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大气辅助捕获下多次穿越的方式,分别建立探测器气动捕获段在静止大气和旋转大气模型下的轨道动力学方程并进行相应的动力学仿真,分析旋转大气对轨道捕获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给出了在两种大气模型下完成目标捕获时,任务耗时以及探测器所受的热量、过载情况,通过给定不同目标轨道近火点高度,得出两种大气模型下卫星轨道的轨道参数变化形式.结论表明:当目标轨道近火点高度较低时,旋转大气对探测器轨道参数的变化形式影响较大,应该考虑旋转大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卫星通信方式取得显著发展,特别是随着卫星大型化和系统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以及卫星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卫星的发射数量迅速增加。其结果使静止轨道(GSO)的混乱情况日益严重。在1979年召开的世界无线通信主管厅会议(WARC)上,发展中国家提出有计划使用卫星轨道的要求,但是由于各国的意见不统一,没有得出最后结果。1985年针对GSO的使用计划又召开了WARC-ORB-1会议,只是原则上对轨道规划给予承认,仍没有达到解决GSO混乱状况的目的。以往采用的轨道调整方法是两国之间的,由使用轨道的国家向IFRB(国际频率  相似文献   

3.
近圆轨道卫星编队捕获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近圆参考轨道的假设,研究处于同一入轨点多颗卫星的编队捕获方法.首先由高斯型拉格朗日轨道摄动运动方程得到轨道坐标系中控制冲量与轨道根数偏差的关系,基于近圆轨道的条件简化并带入相对运动方程,得到控制冲量与相对运动的关系表达式;通过深入分析各个方向(径向、沿迹向与轨道面法向)的控制冲量对相对运动的影响,给出了分别用径向与轨道面法向控制冲量组合和沿迹向与轨道面法向控制冲量组合实现编队捕获的两种控制策略;最后给出了一个空间圆编队捕获实例,并从燃料消耗、施加冲量次数及捕获时间等角度对比研究了两种控制策略的特点.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控制策略简单、实用,能够较好地解决近圆轨道卫星编队的捕获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 最近,根据美国航宇局和国防部的空间轨道垃圾研究联合工作组向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供的一份报告统计,目前约有453颗工作和不工作的卫星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其中仅有150颗是处在地球静止轨道上,其余303颗,或在地球同步轨道、或在地球准同步轨道、或在大椭圆轨道(如苏联的“闪电”号卫星)上,卫星的空间平均密度比近地轨道的低2~3个  相似文献   

5.
基于单站或三站跟踪测轨数据,对静止卫星轨道进行精确确定,提出一种新的有效的轨道确定的算法,星下点位置精度优于30m。  相似文献   

6.
经过近7个月的飞行,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大的人造火星卫星——“火星侦察轨道器”(MRO)于2006年3月10日与火星交会。举足轻重这次飞行任务价值7.2亿美元,是美国航宇局二十一世纪头10年内发射的最后一个火星轨道器。其成像系统分辨率是以往其它系统的6倍。该探测器能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针对深空探测中应用动量交换系绳辅助进行行星际轨道捕获时的系绳控制问题,首先对运行在目标行星双曲线飞越轨道上的探测器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给出了一致性轨道捕获条件和系绳最佳切断点,并进行了动力学特性分析。考虑到子探测器捕获后的变轨需求及系绳收放速率的限制,提出了新的最优控制方法,并应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了数值求解。仿真结果表明,系绳切断时指向恰当,子探测器距离目标行星最近,将有利于后续变轨;系绳最大收放速率约为30m/s,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静止轨道卫星东西位置保持的轨道控制精度,提出一种优化轨道控制参数和推进剂消耗量估算的方法.这种方法考虑卫星轨道机动期间其姿态控制喷气对卫星轨道的摄动力,据此对位置保持参数中的轨控推力器点火时间进行补偿,并根据所有推力器的喷气时间估算推进剂消耗量,以修正轨控策略,实现更加精准的轨道控制效果.以在轨运行的静止轨道卫星的多次向西位置保持的变轨参数优化过程为实例,验证本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可应用于后续静止轨道卫星东西位置的实际操作中.  相似文献   

9.
金兑 《太空探索》2001,(4):22-22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因首次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而一鸣惊人,也因首次发射国外通信卫星而走向世界。 中国于1975年3月31日把通信卫星工程正式列入国家计划,故又简称331工程。1977年9月,研制发  相似文献   

10.
士元 《国际太空》2006,(6):27-34
□□经过近7个月的飞行,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最大的人造火星卫星--"火星勘测轨道器"(MRO)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3月10日进入火星轨道,并于3月23日发回首批火星的黑白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