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对企业CNC加工环境的分析 ,建立了CNC机床切削加工运动的数学模型。将AutoCAD与CNC技术相结合 ,运用编译技术对CNC程序进行了分析 ,以AutoLisp语言为接口 ,实现了CNC加工过程的虚拟仿真  相似文献   

2.
首届海峡两岸机械产品与技术展示会于1993年11月4日至9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大陆一百多家机械工业研究所、公司及骨干企业和来自台湾的十多家机械工业公司、厂家参加了展示会。台湾参展的产品主要是CNC车床,CNC铣床、CNC镗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控机床在工业装备中占有率的提高,企业对数控机床编程人员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快速编程系统成为推动数控加工技术发展的关键.虽然目前一些大型CAD/CAM系统提供了强大的图形化数控编程功能,但就CAD/CAM的工作方式而言,CAM过程必须在资深CNC工程师的参与下才能完成.本文针对目前数控编程的工作量大、重复性劳动多、数控程序的质量完全依赖于CNC工程师的知识积累等缺陷,提出了通过建立UG编程模板,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以及整体CAM技术水平,实现数控编程标准化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4.
记邹耀坤     
我和邹耀坤同志相识已经50年了,1949年在“东北老航校”第一大队第一中队时,我们同在一个中队工作,他是C-46机组的飞行教官,我是双发高练机组的飞行员;1950年成立空军第一支作战部队——第4混成旅时,我在第12轰炸团1大队当飞行员,他在3大队当中队长.以后相继成立空8师、空10师两个轰炸师,我调到空8师,他留在空10师,但因为都是轰炸机部队,工作交往较多,彼此的情况大家心中都有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都是“古稀”之年的离休老翁,分别住在北京和广州,彼此见面的机会减少了.1997年11月,我参加在广州召开的“中国航空史研究会”理事扩大会议,他是东道主,我们又见面了,老战友相会,彼此有说不完的话,半个世纪前的许多往事又浮现在脑海中.我觉得邹耀坤同志的经历,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平凡,掂量起来又很伟大,所以我产生了撰写邹耀坤的念头.谁料,平凡的人留下的历史资料极少,费了九牛  相似文献   

5.
直接金属激光沉积(DMLD),又称激光净成形(LENS)、直接金属沉积(DMD)、直接激光沉积(DLD)、激光包覆以及粉末熔焊.其过程的实质是:用激光束在金属基体上形成一个熔池,将粉末送入熔池熔化并黏结在基体上形成沉积物.激光器以及粉末进给用的喷嘴均采用CNC机器手或龙门架式系统操作.  相似文献   

6.
样条插补技术在CNC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CNC系统中的样条插补技术———解决自由曲面高速加工中存在问题的基本方法。重点描述了面向逆向工程、基于PC的CNC系统所采用的三次样条插补技术。通过对三次样条与五次样条的比较 ,认为五次样条插补技术是CNC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7.
研制成功的DNCBTR智能化通讯接口板,解决了CNC系统远距离零件加工程序的传输、阅读和存贮,大大扩展了CNC系统的零件加工程序存贮器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当我还是小男孩时,我的叔叔经常从远处来看我。我记得他在左臂上刺有一个锚。他过去是丹麦商船的海员,经常给我讲他曾经去过的那些神秘而陌生的地方。在30年代,乔根叔叔经常航行于哥本哈根到上海的商船航线,他经常说起这座令人讶异的城市——上海。在我家中的任何人,包括我的乔根叔叔,都无法想像有朝一日我会住在上海,并把上海当作我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9.
与其他计算机技术一样,CNC技术正朝着商业化的方向发展.有鉴及此,西门子为其CNC产品增加了一些新颖的功能和服务,力求为客户增加更多额外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高鑫  李迎光  刘长青  张臣 《航空学报》2015,36(12):3980-3990
航空大型薄壁零件刚性弱,加工过程中易产生超差变形,需要对零件进行在机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反馈给CAM系统进行拟合并调整刀轨。以上过程需要在不同部门和系统间进行切换,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AM/CNC集成的航空大型薄壁件数控加工在机刀轨调整方法。建立了CAM/CNC集成框架,并构建了用于CAM/CNC间信息传递的动态特征信息模型,基于CAM系统离线生成特征理论中间状态,基于CNC系统建立特征实际中间状态检测点同理论中间状态的映射关系。通过分析理论厚度和实际厚度,确定特征中间状态的变形情况。针对变形导致特征中间状态加工余量无法包络符合公差要求的最终加工状态的情况,进行在机刀轨调整。基于所提出的方法开发的航空大型薄壁件数控加工在机刀轨调整系统在某大型航空企业得到了应用验证,可有效避免信息的反复传递,减少了工艺人员的重复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美国SUNDSTRAND公司生产的OM型和80系列加工中心机床目前应用的CNC控制系统。该公司称之为SWINC控制机。这种系统占该公司生产的数控系统的95%,而该公司的普通NC系统已逐渐被CNC系统所取代。  相似文献   

12.
ITRIOM/OT是PC—BASED CNC控制器,由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机械所,根据CNC铣床、磨床、车床功能开发的高科技产品,在此装置下开发的CNC系统包括人机界面和运动控制模组,主要用于车铣及加工中心.具有良好的中英文界面,真正内含式PLC,不需另加编程器,系统提供MLC编程软件,可以方便地使用功能键进行梯图编程,进行静态/动态逻辑检测.真正内含DNC功能,无需外接PC.可使用MACROW调用户自己编写的专用指令.系统可接步进电机,交直接伺服电机.  相似文献   

13.
精密陶瓷在现代材料科学中居于重要地位,无论从其性能和用途来看,都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陶瓷在汽车上的应用,70年代主要用作各种传感器,但自80年代以来,开始作为结构材料用于发动机零件,目的是提高热效率,缓解能源的紧料趋势。例如就热效率而言,汽油发动机约为30%,柴油发动机约为  相似文献   

14.
「我确信我在延续他的作品风格,我就像是他的儿子或是兄弟……从事相同的工作,创作同样的作品,过着同样的生活,面临同样的死亡。」文森特·凡高(1853-1890)论阿道夫·蒙提切利(1824-1886)  相似文献   

15.
张屏山是位篆刻家。 更多的时候,他在书画圈是位非常活跃的活动家。我以他的名字制成"屏上千秋月,山中一局棋"对联,不到3个月,海上四、五十位书画家都为他书写了这幅联。他有许多朋友,而且和许多朋友有消磨过许多时光的场面。有几次,在那样的场面上,我见过他凭借  相似文献   

16.
以氧化石墨烯(GO)和纤维素纳米晶(CNC)为填充质,以聚乙烯醇(PVA)为聚合物基质,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得GO/CNC/PVA复合纤维。利用SEM、TEM对填充质及复合纤维形貌进行表征,并利用万能试验机系统研究了不同填充质的比例及含量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GO与CNC质量比为1∶2时,复合纤维的拉伸强度可达10.8 MPa,杨氏模量可达401.0 MPa;当GO与CNC质量比为2∶1时,复合纤维韧性增长最明显,其值可达1.46 MJ·m~(-3);当填充质含量为1 wt%时,拉伸强度可达11.3 MPa,杨氏模量可达313.0 MPa,同时断裂伸长率、韧性也有明显的增加,增幅分别为53%和130%。  相似文献   

17.
喷丸成形工艺已广泛用于制造单、双曲率的机翼蒙皮零件。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但设备简单,成本低,具有足够的精度,并且能提高机翼的抗疲劳强度以及抗应力腐蚀的能力。然而,传统的喷丸成形工艺带有手艺的特点,成形零件的再现性主要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喷丸成形机床历来也都是人工操纵的。近期,波音公司在Wheelabrator-Frye公司和Alien-Bradley公司的协助下,发展了一种以实验数据为基础的CNC喷丸成形系统,采用叶轮式喷丸机,应用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比以前喷丸成形中用样板检验,以及送进速度,弹流速度和弹流量等均由人工调节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与蠕变成形相比,新型的CNC喷丸  相似文献   

18.
正值我们编辑44期时,于94年3月21日收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给我刊编辑顾问姜长英教授的信,非常高兴。现在刊出,与读者共勉。钱老对我会及我刊的工作一直很为关心,曾经几次来信。我们在他的鼓励、鞭策下,严格要求,认真做好工作,为实现他提出的“为我国航空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进行努力。在此我们向钱老表示感谢,同时也向关心、爱护我刊的广大读者表示谢意。  相似文献   

19.
美国UnitedGrindingTechnologiesInc.公司准备在其BlohmPlanomat蠕缓磨床中采用一种新的CNC磨轮修整技术.该技术无需使用修整工具就可生成磨轮轮廓.提高磨轮修整和磨床的调整速度.这种新技术采用一组通用金刚石成形修整磨盘对摩轮进行仿形轮廓加工.将其同为BlohmPlanomat而新近开发的Profile软件结合使用,用户可进行复杂的磨轮轮廓修整并生成磨削程序.Profile软件根据所需磨轮轮廓的CAD文件生成CNC修整轨迹.并将其下载到磨床的控制软件中.利用Profile软件还可对机床的工作过程及机床所有轴向上的运动进行离线模拟.BlohmPl…  相似文献   

20.
马凤山同志离开我们已有十五个年头了.这些年来常常想着他,翻看与他在一起的最后合影,回忆昔日一起学习,一起参加工作,迎来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欢欣的时刻,以及在运10飞机研制过程中的日日夜夜.他的言谈身影还是那么清晰.我们是同时代的人,青少年时有类似的经历:国弱民贫,在日本飞机狂轰滥炸下,人民遭受着深重的苦难.这激发我们选择了学习航空,立志造自己的、比别人更好的飞机.老马在实现他的志向上是认真的,在学校里,他学习十分努力,勤奋踏实,同学们选他当学习委员;参加工作后,无论从事技术挡案管理还是总体气动设计,他都兢兢业业、尽心尽责地去做,注意向当时的专家、工人师傅和一起工作的同志学习.除京剧、电影等爱好外,他以读书为乐,深入钻研业务,不在其他娱乐上花费时间.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再次相聚并在一起工作时,接触多了,我对马凤山同志的了解更逐步加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