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勃 《中国航天》1993,(8):30-31
美国火箭公司最近对迄今试验过的最大的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进行了试验,并计划在1995年进行亚轨道飞行之前,对另5台发动机进行试验。 1989年10月5日,该公司曾试图使用这种发动机进行亚轨道发射,但由于液氧阀门未能全部打开,致使发动机关机,发射失败。由于关机及时,这次事故只对发射台造成了约1000美元的损失。从这次事故中也使人们看到了这种发动机固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美国航空与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技术委员会对美国固体火箭工业能否满足未来航天事业需要所做的评价。文章回顾了固体火箭在美国航天史上的作用;讨论了现有固体火箭在未来航天系统中的应用;论证了对新型固体火箭的要求和继续研究和发展固体火箭推进技术的必要性。本文强调了保持美国固体推进技术及其应用的领先地位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出于安全的需要,也是为了与其它国家争夺发射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4.
沈怡 《中国航天》1997,(12):33-34
K┐1火箭将使用的俄制发动机交付美国航空喷气发动机公司最近又从俄库兹涅佐夫联合股份公司科学技术联合体收到了34台由该联合体制造的NK-33/NK-43液体火箭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将在经过改装后用作基斯特勒公司K-1两级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动力装置。K-...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美国固体火箭在1986年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6.
普莱特-惠特尼发动机公司和阿诺德工业发展中心是美国从事火箭研制试验的重要地之一。文中较具体地介绍了RL10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和空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设施情况,以及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简况。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中国实用火箭探空系统的种类、实用探空火箭的性能参数和飞行情况、火箭探空取得的技术进步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的中国火箭控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箭探空是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起步项目之一,也是中国在高新技术中较早达到国际水平和进入实用阶段的一个领域。中国于1958年开始发展探空火箭。在研制发射了几种型号的早期研究、试验性探空火箭的基础上,中国的第一种实用探空火箭于1960年9月首次飞上蓝天。在 20世纪,中国共研制成功19种实用火箭探空系统,富有成效地进行了气象探测、核云取样、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单元技术试验等火箭探空活动。  相似文献   

9.
中国从1958年开始复合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的探索和研制工作。根据航天技术发展的需求,促使复合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在三十多年的研制过程中。解决了壳体材料和成型工艺、推进剂配方和装药工艺、喷管和推力向量控制技术,安全点火和高空点火技术、各种环境试验技术、无损检测和质量保证技术、地面试验和测试技术等。已形成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设计、试验、生产配套的基本条件,同时为中国卫星发射提  相似文献   

10.
《航天》2010,(1):14-19
美国当地时间2009年1oN28B上午11时30分,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美国航宇局(NASA)的“战神1-X”火箭咆哮着发射升空。它是人类有史以来威力最大的火箭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10,(9):13-20
<正>航天时代始于两个超级大国为安全和威望而展开的一场竞赛。它带来的机遇是没有界线的。随后几十年里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出现了根本性转变,而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空间的利用。空间系统已把我们带往其它天体,并把人类的视野拉回到宇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新的国家航天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晓雨 《中国航天》2006,(11):21-25
总统于2006年8月31日批准了一项新的国家航天政策,确立了用于管理美国航天活动行为的总体国家政策。这一政策取代1996年9月14日颁布的《国家航天政策》(《总统决策指令/NSC-49/NSTC-8》)。1.背景50年来,美国在空间探索与利用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建立了牢固的民用、商业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武器新概念——网火精确打击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海 《中国航天》2004,(6):37-39,43
“网火”系统是为了满足美国陆军的“目标部队”规划需求而提出的。它率先采用“网络中心”的概念,应用模块化设计,将原本集中在少数几种较大、较重型武器的主要战术功能分散到一系列较小、较轻的平台上,以一套精确导引的火力支持系统提供对远程、点目标的有效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背景二十世纪末期,美国国家空域系统由于存在容量不足的缺陷,航班延误和旅客投诉处在高发期。据美国官方统计,2000年前几个月对航空运输的不满意率比1999年同期上涨了1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康楠 《空中交通管理》2006,(3):39-40,43
2005年9月,以总局空管局常务副局长刘亚军为团长,由总局飞标司、总局空管局、西南管理局、西南空管局和民航西藏区局有关各部门人员组成的中国民航RNP运行考察团赴美国西雅图、安克雷奇和朱诺等地进行了考察、交流。考察团主要就涉及RNP标准、技术及运行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广泛的  相似文献   

16.
17.
陈文光 《中国航天》2001,(10):36-39
由于北约不断东扩和美国坚持部署“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并要求修改反弹道导弹条约,俄罗斯的安全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俄罗斯深知,如果战略上失去平衡,就有可能受制于人。在车臣问题上,西方国家就说三道四,干涉其内政。如果没有前苏联留下的强大的导弹核武器这张王牌,在车臣就有可能重演南联盟的科索沃战争。普京上台后,对车臣问题采取了强硬措施,受到俄罗斯人民的支持,而俄罗斯人民也希望能够恢复前苏联的辉煌。在这种背景下,普京政府将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美国的NMD系统。  相似文献   

18.
广 《中国航天》2009,(7):41-42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6月18日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使用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月球侦察轨道器”(LRO)和“月坑观测与探测卫星”(LCROSS).用于对月面进行测绘,并寻找水冰。这是NASA自1998年发射“勘月者”探测器以来首次发射月球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是NASA为重新把人员送到地球轨道以外的地方而派出的首批机器人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美军机载电子攻击力量建设发展战略和构想,以及美军各军种对电子攻击型无人机的需求和建设思路。从选型和有效载荷两个方面讨论了美军主要电子攻击型无人机项目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电子攻击型无人机的作战优势。  相似文献   

20.
孙广勃 《中国航天》2001,(7):18-21,25
目前,世界上各种航天器基 本上都由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来发射,只有美国航天飞机可以实现部分重复使用。由于一次性运载火箭使用成本高昂,所以迄今只有那些有足够资金支持的厂家、政府部门和军事机构有能力进行卫星发射。如何降低发射费用已成为整个航天工业界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从长远来看,航天运载器实现可重复使用是降低航天运输成本、提高运载能力和发射频度的必由之路。基于这种考虑,各航天大国很早就开展了可复用运载器的研究论证工作,陆续实施了多项技术计划和研制计划,其中尤以美国最为活跃。美国政府不仅研制出了世界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