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用航空应急救援规划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兵 《中国民用航空》2008,(7):20-20,22,24
2008年南方暴雪冻雨和四川省汶川地区8.0级特大地震灾害,通用航空在救灾抗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快速便捷、特殊作业、紧急运输、空中救援的优势,在大面积交通网络瘫痪、重要交通“生命线”断裂情况下,快速运送救援人员、伤员及救援物资、运送抢险急需重型机械,进行灾后防疫、电网检修等抗灾任务,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痛苦的记忆。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果断决策,从军队与民航等部门迅速调集全国航空救援力量,全力展开飞行救援行动,各种空中平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救灾过程中也暴露出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存在的救援装备数量太少、机型不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缺乏专业救援队伍等问题,说明了我国航空救援体系亟需完善的现实。  相似文献   

3.
本期的《中国民用航空》将再次关注航空救援问题。2008年的6月,还在抗震救灾紧张进行的时候,本刊即第一时间开始关注航空救援问题,并在6月号和7月号连续组织了两期专题,总结汶川地震后航空救援的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航空救援系统的建议。作为民航的媒体,我们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我们为率先全面总结和研究航空救援问题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4.
▲5月2日,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结束,民航圆满完成承担的大会运输任务。会议期间,民航先后利用45个航班共接送代表2 320人,运送行李1 227件,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确保了飞行、空防和地面安全,航班正常率达100%,行李运送无差错,受到代表及大会总务组表扬。▲5月5日,国航天津分公司的C130货机开通上海至  相似文献   

5.
我国海上救援直升机现状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升机由于其得天独厚的飞行特点,将能在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工程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在我国的救援体系中,救援直升机将承担搜索营救遇险人员、救护伤员、运送人员、紧急撤离、吊挂运输等任务。本文对我国目前海上救援直升机的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国家海上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6.
大地撕裂,举国齐哀。东航江苏公司员工自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起,便迅速投入到了这场百年不遇的抗震救灾工作中。据统计,东航江苏公司共保障了14个抗震救灾包机、62个重点航班的运输任务,总共运送救援人员2802名,运载救灾物资195.8  相似文献   

7.
在汶川“5.12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我们再次向遇难的同屹表示最沉痛的哀悼!向在地震中失去亲人、饱受苦难的父老乡亲致以最诚挚的慰问!面对这场巨大灾难,全国军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痛定思痛,我们航空人深切反思,深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才能在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解民于倒悬,造福于民众。  相似文献   

8.
民航行业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以确保运营安全,在这个保障体系中,应急救援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民航总局对于这项工作非常重视,于2000年4月3日以总局令的形式发布了《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援规则》(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90号),要求各运输机场根据本地和本场实际制定完备的、可具操作性的应急救援计划,以便在紧急的情况下,能及时地对各类意外事件做出快速反应,避免或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于运输机场应急救援,国际民航公约进行了阐述,《芝加哥公约》附件14指出:“救援与消防勤务的主要目标是拯救生命,为此,对发生在机场或紧邻地区…  相似文献   

9.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上至政府,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参与到这场建国以来空前的大灾难后的救援、重建之中,新闻媒体也连续滚动报道前线许多感人肺腑的生命悲歌和英雄事迹。与此同时,民航业内许多志士仁人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开始了深刻的反思和慷慨激昂的谏言。通过总结民航在这次救灾中的经验教训,他们热切地呼吁:必须壮大中国通用航空的力量,建立起中国的国家常备立体应急救援系统。  相似文献   

10.
民航动态     
民航局召开2月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2月11日,民航局召开2月民航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民航运输1月份生产大幅下滑。截至2月10日,民航系统共保障应急物资运输航班9379班,运送防控物资1381660件,累计11856.60吨。其中,20家航空公司的280个航班向湖北地区运送防控物资344699件,累计2682.51吨。累计运输人员21125人次,其中运送医护人员19145人次。截至2月9日,湖北地区通用航空共出动75架次;人员方面,民航共接回滞留海外湖北籍旅客808名。民航局局长冯正霖表示,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期,全行业要深化细化防控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一保安全运行。要牢记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二保应急运输。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0月28日,中国首架专业航空医疗救援直升机正式启用,国内第一支专业航空医疗救援飞行队也正式亮相。这支50人的队伍是以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经国外专业培训的空中医疗救援人员为依托,与托管合作方—北京首航直升机通用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的航空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组建而成。在启航仪式上,北京市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戴均良指出,中国首架专业航空医  相似文献   

12.
灾害条件下民航应急救援现场指挥中心建立及运行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较为频繁,民航作为抗震救灾的一个重要的救援力量,在第一时间开展救援工作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救援行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灾害应急救援过程中存在忽视救灾成本的问题,造成了社会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政府部门需要对应急救援过程中的救援物资、运输、人力资源等进行经济成本的分析,总结我国应急救援中的不科学现象,并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以减少救灾过程中对公共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4.
通用航空作为民航行业的两大支柱之一,为我国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通用航空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全国上下针对提升我国通用航空应急救援能力、推进通用航空发展形成了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条件,使得民用航空运输业在新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疆的民用航空运输业起步很早,经历了许多发展阶段。1985年1月1日正式组建新疆航空公司以来,业务发展很快,1990-1996年运输总周转量年均增长20.9%。新疆航空公司现有飞机22架,国内外航线50条,1996年运输总周转量3亿吨公里,运送旅客138万人次。新疆民用航空的蓬勃发展,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作出厂重要贡献。新疆航空公司是我国民航骨干航空公司中一个很有特色的航空公司,其特色,就是形成了一个以乌鲁木齐…  相似文献   

16.
《航空港》2009,(2)
从1月6日召开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目前我国民航安全水平已接近世界航空发达国家水平。据统计,1978年-1987年我国民航运输飞行每百万飞行小时重大事故率是4.37,1988年-1997年该数据降至2.11。1998-2007年,该数据又降到0.23,而世界同期平均水平为0.33。另据波音公司提供的数据,截至2008年5月21日,全球民航运输飞行每百万离场  相似文献   

17.
简讯     
《中国民用航空》2010,(8):68-68
7月13日,2010年全国民航年中工作暨抗震救灾先进表彰电视电话会议公布.得益于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双重推动,今年上半年.行业安全形势平稳向好发展.运输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民航运行活动的主要场所,机场特别是大型枢纽机场一旦发生诸如航空器事故、候机楼起火、危险品泄露等突发事件,如果救援不及时,处置措施不正确,很可能会严重影响民航的运行生产,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有效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特别是概率小且危害严重的突发事件,机场单位按照《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要求,每年组织桌面演练或综合演练,  相似文献   

19.
靳军号 《国际航空》2009,(12):19-19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通用航空不仅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专业飞行服务,还在我国历次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加快通用航空发展,推进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已成为当前民航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据新华社消息,5月31日下午,成都军区抗震救灾部队一架米-171运输机直升机在执行运送第三军医大学防疫专家到理县的任务返回途中,在汶川县映秀镇附近因局部气候变化,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于14时56分失事。机上有机组人员5人和因灾受伤转运群众及相关人员14人。米-171直升机是俄罗斯米里设计局设计、俄罗斯乌兰乌航航空生产联合公司生产的新型直升机,是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