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空间飞行器大角度机动控制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华莹 《宇航学报》2006,27(6):1223-1227
研究了空间飞行器大角度机动控制问题。为避免欧拉角描述姿态运动存在奇异性的问题,由姿态四元数建立姿态运动方程。针对飞行器姿态运动模型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利用模糊逻辑系统对不确定性函数进行逼近,将获得的模糊函数作为系统不确定性界函数。对模糊逼近所带来的误差以及外部干扰项,采用变结构补偿控制方法,并在线自适应调整参数。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表明此方法具有姿态控制精度高,实时计算量小,便于工程实现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非合作式自主交会对接的终端接近模糊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统  徐世杰 《宇航学报》2006,27(3):416-421
研究了非合作式自主交会对接(AR&D)的终端接近问题。文中根据视线相对运动方程,设计了一个模糊控制器来实现终端接近制导。通过选择合适的模糊输入变量,设计了三个通道独立的模糊规则库。用乘积推理机、单值模糊器和中心平均解模糊公式获得模糊控制器输出。最后,本文用精确的轨道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模糊控制器是可行的,该控制器满足非合作式自主交会对接终端接近的高精度、安全无碰撞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相位干涉仪测向定位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实施被动无源测向定位的主要手段之一的相位干涉仪进行了较详细和系统的研究,给出了一维,二维和三维相位干涉仪的基本关系式,分析了测向精度,并对解相位模糊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星载相位干涉仪为重点,导出了对辐射相对定位的方程,并对定位误差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导出了主要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相位干涉仪测向定位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实施被动无源测向定位的主要手段之一的相位干涉仪进行了较详细和系统的研究,给出了一维、二维和三维相位干涉仪的基本关系式,分析了测向精度,并对解相位模糊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星载相位干涉仪为重点,导出了对辐射源相对定位的方程,并对定位误差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导出了主要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GPS相位法对舰船等大型载体定姿中的模糊数求解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讨论采用四天线GPS载波相位接收机对舰船等大型载体的定姿方案,提出用数据平滑与空间几何约束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快速确定定姿方程中模糊数的难题。提高了定姿成功率,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及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空间智能桁架振动控制方法。在考虑剩余模态影响的条件下建立了空间智能桁架的独立模态空间振动控制方程,并对自适应模糊控制器作改进,证明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可有效抑制桁架振动,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模糊控制,同时能抑制控制溢出和观测溢出。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干涉仪体制下Y型阵列对三维辐射源的瞬时定位方法。该方法基于球面波前模型,利用无模糊相位差测量量,能够实现对雷达辐射源的单脉冲定位。推导了定位方程,分析了该方法的理论定位精度,计算得到GDOP等值线图,并通过Monte—Carlo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和正确性,最后给出了相位差解模糊的工程实现方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8.
空间智能桁架作动器/传感器位置优化中的遗传算法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光  李东旭 《宇航学报》2007,28(2):461-464
研究了空间智能桁架振动控制中的作动器/传感器位置优化问题。在对作动器/传感器进行动力学建模的基础上,推导出整个空间桁架机电耦合作动方程和传感方程。基于作动效率和观测效率,提出了不依赖于控制方法的位置优化准则,采用遗传算法对作动器/传感器位置进行了优化。最后针对空间智能桁架进行了位置优化仿真和模糊振动控制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遗传算法优化此类问题的优越性、可信性。  相似文献   

9.
对整周模糊度解算全过程进行描述并提出GPS信号受到干扰条件下确定整周模糊度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将惯导伪距作为待定点目标位置的近似值 ,代入双差相位测量方程里 ,推导出误差项 ,通过最小二乘算法得到实数解的整周模糊度 ,再分别通过快速模糊度搜索法和综合模糊度搜索法进行整周模糊度搜索 ,通过仿真检验该方法的正确性同时对比两种算法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利用GPS载波相位技术进行载体姿态确定的原理,比较了目前已有的多种整周模糊度求解算法,选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了载体定姿实践,减少了备选整周模糊度的组合数,并采用多种约束信息来剔除不正确的模糊度组合,结合实验,指出了载体姿态变化和整周模糊度搜索速度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模糊度确定的辅助方法,并给出了应用算例。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目标识别、隐身目标设计等研究领域对雷达图像需求日益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射线追踪的快速雷达图像仿真方法。该方法利用射线追踪计算每一个射线管的散射电场及其在雷达成像平面的投影坐标,通过将所有射线管的贡献在像域进行累加得到1幅二维雷达图像。通过对不同路径射线的聚类,可实现对散射贡献的分离,从而建立目标部件与强散射源的对应关系,并对复杂目标雷达图像进行解释。给出了Slicy目标的快速雷达图像仿真与算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射线追踪的快速雷达图像仿真方法可对复杂雷达图像进行有效预测,并能对强散射源进行成因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真实场景的SAR回波模拟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R原始回波模拟在系统设计及成像算法验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工程实践意义。文中在分析并建立合成孔径雷达回波信号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一种基于真实场景的SAR回波模拟方法。该方法利用SAR真实场景图像的灰度信息近似求得场景后向散射系数,根据雷达脉冲工作流程生成回波数据,具有实现简单、计算量小、回波模拟结果精确等优点。通过点目标、面目标和真实场景回波的仿真实验,从回波数据的统计特性以及图像级角度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RCS曲线的SAR图像点目标变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物目标的物理结构、表面粗糙度或地物目标类型发生了变化,则其后向散射能量一 般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对应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也会发生变化,这 将导致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图像的亮度和色泽发生变化。提出 了一种新的基于RCS曲线特性的SAR图像目标变化检测算法。该算法不同于以往的基 于图像域的变化检测算法,从目标的散射特性提取目标的变化信息,避免了不同时相的SAR 图像对误配准所带来的错误。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可行。
  相似文献   

14.
赵凌君  高贵  匡纲要 《宇航学报》2008,29(6):1984-1990
提出了一种从单幅高分辨率SAR图像中检测建筑物的算法框架。该框架主要以应用 标记的分水岭变换为基础,针对SAR图像中建筑物所具有的强回波特性与典型的形状特征, 主要采用CFAR检测和文中提出的方向相关分析方法得到标记图像,利用最小强制技术和标记 图像修改原始图像的梯度图,对修改后的梯度图作分水岭变换得到建筑物目标的边界轮廓。 该方法能够引入建筑物目标的特性同时克服分水岭变换固有的过分割缺陷。文中对不同场景 的高分辨率SAR图像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建筑物分布密集的情况下,本文算 法也能正确完整地检测出绝大多数目标,检测率高而虚警率低。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电磁涡旋波在合成孔径雷达(SAR)领域的应用潜力,验证电磁涡旋SAR成像的可行性,将电磁涡旋与合成孔径雷达模型结合,通过使用单一模式的轨道角动量,用合成孔径原理实现方位聚焦。给出了基于电磁涡旋的SAR几何模型和回波信号模型,并提出了适用于电磁涡旋SAR的改进chirp-scaling(CS)成像算法。通过点目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成像算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为SAR系统新体制设计及雷达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布式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多基线干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布式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中的多基线干涉技术问题。现有的多基线干涉技术提高三维地形成像性 能的办法主要有两种——利用多幅单视复图像提高干涉图像质量和利用迭代法提高地形高度估计精度。讨论这两种技 术在分布式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中的应用。指出分布式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中多基线干涉之所以提高干涉图像质量主 要在于:①干涉相位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②干涉相位具有更大的模糊基;③干涉图具有更大的极限平均视数。给出分 布式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多基线干涉迭代法提高地形高度估计精度的数据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17.
针对分布式卫星SAR系统中混合基线和雷达斜视导致沿航迹基线难以精确计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星历和回波数据的沿航迹基线计算方法。在将分布式卫星航迹补偿为平行航迹的基础上,建立了存在混合基线及雷达斜视条件下的观测几何模型,推导了沿航迹基线的计算公式。根据雷达回波数据估计多普勒中心频率,并由此得到计算沿航迹基线所需的斜视角。在空间基线较长、斜视角较大条件下,该方法相比近似计算方式而言,能获得高精度的沿航迹基线估计。仿真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沿航迹基线长度作为测速定位的基线参数,可以获得高精度的动目标测速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18.
从合成孔径雷达(SAR)校准的基本原理出发,对SAR校准参考目标的一般特性要求进行了归纳总结。着重分析常用的无源角反射器和有源雷达校准器(ARC)的构造和电磁特性,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指出ARC是从性能来讲最理想的SAR校准参考目标。  相似文献   

19.
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袁孝康 《上海航天》2002,19(5):42-47
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SAR),特别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现状,给出了目前国外已经发射成功的主要空间SAR的基本情况,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对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工作者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飞机目标检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大场景下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飞机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一种端到端的飞机目标检测算法。先在大场景SAR图像中对机场目标进行粗检测,定位机场区域,再通过精确分割算法获得机场的精细区域。对机场区域中的飞机目标进行检测,采用一种基于Canny算子的边缘检测与卷积神经网络结合的飞机目标检测算法。通过飞机边缘检测、边界框预处理等操作确定潜在飞机目标在机场中的位置范围,采用基于GoogLeNet的卷积神经网络对可疑目标进行鉴别。利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