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回顾了人类火星探测并成功着陆火星的历史,对火星的基本情况及进入环境进行了介绍。对火星科学实验室项目情况、飞向火星的过程及进入气动热环境进行了描述。详细介绍了火星科学实验室进入舱防热材料的发展及相关气动热试验。  相似文献   

2.
火星地表崎岖、环境复杂,火星无人机由于其具有高机动性和灵活性,为火星探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作模式,是未来深空探测的重要范式。本文对比了火星与地球相关地表环境参数的差异,分析了火星无人机需要克服的困难和主要用途,阐明了火星无人机实验台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机构研发火星无人机实验台的技术特点与功能优劣,总结了实验台需要具备的模拟火星环境和测量相关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火星无人机实验台设想,给出了总体设计思想和思路,并对火星无人机气动力学实验平台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李爽  江秀强 《航空学报》2015,36(2):422-440
随着火星着陆探测任务的不断推进,火星采样返回、载人登陆火星和火星基地等任务要求能将更大、更重的探测器着陆到火星表面,这就需要在火星大气进入阶段进行高效减速。基于以往成功的火星着陆探测任务,首先系统地回顾了火星进入段气动减速技术的发展历史;然后,结合火星进入过程的特点阐述了火星进入段减速设计的必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接着,系统地总结了充气式气动减速器、可展开式气动减速器和超声速反推减速器的系统构成和研究进展;最后,对这3种减速器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针对未来载人火星探测和火星基地建设过程中对风力资源利用的需求,回顾了人类对火星大气与风的探测历史,总结了火星风力资源的赋存与分布情况,着重对火星风力资源的利用途径如风力发电、风滚草探测器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火星风力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未来火星风力资源利用的展望:需要加强对火星大气环境与风力条件的探测,为风力资源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结合火星环境条件开展风电设备的研究;积极探索新技术在火星风力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火星风力资源利用的新思路,需要在火星探测与开发的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地利用火星资源。  相似文献   

5.
MSL测控特点以及自主火星探测测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星科学实验室任务测控通信与导航技术代表了目前该领域的最新方向。在结合火星科学实验室任务特点并对其对测控通信系统设计性能、导航性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未来的自主火星探测以及火星采样返回任务为潜在工程应用目标,结合我国月球和深空探测测控系统的现状,梳理了我国未来自主火星探测中火星中继网络、火星探测器精密定轨,以及火星大气进入、下降和着陆过程中的信号检测与估计等关键技术。该研究对后续的自主火星探测测控通信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推进我国深空探测测控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士元 《国际航空》2003,(10):53-55
今年6月2日,欧洲空间局成功发射的"火星快车"探测器现正以约1 000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向火星,预计在12月26日到达目的地."火星快车"到达火星后,其上的轨道器便开始绕火星轨道飞行,而其上的"猎兔犬"-2将在火星平原软着陆."火星快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人们寻找火星上有水存在的证据和有关生命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马广富  龚有敏  郭延宁  高新洲 《航空学报》2020,41(7):23651-023651
随着火星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探测任务的不断推进,载人火星探测在未来将会成为火星探测的重要手段。首先,回顾了无人火星探测任务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了部分无人火星探测器进入、下降与着陆(EDL)过程的参数。然后,结合无人火星探测、载人月球探测和载人航天再入过程,梳理了载人火星探测的特点及需求,系统地总结了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的载人火星探测研究进展以及技术储备。接着,归纳了载人火星探测的体系构成、集结方式和主要的技术挑战。最后,概括了载人火星EDL过程面临的难题,重点阐述了EDL的导航、制导与控制(GNC)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火星车行驶环境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国内外火星环境的研究结果,总结了火星地形地貌基于陨石撞击以及火山喷发的特征以及形成原因;对火星车行驶性能影响较大的土壤、岩石等通过对比的方法进行力学特征及物理特性的分析;提出了模拟火星土壤、石块以及坡度等的重要参数以及模拟火星车行驶环境的可行性设计方案,可为我国火星车系统设计、火星探测器性能试验、火星环境模拟等提供技术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际航空》2012,(7):5-5
目前.人类探测火星的工具只有火星车和火星轨道器。前者可以提供更细节的信息.但只能探索极为有限的地表区域;后者则可以观测整个火星表面.但分辨率较低。目前有人再次提出了火星无人机概念,它将弥补前述二者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火星中继已作为火星探测重要组成部分,被美国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国家航空航天局)和ESA(European Space Agency,欧空局)广泛应用于火星EDL(Entry,Descent and Landing,进入、下降和着陆)以及火星表面探测中。针对该情况,介绍了火星中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情况。结合NASA和ESA火星探测的成功经验和成果,重点对火星轨道器和着陆器的中继应答机的性能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该技术的后续发展进行了展望。基于此,可为我国自主火星探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马援 《国际航空》2006,(11):83-84
在过去的21个月中,"机遇"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以非常缓慢的速度走完了约9千米的路程,最终于9月27日到达了火星上"维多利亚"陨石坑的边缘,开始执行整个耗资8亿美元的火星表面双火星车探索计划中最为复杂、危险,同时也是最有价值的任务.三个美国火星轨道器也将相继在火星上继续它们的探险历程.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福布斯-土壤"使命将于2011年发射,这是俄罗斯自1996年"火星-96"发射失败以来的第一个火星探测项目。这项火星使命的主要目的是采集火星卫星火卫一的土壤样品并返回地球进行分析,同时对火卫一与火星及火星环境进行科学探测。"福布斯-土壤"使命将搭载3项火星探测项目,即中国"萤火"一号探测器、美国"微生物行星际飞行生存能力实验"(LIFE)和芬兰火星"气象网"(MetNet)先遣使命。本文分析苏/俄火星探测历史,阐述"福布斯-土壤"及其搭载项目的系统构型,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以及飞行运作程序。首创的火星卫星探测方法与广泛的火星探测国际合作是"福布斯-土壤"使命的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福布斯-土壤"使命将于2011年发射,这是俄罗斯自1996年"火星-96"发射失败以来的第一个火星探测项目。这项火星使命的主要目的是采集火星卫星火卫一的土壤样品并返回地球进行分析,同时对火卫一与火星及火星环境进行科学探测。"福布斯-土壤"使命将搭载3项火星探测项目,即中国"萤火"一号探测器、美国"微生物行星际飞行生存能力实验"(LIFE)和芬兰火星"气象网"(MetNet)先遣使命。本文分析苏/俄火星探测历史,阐述"福布斯-土壤"及其搭载项目的系统构型,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以及飞行运作程序。首创的火星卫星探测方法与广泛的火星探测国际合作是"福布斯-土壤"使命的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14.
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侦察轨道器和火星全球探测器所得到的观测资料揭示,火星上有一个清晰的椭圆形周界。这个火星北半球上的盆地,看上去很像早期有关太阳系信息中巨大的撞击所形成的弹坑一样。  相似文献   

15.
在简述火星与地球大气飞行环境差异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火星飞机主要布局特征和动力推进问题;阐述了国外开展火星飞机研究发展的地面模拟设备--火星风洞的情况,意在跟踪国外新技术走向,为国内航空航天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士元 《国际航空》2002,(2):60-61
美国NASA于去年成功发射了“奥德塞”火星探测器。该探测器此行的目的是探测火星表层上水的现状和其深度、火星表面地质构造等,以便帮助科学家们分析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相似文献   

17.
《航空制造技术》2012,(Z2):22-25
1"好奇号"成功登陆火星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8月6日1时30分,"好奇号"(Curiosity)探测器成功在火星着陆。这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耗资25亿美元的旗舰探测器,将在火星开始长达2年的探测任务。而此前,探测器火星表面着陆成功率仅为30%,多数火星探测器难逃坠毁、灼伤、失踪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飞往火星是人类多年的愿望。经过几十年努力,人类对火星有了初步的了解。进入21世纪,各航天大国都制定了新的火星探测计划,又一次掀起了火星探测热潮。目前,俄罗斯、美国和欧空局正在协商合作,并计划在2014~2015年实现载人火星登陆  相似文献   

19.
"火星-500"试验是由俄罗斯组织、多国参与的国际大型试验项目,将模拟从飞船发射、飞向火星、登陆火星到返回地球的全过程。该试验于2010年6月3日在俄罗斯国家航天基地启动,计划用520天完成,目的是探索人类模拟登陆火星过程中所能够耐受的一切,  相似文献   

20.
庞之浩 《国际航空》2007,(10):68-69
8月4日,美国"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从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开始了它历时近10个月的飞向火星的旅程。在火星北极地区着陆后,"凤凰"号将通过挖掘并分析火星极区土壤样本以确定当地环境是否适合生物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