加速区温度扰动对太阳风的影响最大,而在太阳风传播区速度扰动对太阳风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嫦娥一号卫星(Chang'E-1)上搭载的两台太阳风离子探测器(SWID-A/B)是国际上首次在200 km极月轨道观测等离子体环境的探测仪器.SWID-A/B的科学目标是探测月球附近等离子体与月球的相互作用,获得月球附近的太阳风速度、密度和温度.太阳风离子探测器的观测数据是各能量成分离子流量的直接反映,包含了太阳风离子的速度、密度和温度信息.本文设计了一种利用离子流量数据反演太阳风速度、密度和温度的算法,并通过模拟太阳风离子注入探测器的过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对月球附近太阳风离子基本特征的分析研究表明,在太阳活动低年,空间环境扰动水平相对较低时,行星际太阳风运动到月球附近后依然保持着相同的变化趋势;太阳风离子的速度和密度与在上游行星际空间时相近;太阳风离子的温度则比在上游行星际空间时高103 K.  相似文献   

5.
使用Cluster卫星的弓激波穿越数据,比较了Peredo弓激波模型、Merka弓激波模型、Chao弓激波模型和Lu弓激波模型在极端太阳风条件、偶极倾角较大和平静太阳风条件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Peredo模型在极端太阳风条件和平静太阳风条件下的预测误差均较大;Merka模型在极端太阳风条件下的预测误差较大;Chao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平静太阳风条件下的弓激波位型,但不能准确描述偶极倾角较大时的弓激波位型;Lu模型可以同时准确描述极端太阳风条件和平静太阳风条件下的弓激波位型.   相似文献   

6.
采用三维模型,使用混合网格质点法HPIC(Hybrid Particle-in-Cell)对膨胀的磁场和太阳风相互作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线圈产生的偶极子磁场在注入等离子体后和太阳风粒子的相互作用过程,并对以不同速度入射的等离子体引起的太阳风粒子的变化和磁场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偶极子磁场和太阳风作用时会产生弓形激波,此时磁压等于太阳风粒子的动压,当向线圈产生的偶极子磁场中注入高能等离子体时引起磁场膨胀,膨胀的磁场将会排斥太阳风粒子向外运动,从而引起弓形激波的变化,增大与太阳风相互作用的面积,并且粒子入射速度越大,磁场膨胀越明显,与太阳风相互作用愈强.   相似文献   

7.
基于机器学习中的相似度算法,建立了在历史太阳风数据中寻找与当前太阳风特征相近事例的推荐模型,用来预报地磁Kp指数.使用1998-2019年间随机选择的120个太阳风事例作为测试数据集,该模型能够推荐得到历史上与输入太阳风造成相似地磁影响的太阳风事例,最优事例的Kp指数与实际值的均方根误差为0.79,相关系数为0.93....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一种太空中发生的物理现象,探测器从太空中带来的新数据持续推动着太阳风研究的发展,而新的研究问题又不断为新的探测任务提出需求。从"水手2号"首次系统探测太阳风开始,人类对太阳风的探测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本文将选择有代表性的太阳风探测器,为读者介绍人类对太阳风的探索历程。  相似文献   

9.
崔伟  李磊 《空间科学学报》2008,28(3):189-193
采用理想的二维单流体MHD方程,对太阳风通过月球时所形成的尾迹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太阳风尾迹的粒子分布及磁场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在月球背阳面的本影区,太阳风粒子密度急剧下降,行星际磁场增强.当行星际磁场与太阳风流动方向平行时,尾迹被拖得很长,而磁场与太阳风流动方向垂直时,尾迹较短.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冬季太阳风短时(天气尺度)降速与北大西洋涛动和北极涛动等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指数的时序重叠分析,结合对1963年以来48个冬季太阳风平均速度与北极涛动等指数的相关分析发现,从短时太阳风降速到向亚极光带沉降的辐射带高能电子通量显著下降,北极涛动也有迅速的响应,这预示着从太阳风到大气环流存在天气尺度的短时关系链,在这一时间尺度现有理论中仅有“空间粒子-大气电-云微物理”联系机制能较好地解释;太阳风速度与北极涛动的正相关信号在气候尺度上也有显著体现,太阳风可能通过高能电子沉降与北半球冬季中高纬度环流相联系,这表明太阳风通过大气电-云微物理过程驱动的过程是太阳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不可忽视的途径;开展太阳风起源、空间环境与大气(环流、电场)和地磁系统的联合观测及数值模拟是揭示日地天气与气候联系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与地球不同,月球暴露在太阳风中.太阳风注入到月面,与月壤相互作用,部分太阳风质子以能量中性原子(Energetic Neutral Atom,ENA)的形式被月表散射.另外,月球局部地区的磁异常能阻挡太阳风到达月面,并形成微磁层,成为月面天然的保护屏障.然而以往相关的观测数据都来自轨道器,月面的真实情况无从知晓.嫦娥四...  相似文献   

12.
西德、美国和英国正在联合发展一项三颗卫星的太阳风实验计划,每国提供一颗,专门从事有源磁层粒子示踪探测任务。又称为有源磁层粒子示踪探测器(AMPET)。在太阳风和地球磁场尾部释放钡离子和锂离子,以研究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层的质量转移和磁层内部和尾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把涂传诒等导出的描述Alfvén脉动在太阳风中传播的谱方程推广到温度为各向异性的太阳风介质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观测频率为232MHz和327MHz时,利用互谱的方法估计太阳风速度的可能性、考虑路径积分效应,结果表明在17°≤ε≤50°范围内,对于几种可能的太阳风速度分布,由互谱所得结果与太阳风速度值差别小于15%.   相似文献   

15.
几种材料的磁层亚暴环模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引言星际空间存在运动着的带电粒子。当太阳风粒子到达地球磁层顶且随着太阳风粒子而来的星际磁场,指向地磁南极时,太阳风中的感应电流产生的附加场使地磁场发生畸变。迎着太阳的一面较为扁平,而背着太阳的一面形成一个很长的磁尾。在磁尾区,太阳风粒子的注入(它们的能量为几十电子伏到几千电子伏)引起了高能粒子的大量增加。这些高能粒子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观测频率为232MHz和327MHz时,利用互谱的方法估计太阳风速度的可能性、考虑路径积分效应,结果表明在17°≤ε≤50°范围内,对于几种可能的太阳风速度分布,由互谱所得结果与太阳风速度值差别小于15%。  相似文献   

17.
关于IMF北向分量特强时的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沈长寿,资民筠(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00871)(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关键词行星际磁场,太阳风-磁层能量耦合函数为检验Akasofu提出的能量融合函数“’在BZ强北向时能否反映太阳风与磁层扰动间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给出在太阳风超声速流动条件下,离子静电孤波的传播特性,结果与Helios1,2卫星观测的静电离子噪声做了比较。离子声波扰动的非线性发展使太阳风等离子体呈规则的小尺度起伏,离子声波在马赫锥外传播,因此理论预言密度起伏不沿着太阳风速度方向,而是在横向方向.   相似文献   

19.
采用小波分析方法讨论了2008—2011年ACE和STEREO-B卫星太阳风速度的27天周期特性,运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计算了两颗卫星太阳风速度的线性表达式,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ACE和STEREO-B卫星探测到的太阳风速均在8~16d,16~32d的频域尺度上较为显著,在局部相同时域上,二者太阳风速的27天周期均较为显著;当太阳活动为低年时,相关性好. 作为应用实例,使用STEREO-B卫星太阳风探测数据,预测2012年10月1—17日的ACE太阳风速度,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趋势一致,CME过程对预测值有一定影响. 通过本项研究,初步统计出了ACE与STEREO-B太阳风速度的关系,利用STEREO-B能够提前数天监测到即将由太阳吹向地球的太阳风特性,为建立直观的重现型地磁暴中期预报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新闻:中欧合作的大型空间探测计划"微笑计划"(SMILE,全称为"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日前已得到欧洲空间局批准,并于近期启动工程研制,预计将于2023年年底发射卫星,对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空间环境的变化规律做进一步研究。解读:长期以来,科学家都在研究太阳风的能量和物质如何传递到地球空间,怎样规避或减轻太阳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