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3种校准10V直流电压参考标准的方法,并对3种校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误差分析。第1种方法是由美国FLUKE公司生产的335A型直流标准电压源,720A型K-V分压器,845AR型零值检测器和0.0002级控温标准电池构成校准系统,其传递误差小于1×10 ̄(-6)。在该方法中用英国DATRON公司的4000A型直流标准电压源取代335A,其传递误差可降低到0.4×10 ̄(-6)。第2种方法是由720A型K-V分压器,845AR型零值检测器和0.0002级控温电池构成校准系统,其传递误差小于0.3×10 ̄(-6)。第3种方法是由335A型直流标准电压源,720A型K-V分压器、845AR型零值检测器,155型零值检测器和0.0002级控温电池构成校准系统,其传递误差小于0.2×10 ̄(-6)。在同样的条件下,对上述3种方法进行了比对(3种方法所用的标准电池为同一10只组电池),比对结果表明,3种方法之间的误差小于0.3×10 ̄(-6)。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国家临时电压自然基准量值保存和量传方法研究。该基准复现电压单位的不确定度为0.024×10 ̄(-6),传递到传递标准的不确定度小于0.1×10 ̄(-6).  相似文献   

3.
周庚如  胡毅飞 《宇航计测技术》1995,15(5):48-56,F002
叙述了引进的1V/10V超导Josephson阵列电压标准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性能特征。在进行了大量测量、比对实验的基础上,对系统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实时分析进行了比较,且得到验证。为了进一步减小复现1V电压单位的不确定度,提高1V量传的自动化程度,我们研制了高稳定性电压传递标准和低热电势程控开关,编制了相应的运行软件,对本系统作了必要改进。改进后,不仅实现了阵列标准对标准电池电动势的自动化测量,而且使复现1V电压单位的不确定度小于1x10 ̄(-8),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小于6x10 ̄(-9)。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0~10V可调直流电压基准的设计。该电压基准通过对电压平均技术和双通道脉宽调制分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既可使用内部高稳定直流电压基准,也可外接高稳电压基准实现0V~10V直流电压的连续输出,保障了直流电压基准输出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其10V输出稳定度指标优于2·10^-6/y(恒温条件下),可广泛用于高水平电压标准器的研制。  相似文献   

5.
Ka波段开腔电介质自动测量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以自行研制的开放式谐振腔为中心的K_a波段电介质自动测量系统。该系统在计算机控制下,改变频率;采集并读取谐振长度和功率数据;计算Q值,即时算出被测材料的介电常数ε_r和损耗角正切tgδ。除腔谐振尚需人工调节外,全部实现自动测量。通过测量聚苯乙烯泡沫、聚四氟乙烯、聚乙烯、高压聚乙烯、聚苯乙烯、微晶玻璃、陶瓷基片、复合微波介质基片等材料的电介质参数证实,ε_r和tgδ在32~39GHz频率范围内,量程分别达1.20~25.0和2.0×10 ̄(-5)~2.0×10 ̄(-3)。ε_r和tgδ的测量不确定度分别达±0.5%和±(8%+3×10 ̄(-6))。  相似文献   

6.
8802超低频标准相位产生器采用数字技术,用D/A变换方法产生正弦信号,由单片机控制频率和相位,频率由晶振综合产生,相位可数字预置,频率准确度高至±5×10 ̄(-6),相位准确度高至±0.0002°。介绍了主要技术指标、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和误差分析等。  相似文献   

7.
气体微流量标准装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气体微流量标准装置的工作原理,并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与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流量的校准范围为17.1~1.22×10 ̄(-5)PaL/s,不确定度为2%。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用1.018V的标准电池,通过分压器校准10V固态电压标准的方法,分析并解决了所遇到的问题,对校准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在校准实验室能力测试中,对核查标准—参加过国际比对且经约瑟夫森电压标准校准的732B固态电压标准进行了校准,其校准结果与约瑟夫森电压标准的校准结果相差2×10-7,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以频率标准(EE3301)为核心的频率检定自控系统,包括:EE3301、多路程控射频器、微机及打印机:该系统的建立可对频率范围在0.01Hz~10MHz、自校精度为1×10(-9)以下和台数多达16台的被测频率源按照检定规程的要求,实现各种指标的自动定时巡回检测,自动打印原始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及打印最终检定结果,各通道间的隔离度小于115dB。阐述了系统的各主要组成部分及原理、微机与频标的配接接口和控制问题、多路高隔离度程控射频器及数据传输与识别等问题,使自动检测系统保持了频标(EE3301)的原始精度。在软件编制中融进了多年的检定经验,使检定全过程周期缩短,全过程开机后全部自动完成,不需手动选项,消除了人为引入的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检定质量。  相似文献   

10.
GPS时间频率标准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不仅能连续地提供精确的定位,而且还能提供精确的时间,一般的晶体振荡吕人格低廉,但由于存在漂移,不能用俄高准确度频标准。充分利用GPS高度的长期稳定性及晶振的短期稳定度高的特点,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组成低成本,高准确度时间频率标准。介绍了作者所研制的GPS时间频率标准的原理及测试结果。其时间误差约为5E-8s。频率误差约为1E-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