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防晃结构是运载火箭贮箱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推进剂晃动阻尼、降低推进剂晃动质量和晃动振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重型运载火箭超大直径推进剂贮箱结构设计、制造及验证技术研究中,同时需开展贮箱箱内附件——轻质化防晃结构研究。工程上,最常用的液体晃动抑制方法是在贮箱内安装  相似文献   

2.
大型结构件制造技术是发展重型运载火箭的关键技术之一,直径8~9m级重型运载火箭大型贮箱将带来成型、焊接装配等工艺和装备方面新的制造技术挑战.吸取以往人类历史上研制经验教训,有助于权衡大型结构件制造实现和制造经济性.需开展先进制造技术升级,加强大型轻质化结构制造技术和装备技术基础,适应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3.
小型运载火箭大气层飞行段飞行程序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小型运载火箭大气层飞行段飞行程序设计原则,提出并比较分析了指数斜率型、三角函数型、两段直线型和抛物线型等4种大气层飞行段飞行程序设计方案,研究了多次有迎角转弯技术在大推重比运载火箭大气层飞行段飞行程序设计中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大推重比小型运载火箭,大气层飞行段采用多次有迎角转弯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飞行程序设计方案带来的大迎角转弯问题。研究结果为小型运载火箭总体方案设计和弹道优化设计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辰  徐家文  赵建社  吴锐 《航空学报》2010,31(3):650-654
针对难切削材料三元流闭式叶轮上复杂弯扭型腔的加工难题,提出数控电解(NC-ECM)/数控电火花(NC-EDM)组合加工数字化制造技术方案。本文重点论述了其总体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包括总体工艺流程设计,数控电解预加工中阴极及运动轨迹设计,数控电火花精加工中电极及加工轨迹设计,工装夹具设计以及加工参数的选择与优化等问题。成功试制了合格的某型三元流闭式叶轮,试验结果表明,组合电加工技术能够满足三元流闭式叶轮的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5.
搅拌摩擦焊技术具有焊接缺陷少、焊接变形小、接头性能高等优点,是运载火箭铝合金贮箱制造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运载火箭贮箱的结构组成和主焊缝结构特点,系统梳理并研究了实现贮箱主焊缝全搅拌摩擦焊接制造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包括常规搅拌摩擦焊技术、可回抽搅拌摩擦焊技术、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及补焊技术。研究成果已经逐步实现了在运载火箭贮箱筒段纵缝、箱底主焊缝、贮箱总装环缝上的工程化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航空航天工业是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研究与应用的领先行业。航空航天焊接技术在飞机发动机及运载火箭制造中始终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并对焊接技术的  相似文献   

7.
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无疑是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研究与应用水平的综合体现,焊接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加工方法在飞机发动机及运载火箭制造中始终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焊接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不仅能给航空航天结构减重,而且还能为其性能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机械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科技竞争的重点。作为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统工程和管理工程3个国家重点学科共同建设运行。近年来,实验室围绕机械制造系统工程的前沿方向和国家需求,重点在增材制造、微纳制造、生物制造等方面开展了具有学科交叉特色的研究工作。同时结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计划,发展高速高效加工、高性能精密测量、高精度装配等技术,支撑我国装备制造技术的提升。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团队强大,创新能力强,相关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形成了鲜明的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9.
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是航天运输系统发展的重点目标之一,机构技术是运载火箭多功能化、可复用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减震缓冲功能对阻尼机构有着广泛的需求。电涡流阻尼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非接触式的阻尼产生方式,具有无磨损、无漏液、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维护性好、便于长期贮存等优势,并且是一种电涡流阻尼原理的速度型阻尼机构,在车辆制动、建筑减振等工程领域中应用广泛。本文对永磁体电涡流阻尼器的基础原理进行了阐述,按直线式、轴向旋转和径向旋转进行分类,并分析了应用的材料类型。研究了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在展开缓冲、抑振隔振、冲击缓冲、主动控制等方面对阻尼机构的需求,详细分析了电涡流阻尼技术在运载火箭机构设计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武重")是我国"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目前是我国研发、设计和制造重型、超重型机床的大型骨干企业,以生产重型机床产品规格最大、品种最全而闻名遐迩.武重为国家机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以及推动重型机床行业技术进步所做出的贡献得到了国家的充分肯定和行业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气动技术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重要支撑技术,气动布局的选择与确定是影响飞行器总体方案论证的重要因素.以一类面对称滑翔飞行器为研究对象,采用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快速工程算法,建立参数化外形的气动数据库,实现由气动布局要素到总体性能指标的映射,并通过数据分析方法,如相关性分析、灵敏度分析等,梳理出影响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不同总体性能的关键气动外形几何参数,并进行相关性排序,研究结果可指导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的布局设计及优化.  相似文献   

12.
精密和超精密制造技术是适应前沿高技术发展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国家重要经济和技术实力的体现,是其它高新技术实施的基础.超精密制造技术是当前各个工业国家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各技术先进国家在高技术领域(如国防工业、集成电路、信息技术产业等)之所以一直领先,与这些国家高度重视和发展超精密制造技术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航空制造技术》2019,62(11):64-65
增材制造技术被美国科学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为是20世纪制造技术的一项重大创新,并受到世界科技强国和新兴国家的高度重视,正在成为工程、制造、材料、生物医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增材制造技术还给空间任务执行和资源保障模式带来了突破性改变,可以满足应急维修保障、试验支持及有效载荷制造等在轨需求。智能增材制造技术与系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自2013年开始建设以来,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在激光制造、空间制造与增材制造交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4.
调研了国外运载火箭液体发动机推力调节能力,重点介绍了俄罗斯RD-180发动机和美国SSME发动机分别在宇宙神系列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中的应用情况,以2500 kN推力量级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为基础级核心动力,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构建了包含四种构型的系列运载火箭,并以系列构型火箭总体性能最优为目的,开展了发动机推力调节能力对运载火箭运载能力、落区调整、减载设计等总体性能参数的影响分析工作,最后提出了我国2500 kN推力量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推力调节需求。  相似文献   

15.
李东  王珏  陈士强 《推进技术》2021,42(7):1441-1448
简要回顾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研制历程,结合国外运载火箭动力系统发展态势,系统梳理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设计准则和总体方案,详细介绍了与长征五号有关的新型大推力发动机、循环预冷、低温火箭POGO(液体运载火箭结构系统与动力系统动特性相互耦合而产生的纵向不稳定低频振动)抑制、高可靠增压输送、直径5m液氧/液氢模块动力系统试车、无人值守测试发射等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系统关键技术。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技术发展为牵引,提出了低温火箭发动机、全流程自动化测试发射、动力系统故障诊断、先进POGO抑制等技术发展建议,对火箭的长期停放及在轨的使用维护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单介绍了BW-1变稳飞机研制中的一些问题,包括原型机的选择、功能、教学模型、工作原理、技术要求、总体方案、安全保证、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等。目的是进行学术交流和征求诸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飞行器气动力/气动热的各种研究方法中,由于模型自由飞试验的涉及面最广、技术最复杂、影响因素最多、风险最大--模型直接在自由大气中飞行,因而其可靠性问题更显尖锐。本文提出了模型自由飞试验的可靠性定义;强调指出研究模型自由飞试验的可靠性问题之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其经济性、试验效率和安全性;较炙详细地剖析了影响模型自由飞试验可靠性的17个主要因素--在制定模型自由飞试验研究的总体方案/各分系统方法,以及在整个模型自由飞试验研究工作的进程中,它们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8.
系统研究了一种铝合金面板/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夹层结构低温贮箱共底的结构设计、关键制造技术及结构性能,该贮箱共底成功通过了气密试验、低温打压及隔热性能等试验考核,单底内压0.54MPa,低温打压煤油箱压力0.40 MPa,氧箱压力0.47 MPa,共底面板不皱损、不失稳,煤油温度不低于17℃。研制的夹层共底能够满足大温差(约210℃)、轻质化和发射前无需抽真空隔热等的使用需求,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成功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9.
探究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装配中的常用连接方式,并通过剪切试验和拉脱试验比较不同铆接方式的连接强度,寻找出能够满足产品质量、适用于生产现场应用的铆接装配方法,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重型运载等新一代运载火箭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新一代运载火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运载火箭的现状 ,指出了国内运载火箭技术上的差距以及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必要性与基本思路 ,提出了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总体技术方案 ,并对方案论证与工程实施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