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北京时间12月30日凌晨3时6分18秒,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SM型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一颗“探测一号”赤道星送上了太空。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2004年11月6日11时1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中国资源二号”03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3.
经过6年零7个月漫长而寂寞的旅行,卡西尼土星探测器将于2004年7月1日开始进入环土星轨道。这个当年被科学家称为“一大篮子鸡蛋”的冒险计划,终于开始了与土星的“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4.
胡群芳 《太空探索》2003,(12):12-13
继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后6天;中国航天乘势前行,于2003年10月21日上午11时16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02星和中科院的第一颗小卫星“创新一号”双双送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5.
崔志 《太空探索》2006,(6):40-43
2006年4月15日,台湾与美国联合研制的6颗微小型“华卫三号”卫星采用半人半牛座(Minotaur)火箭从美国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火箭升空后一切正常并在飞行14分25秒后分离第一颗卫星,尔后每隔大约一分钟依序分离另5颗卫星,直到发射后19分20秒6颗卫星按计划进入700~800千米高度的暂驻轨道。  相似文献   

6.
高歌 《太空探索》2007,(3):42-45
本刊2006年第5期刊登了《“爬行”40年》一文,细心的读者可能注意到,“爬行者”履带运输车并不是直接把土星火箭和航天飞机“背”在身上,而是依靠一个盒子一样的东西。因此,这一期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和“爬行者”“青同手足”的发射设备——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平台。  相似文献   

7.
1.“和平”号个头有多大、多重 ?   “和平”号基础构件长约 33米,直径约 4米。也就是说,它的个头比一节火车车厢稍 大一点。“和平”号在轨道上的质量在 l30吨~ 140吨之间,这个吨位可以与一般的客机相 媲美,大约相当于波音 747“体重”的一半。   2“和平”号到底有什么作用 ?   “和平”号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科学家更深入地研究人类在实现永久定居太空梦想过程中 所面临的挑战。宇航员们在“和平”号上长期驻留所积累的经验,为国际空间站的设计提供 了重要参考。   3俄罗斯为什么要坠落“和平”号 ?   因为“和平”号已…  相似文献   

8.
在红色的火星上,“勇气”号和“机遇”号两部火星车还在继续探测着,可是,非常奇怪的是,尽管“勇气”号的车身上有许多灰尘,“机遇”号身上却十分干净。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有火星人在帮忙“擦车”?  相似文献   

9.
日月 《太空探索》2005,(5):40-41
中国古时文人最敬仰的星象是“文昌星君”或者说是“文曲星”,一些古典小说中总是把状元说是文曲星“下凡”。在《儒林外史》第三回中,穷秀才范进一向潦倒,一日中举后却因兴奋过头而发了疯,不知就里的乡亲要他的岳父胡屠夫去打醒他,可是平时对女婿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这个杀猪人,此时却认为他“是天上的星宿。  相似文献   

10.
“鬼”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人们除了津津乐道外,并没有把它当成一回事。然而,在20世纪末的今天,科学家们却对一种“鬼”现象产生了兴趣并倾注了极大热情,它就是神秘莫测的“吵闹鬼”。“吵闹鬼”由来已久1986年9月26日,法国出版的《巴黎竞赛画刊》以很...  相似文献   

11.
海底的"太空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丹 《太空探索》2003,(9):24-25
航天员“上天”不足为奇,航天员“下海”却不多见,而且还要在海底过“太空生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跟我一起去看看美国航宇局设置的特殊培训科目——海底航天试验。  相似文献   

12.
据报道,今年2月18日美国航宇局宣布,欧美一些科学家通过“牛顿”和“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的一些探测数据分析,认为他们找到了黑洞撕裂恒星的第一个证据.证实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科学家的理论预信。  相似文献   

13.
高歌 《太空探索》2006,(5):22-23
1957年10月4日,莫斯科时间21时28分34秒,一枚巨大的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时隔不久,莫斯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宣布: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人类从此进入了太空时代。发射“斯普特尼克一号”的运载火箭名为“卫星”号,是在SS-6洲际导弹的基  相似文献   

14.
每当我开启喜爱的《飞碟探索》类杂志仔细品读,总被遇到的一些所谓正统的“学者”讲的关于“地球之外不可能存在生命”之类的文章气得乱七八糟,那些结论的条件总是以当前人类所处的环境为依据而推断出来的。实际上我们可以想一下:如果按照“正统专家们”所依据的形成生命的条件来推断的话,其实世界上就没有恶劣环境下人眼看不到的细菌了,因为那不该有。比如在核爆试验区试验结果后,科学家们还是发现了一些微生物在核污染的水内生活,这显然是违反常理的,但它确实出现了,就应该去正视。不知为什么,传统学术界总是固执的认为“形成生…  相似文献   

15.
华斌 《太空探索》2003,(4):34-35
“就这样,咱们出去吧,”一个声音从树丛里传出来。在位于美国西南部的得克萨斯州,这是一个寒冷阴郁的清晨。到2月8日为止,无休止搜寻“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残片的工作已经持续了一个星期。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时间2004年11月18日18时4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试验卫星二号”送入太空。13min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7.
李鉴 《太空探索》2005,(5):13-15
不久前美国航宇局的“深入撞击”号顺利升空,大家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正期待着它在7月4日给我们带来精彩的“空中大碰撞”呢?以一颗人造铜头飞弹挑战气势汹汹的大彗星,航宇局科学家们那近乎疯狂的想象力令人倾倒,不过他们可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不前,现在,他们又打起了小行星的主意。代号为“黎明”(DAWN)的小行星探测器的研制工作早已提上了航宇局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8.
吴勤 《太空探索》2008,(3):26-29
就在世界各国纷纷重新燃起新一轮太空争霸战的同时,位于朝鲜半岛的韩国也不甘人后,终于在日前宣布了自己的“天军计划”。韩国空军高层负责人日前透露该国的太空计划,“2025年之前将把激光武器部署到实战中并创建‘太空作战团’等,分三阶段培养太空战斗力。”这份报告首次公开了韩国具体的太空战斗力培养计划,具有重大意义。在日本、中国相继开展探月计划后,韩国的“穷追不舍”将点燃亚洲太空竞赛的烽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今年2月1日,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生机毁人亡事故后,人们从专家对事故原因的分析中认识了一种少听说的科技产品——防热瓦(隔热瓦)。其实,从投入使用的第一天起,防热瓦就已经成为航天飞机一种不可缺少的“铠甲”,20多年来,它一直在为航天飞机“保驾护航”。当年驾驶哥伦比亚号航天飞  相似文献   

20.
金萍 《飞碟探索》2001,(4):26-28
1999年 9月,俄罗斯海军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域里出事沉没,艇里118名官兵全部不幸遇难。据报道,得到挪威协助的打捞遇难官兵遗体的工作因出事海域风大浪急, 又进入寒季而被迫于 11月 7日停止。这次海难事故震惊了全世界,至今,俄罗斯和欧美各 国对事故的原因说法不一,有说是该潜艇内部的鱼雷舱发生爆炸而引起灾难,也有说是“库 尔斯克”号核潜艇是因受到国籍不明的核潜艇的撞击而沉没入海底……真相究竟如何,尚待 时日。这里说的是发生在过去的“幽灵潜艇”之谜。 50多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日 两国在波涛汹涌的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