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庞之浩 《国际航空》2007,(10):68-69
8月4日,美国"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从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开始了它历时近10个月的飞向火星的旅程。在火星北极地区着陆后,"凤凰"号将通过挖掘并分析火星极区土壤样本以确定当地环境是否适合生物生存。  相似文献   

2.
据《SPACENEWS》报导,今年6月2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飞行任务科学家们宣称,NASA的“凤凰”号火星着陆车在火星表面物质中发现了为生命所必需的矿物营养素之证据。“凤凰”号火星着陆车完成在另一行星上进行湿法化学试验之后,发现它所采集的火星尘埃样品中含有若干可容性矿物质,其中包括钾、镁和氯化物。科学家们说,虽然这个数据只是初步的,但结果还是非常令人兴奋的。  相似文献   

3.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5,24(4):85-85
2005年8月12日,美国东部时间12日7时43分(北京时间19时43分),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一枚“宇宙神”5号运载火箭携带着“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飞向太空。  相似文献   

4.
美国宇航局8月7日发布的最新报告说,火星上的尘暴开始减弱,“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到的太阳光线开始增加。在经历了一个多月遮天蔽日的尘暴后,火星车有望重见天日。  相似文献   

5.
针对未来火星基地的建设及其水源问题,基于火星原位资源利用理念,依据火星土壤中水分的赋存形式,提出了一种使处于低气压环境中含水量少的土壤在太阳光加热下发生升华、进而凝结成霜的方法,对其原理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设计搭建了相应的模拟实验装置,并利用模拟火星土壤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水分凝结量随加热时间持续增多...  相似文献   

6.
该飞行器于9月23日刚启动发动机来减慢速度以便进入火星轨道时,便与美国太空总署失去联系,太空总署的工程技术人员推测它可能已撞毁。该计划耗资近10亿美元,若飞行器真的失踪,对太空总署打击很大。这事件令人们想起1993年另一架无人驾驶的飞行器“火星观察者”号的类似失踪事件。继1976年两个“维京”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之後,美国对这个神秘星球的勘探便停止了,直到1992年美国太空总署才发射3吨重的“火星观察者”号。在“火星观察者”号接近火星期间,一切运行良好,但是在1993年8月21日即将抵达火星时,它突然失去与地球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6,25(6):90-90
据俄罗斯有关媒体12月2日报道,从事“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飞行指挥工作的科学家们日前完成了对探测器轨道的调整,这一调整将使“罗塞塔号”于2007年2月飞越火星。欧洲宇航局“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的最终考察目标是“楚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号彗星,其代号为67P。在抵达目标之前  相似文献   

8.
<正>10月底,"好奇"号首次用自带的化学矿物仪器对摄人的土壤样本进行了矿物学鉴定,结果显示,火星部分土壤与夏威夷火山周围土壤相似,这一发现或许将成为探寻火星是否有支持微生物存活条件的重要线索。同时,这也是X射线衍射技术第1次用于分析地外星体的土壤。11月初,"好奇"号火星车又首次分析了火星大气的成分,未发现其中含有甲烷。由于地球大气中90%  相似文献   

9.
欧空局(ESA)5月26日给予了与NASA合作重新计划的火星探测项目强力支持,该项目将于2011年7月重启。新的日程安排为项目的发射日期留出了充足时间。ESA同意包括2016和2018年的发射任务在内的ESA—NASA共同研究计划概要。今年3月NASA曾表示可能不再为2018年任务出资建造与欧洲火星车一起发射的火星车时,  相似文献   

10.
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已经探测到来自火星云层的降雪,而且找到了火星上曾经存在液态水的最新证据。  相似文献   

11.
美国NASA于1998年12月11日和1999年1月3日分别用“德尔塔”2型运载火箭发射了两颗火星探测器——“火星气候轨道器”和“火星极区着陆器”。经过近7亿公里的长途飞行,“火星气候轨道器”终于在去年9月底接近了它此行的目的地,然而却在试图进入火星轨道过程中如泥牛入海,再无消息。初步调查发现,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两家机构在单位换算上发生误会。就在该局还在为“火星气候轨道器”“只差一步到罗马”而懊悔不已并决心“痛改前非”时,又迎来了一个重新展现自己的机会。去年12月3日,在2亿千米之外的火星上,“火…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将于2014年启动在火星建立15个小型科考站的项目。 目前该项目已经列入俄罗斯联邦航天计划,有关部门将于2014年投入资金,建立火星科考站工作将于投资的次年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13.
国际在线报道:1月21日,为期520天的“火星-500”模拟飞行试验进入第233天。当天,俄罗斯新闻社就试验进度和志愿者在试验舱内的状况举行了莫斯科-北京网络视频直播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4.
"火星-500"试验是由俄罗斯组织、多国参与的国际大型试验项目,将模拟从飞船发射、飞向火星、登陆火星到返回地球的全过程。该试验于2010年6月3日在俄罗斯国家航天基地启动,计划用520天完成,目的是探索人类模拟登陆火星过程中所能够耐受的一切,  相似文献   

15.
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侦察轨道器和火星全球探测器所得到的观测资料揭示,火星上有一个清晰的椭圆形周界。这个火星北半球上的盆地,看上去很像早期有关太阳系信息中巨大的撞击所形成的弹坑一样。  相似文献   

16.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11月26日上午10点02分开始了历史性的火星之旅,利用"阿特拉斯"-5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MSL(火星科学实验室)。MSL携带了一辆小汽车大小的"好奇"号火星漫游车。  相似文献   

17.
NASA正处于决定“好奇”号火星车目的地的最后阶段。科学家们已从数十个候选着陆地点中选出4个最终候选地点。“好奇”号火星车计划于2011年11月25日发射,最早于2012年8月6日抵达火星。4个最终候选地点为:Eberswalde环形山。Gale环形山,Holden环形山以及Mawrth山谷。最终决定将于2011年7月底公布。  相似文献   

18.
马广富  龚有敏  郭延宁  高新洲 《航空学报》2020,41(7):23651-023651
随着火星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探测任务的不断推进,载人火星探测在未来将会成为火星探测的重要手段。首先,回顾了无人火星探测任务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了部分无人火星探测器进入、下降与着陆(EDL)过程的参数。然后,结合无人火星探测、载人月球探测和载人航天再入过程,梳理了载人火星探测的特点及需求,系统地总结了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的载人火星探测研究进展以及技术储备。接着,归纳了载人火星探测的体系构成、集结方式和主要的技术挑战。最后,概括了载人火星EDL过程面临的难题,重点阐述了EDL的导航、制导与控制(GNC)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去年是掀起火星探测热潮的一年。先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在火星的一块陨石中发现了生命的证据,此事在全球引起很大的争议;接着英国科学家宣布了同样的发现,更是掀起轩然大波。于是人们都把目光集中在1996年11~12月美、俄两国发射的三个火星探测器上,希望它们能有助于解决这个世纪之谜。打头阵的“火星环球勘探者”11月7日,美国率先用德尔它-2火箭一举把“火星环球勘探者”送上太空。它将经10个月的飞行于1997年9月12日到达火星轨  相似文献   

20.
火星探测器飞行轨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些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初步设计了从地球停泊轨道发射探测器到达火星的飞行轨道。运用圆锥曲线拼接法,设计了采用双共切和单共切两种不同的日心段转移方式时,探测器日心段、地心段和火星中心段的飞行轨道,并分析比较了这两种设计方法的特点。根据限制性二体问题动力学模型,仿真计算了探测器在不同轨道段的飞行轨迹,结果表明,探测器可以按照所设计的轨道飞行到达火星,并被其捕获,成为环绕火星飞行的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