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机场排水系统及场区水文、降雨资料的阐述,弄清了机场排水系统的现状,分析了机场场区水的主要来源及机场排水系统损坏、雨水渗漏与机场道基沉降的关系,提出了机场-特别是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跨跃多(大)冲沟的机场,合理布设排水系统、搞好防排水物重要性及必要性,为机场沉陷治理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左雷  魏海亮 《机场工程》2005,(3):F0003-F0003
经空后司令部批准,4月29日空后机场营房部主持召开了《膨胀土地基上修筑机场道面对策研究》项目鉴定会。该项目研究成果顺利通过技术鉴定,并得到了与会专家和领导的一致好评。《膨胀土地基上修筑机场道面对策研究》项目,系统地提出了在膨胀土上修筑机场道面的设计、试验、施工控制指标和科学的判别方法,并提供了确定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的有效手段,对于膨胀土地区机场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控制投资规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该项研究是以某机场为试验工程,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机场跑道产生大面积沉陷而展开的研究课题。修复工程包括沉降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和道面修复技术研究两部分。本文论述了道面修复技术和道面质量保障技术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用沥青砼修复沉陷道面的技术,并从材料筛选、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和施工工艺等方面探讨保证道面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山西某机场道基沉降的现场调查,现场和室内土工试验及分析研究,查明了道基沉降的真实原因。提出了在湿陷性黄土粉碎压实的填土中存在湿化变形的观点与理论。  相似文献   

5.
戈壁滩地区机场道面以水泥混凝土道面为主,由于该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加之施工、维护等原因导致道面病害经常发生。作者通过实地踏查,观测该地区机场道面出现的典型破损情况,详细分析其原因,并结合近年来的探索实践,总结了一些成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经验,为今后该地区机场道面破损修补和新建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交通需求,特别表现在公路路面和机场道面的交通量和荷载的持续增长,使得20世纪的常规施工技术难以与之相适应。导致了一种全新的路面压实机具即冲击压路机的开发成功。冲击压路机的设计是基于高能量冲击压实的思想。冲击压实技术提供了全新的、开创性的、经济的压实技术,广泛应用于那些在创造性和经济性上具有挑战意义的工程。本文阐述了高能量冲击压实的原理和冲击压路机的性能。论述了冲击压路机在香港赤腊角机场的应用,以现场土基的工程特性参数的直接测量为基础,提出了合适的检测和控制压实质量的方法,最终克服了常规的检测和控制方法的缺陷。本文介绍的技术在华北某机场道基工程中获得应用,成功地处理了道基土的高压缩性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此文译出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影响机场道面使用寿命的各种因素是随机的,复杂多变的,机场道面使用寿命又受到道面结构材料和施工变异及日常维护措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一特点,本文用灰色系统理论通过对表征道面使用性能的参数(道面强度PCN、道面平整度PZD、摩擦系数μ、道面破损指数PSZS)的预测,实现了对机场道面使用寿命的预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可为机场道面的使用管理和机场翻(维)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道面管理系统PMS(Pavement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对道面进行科学化管理的系统。道面是机场最主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每年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维护管理。但是,我国机场道面的管理一直采用着经验和半经验型的管理模式。近几年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及机型的不断更新,在大容量的飞行架次条件下,这种经验型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道面管理的需要。开展道面管理系统(PMS)的研究,对道面进行科学化管理已经显得愈来愈重要。道面管理系统PMS的提出和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到20世纪90年代,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道面评价体系。我国除了上海机场组织研究过机场道面管理系统外,尚没有其他机场对此开展对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某机场道面评定实践,分析了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控制指标,提出了正确的取样和加工试件方法,为正确评定机场道面强度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的使用寿命进行研究,用建立的灰色GM(1,1)模型对机场水泥砼道面使用寿命进行预测。通过与实测值的比较,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李长征 《机场建设》2005,(2):9-11,15
目前我国机场道面普遍采用水泥混凝土道面,而国际上采用沥青混凝土道面的机场明显多于采用水泥混凝土道面的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外表美观,飞机滑跑舒适,噪音低,由于其“柔”的特点,对地基沉降有一定的适应性,不会出现很大的破坏,且破坏后容易修复,有利于分期修建。相信今后我国采用沥青混凝土道面的机场会逐渐增加。由于目前我国采用沥青混凝土道面的机场较少,观测资料相对缺乏,  相似文献   

12.
寒区机场道面土基的冻胀预测一直是工程设计者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其影响因素多,关系复杂。由于在以往的研究中较多的仅限于单因素影响条件下的冻胀模型的建立,并且各影响因素之间难以量化处理,存在局限性。为此,提出采用冻胀等级评定的预测模型。并运用改进的BP算法与专家系统相结合,建立了5-5-4土基冻胀预测神经网络计算模型。其优点在于可以同时描述多个因素对冻胀性能的综合影响,有助于寒区机场道面设计。该网络输入为土基的物理化学特性(颗粒粒径、矿物成分和盐分浓度)、含水量、冷端温度、附加荷载和干密度,输出为评定土基冻胀性能的四个等级。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3.
沈哲  王声 《机场工程》1997,(4):5-13
在机场道面维修中,如何以少量投资,对承载能力强,但表面使用功能差的道面进行大面积修补,全面改善机场道面的使用功能,是机场管理部门多年研究的课题。在空军XX机场大面积修补工程设计中,采用新型AS改性沥青混凝土,设计出大骨料配合比,对原水泥砼道面直接进行4cm厚的薄层盖被,使修补后的道面具有高稳定度,抗高、低温性能,大粗糙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为了确保飞行安全,避免机场道面的过度损坏,合理安排道面超载及超载运行次数,国际民航组织为统一各会员国通报机场道面强度的方法,规定各会员国从1983年起在航行资料中一律采用ACN-PCN法通报机场道面强度。而作为设计单位,应将所设计的水泥混凝土道面PCN值计算出来并提供给机场建设部门。  相似文献   

15.
在大量调研国内外机场沥青道面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的机场沥青道面设计原理和方法:结合中国现有民用机场沥青道面设计规范,综合分析了各种设计方法的指标体系,探讨了现有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中国的机场道面设计方法研究与发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规范修订的改进建议,为中国民用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设计理论的完善和修订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师管孝  白旭耀 《民航科技》2000,(1):54-56,59
兰州中川机场扩建工程飞行区道面土基处理设计,是根据水泥砼道面对土基的技术要求,结合飞行区场地工程地质存在的因素,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设计出道面土基处理方案,以适合土质条件、省工省料、工期短、造价低、效果好的强夯法为主要手段,辅以其他处理方法,并采取了防止土基产生不均匀变形的处理措施,做到了既保证土基质量,满足道面要求,又缩短了工期,节约了资金。可供湿陷性黄土地区复杂场地上机场道面土基及其它大型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的处理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机场道面小弹坑的情况,应用飞行力学与振动力学原理分析了道面小弹坑对飞机活动产生的影响。建立了飞机主起落架的运动模型和振动方程,通过求解振动方程得到了动载系数与道面小弹坑的形状关系。根据动载对机场道面、人员的舒适度影响规律,提出了不需要抢修的道面小弹坑限制值的分析方法。分析结论可以作为机场道面抢修的一项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机场跑道道面平整度评价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机场道面平整度评价领域内大量的研究成果以及实际应用经验,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机场道面平整度的调查、分析及评价方法。借助机场道面平整度评估软件,对飞机在两种平整度不同的跑道上滑行时的竖向加速度和动栽进行了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跑道道面平整度时飞机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两宁曹家堡机场属国内干线机场,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D。该机场始建于1988年,1991年12月投入使用。机场经过近10年使用后,跑道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沥青砼表面出现较严重的松散、石子脱落以及纵、横向裂缝等现象,严重危及到飞行安全。民航总局决定(民航规函[1999]614号),为恢复表面功能,在不停航冬件下对该机场道面进行罩面修复。  相似文献   

20.
从机场道面抢修准备的实际出发,在合理区分抢修工序的基础上,对抢修时间进行分析。结合我军工程保障部队的机械化水平,深入研究了机场道面抢修人员及装备准备的量化过程和方法。并通过计算举例进一步验证了基于“时效性”的机场道面抢修准备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