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基于Euler方程的三维自适应笛卡尔网格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采用非结构自适应笛卡尔网格和有限体积法求解了三维Euler方程。在网格生成过程中,采用了基于模型几何数据、模型表面曲率和流场特征为基础的网格自适应生成及加密方法,采用模型特征恢复技术保证了计算模型与原始外形的一致。在计算中,将以中心差分为基础的Jameson有限体积法在三维笛卡尔网格中进行了推广。本文中对导弹、歼击机等复杂问题进行了数值实验,计算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符合良好,并在工程实际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
质量基准是迄今唯一保留人工制品的SI单位.近年来,计量学家通过国际合作,试图基于自然的不变性质、阿佛加德罗常数和普朗克常数的概念重新定义质量基准.  相似文献   

3.
影响民航飞机飞行安全的因素众多,其中动力装置性能为一主要因素。针对国内外民机主力机型A320系列飞机的航空发动机CFM56-5B的拐点温度进行研究。阐释高涵道比发动机拐点温度的定义,统计分析CFM56-5B系列发动机拐点温度值及影响因素。分析其对飞机实施假设温度减推力起飞的意义及实施方法,飞机运行高温高原机场的性能要求以及拐点温度对发动机实施健康评估保障飞行安全的作用。应用最小二乘法对起飞数据进行处理,分别采用平均值法和正切法计算实际拐点温度,并与理论值验证得正切法可行。  相似文献   

4.
基于大量的二元平面叶栅吹风实验数据关联结果,发展了一种适用于多级轴流压气机设计的计算程序,以具有实验数据的某跨音速两级轴流风扇为研究对象,采用在子午面上叶片排间隙中设置计算站的流线曲率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拟的结果能够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验证了该程序在设计多级轴流压气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涡喷发动机压气机三种 S2 流面计算程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目前压气机S2流面准三元的工程设计中,广泛采用流函数法、流线曲率和欧拉法三种计算方法。从方程体系、计算方法上进行了比较,同时对某三级轴流压气机进行了校核,并对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给出了六条相应的结论。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足够的实验数据表明哪一种方法更好。建议在设计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灵活运用三种方法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离散曲率计算的三角网格模型优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会存  周来水 《航空学报》2006,27(2):318-324
采用面积夹角加权的三角网格模型顶点法矢及三角片质心权值对Taubin的三角网格模型离散曲率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三角网格模型优化调整方法。用该方法调整三角网格模型,在模型上曲率变化较平缓的平坦区域及曲率变化较剧烈的特征区域都能取得较好的调整效果。  相似文献   

7.
周建  杨智春  贺顺 《航空学报》2013,34(7):1512-1519
提出了一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计算的压力分布对活塞理论气动力进行静压修正的方法,将该方法应用到曲壁板的静气动弹性变形及颤振稳定性分析中,并与采用曲率修正活塞理论气动力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活塞理论气动力静压修正方法进行曲壁板的气动弹性分析,在圆柱曲壁板曲率较小的情况下,与采用曲率修正活塞理论气动力方法得到的静气动弹性变形、稳定性边界差别不大;而在曲率较大时,采用本文方法计算得到的曲壁板静气动弹性变形,其曲壁板靠近前缘部分被压的更低,而曲壁板的颤振稳定性边界更小,且这种差别随着圆柱曲壁板曲率的增加而不断增大.该方法突破了曲率修正活塞理论的小曲率限制,扩大了活塞理论气动力在曲壁板颤振分析中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巫骁雄  刘波  唐天全 《推进技术》2017,38(10):2235-2245
为研究多级跨声速压气机的分析问题,以通流理论为基础,采用了一系列适用于跨声速压气机的攻角、落后角和损失等经验模型,发展了一套基于流线曲率法的通流计算程序来预测跨声速压气机流场及其工作特性。为提高经验模型的预测精度,考虑到真实压气机中复杂的三维流动效应,针对部分早期模型进行了合理改进,包括改进了落后角模型使其适用于更大弯度范围叶型,以及采用一种更为合理的可变结构激波损失预测模型。针对两台跨声速压气机算例进行了计算校验,并将校验结果与实验值和三维数值计算进行对比。对比表明,设计工况下总压比最大计算误差为4.1%,效率误差为1.1%,在非设计工况特性预测和展向流场参数计算中也能得到和实验值相符的变化趋势,该通流计算方法可为现代跨声速轴流多级压气机特性分析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有冷气掺混的涡轮气动设计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的设计计算方法 ,直接计入质量和能量掺混 ,但间接计入动量掺混影响。计算程序可以计及涡轮进口沿径总温、总压不均匀的影响、叶片冷却型式不同的影响以及各计算节点的比热和气体常数不同的影响。叶列损失按给出的损失模型迭代求解。在轴向间隙站对混气采用流线曲率法求解径向平衡方程。本计算程序可以用于多级气冷涡轮设计  相似文献   

10.
对流函数法,流线曲率法和欧拉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六条适应性的结论。从方程体系,计算方法上进行比较,同时对某三级轴流压气机进行了校核,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足够的实验数据表明哪一种方法更好一些。因此建议在设计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灵活运用三种方法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1.
等反力度涡轮的概念 ,五十年代已在苏联提出[1 ] ,六十年代美国提出可控涡设计涡轮[2 ]时 ,实际也作了这方面的实践 [3]。综合运用导叶前倾 8.5°,以及导叶反扭、即尖部出气角比内部多偏离轴向 6°,达到根尖反力度只差 0 .1的级 ,效率比常规级高 2 %。一、等及近似等反力度涡轮级设计按照众所孰知的轴对称径向平衡方程 p /ρ r =c2u/ r + c2mcosφ/ Rm- cm( cm/ m) sinφ + Fr式中 p-静压 ,ρ-密度 ,cu-周向分速 ,cm-子午分速 ,r-半径 ,Rm-曲率半径 ,φ-流线斜角 ,Fr-径向力。曾试算过依靠外廓型线先向内收后向外扩 ,主要以第二离心力 c2…  相似文献   

12.
圆锥面等测地曲率曲线的轨迹规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复合材料锥壳铺放过程中的纤维残余应变过大的问题,提出了等测地曲率曲线的轨迹规划方法。通过分析发现轨迹的测地曲率决定了纤维的残余应变,于是通过计算圆锥上任意曲线的测地曲率推导出了等测地曲率曲线的表达式,并证明在圆锥展开面上等测地曲率曲线是圆弧。最后,通过计算等测地曲率轨迹的残余应变及其与圆锥母线的夹角分析该轨迹铺放工艺性。结果表明:等测地曲率轨迹相较于固定角轨迹与测地线轨迹具有良好的可设计性和铺放工艺性。  相似文献   

13.
超跨音对转涡轮大转折角叶片的高次多项式解析造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超跨音对转涡轮高气流转折角特点对叶片解析造型提出了苛刻要求,本文探讨高次多项式解析造型方法设计超跨音对转涡轮大转折角叶型。在保证表征叶片气动特性的主要特征参数,如栅距t、尾缘转折角δ和叶栅喉道宽度bth等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和优化选择叶型辅助参数,采取控制叶背与叶盆型线曲率大小和叶栅槽道收敛性的方法,达到控制燃气速度在超音速大转折角叶栅内流场合理分布及抑制激波的生成与强度的目的。数值模拟实例表明,高次多项式解析造型方法能快速、高效、可靠地设计出高性能的超音速大转折初始叶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壁温确定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中爆震波形成的位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旭东  范玮  王可  陈巍  高瞻 《推进技术》2012,33(2):313-316
常用来作为促进爆震形成的Shchelkin螺旋由于流阻较大,对发动机的比冲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缩短缓燃向爆震转变(Deflagration to Detonation Transition,DDT)增强装置长度,对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性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DDT增强段的壁温来判断爆震波的形成位置,并通过压力信号来验证。实验结果表明,DDT增强段的壁温沿轴向分布为先增加,然后保持不变,轴向温度会有一个明显的转折点;经过实验验证,壁温的转折点即为爆震波的形成位置。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一种迎风开门式的辅助动力系统(APU)进气系统设计提供参考,采用基于后缘线轮廓及面积变化规律的参数化设计方法,通过对唇边顺滑修型,可以与唇口的锯齿前缘配合形成斜向下的进口段,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进口形状、前缘面曲率和喉道位置这三个特征参数对此类大转折APU进气道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APU进气道损失主要来自于分离损失,进口形状主要影响导流面转折程度和进气道内压力梯度变化,前缘面曲率影响了分离区的尺度和强度,其中,前缘面曲率对出口气动性能影响较大,在设计状态下,适当增大前缘面曲率可使得出口总压恢复系数增大0.81%。在后缘面曲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合理安排进口形状、前缘面曲率和喉道位置,可有效推迟分离的发生,减弱分离区强度。另外,在正攻角和侧滑状态下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地形复杂或空域限制严格的终端区,某些机场的起飞和复飞需要采用转弯程序。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空域,在转弯复飞程序的设计中,通常使用试凑的方法确定转弯角度和复飞点。试凑法虽然直观但比较繁琐,且结果对于空域的利用和相邻飞行程序段的衔接效率有限。本文提出一种依据空域和相邻飞行程序的衔接快速确定转弯角度和转弯点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推广到一般的转弯爬升程序。  相似文献   

17.
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群的奇异几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几何方法对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群(包括转子恒速的CSCMG和转子变速的VSCMG)的奇异性进行了分析。通过绘制CSCMG的奇异角动量超曲面,并标识隐奇异和显奇异在该曲面上对应的点,直观地表述了CSCMG的可操纵空间,得出星体三轴角动量可交换的具体范围。比较奇异角动量超曲面图,可以看出金字塔构型在角动量饱和包络面内部存在显奇异,而五棱锥构型的显奇异十分接近饱和包络面。文中分析了金字塔和五棱锥两种构型的CSCMG可能的退化隐奇异点,并给出了退化隐奇异点在奇异角动量超曲面上的具体位置及其高斯曲率特性。对集成的能量和姿态一体化控制系统(IPACS)可能出现的无法操纵的情况进行了补充分析,给出了使用VSCMG的IPACS不会出现操纵奇异的构型设计的充分条件。给出在某一瞬时能量下,VSCMG转子角速率范围有限制时的角动量包络图,从中得到CSCMG与VSCMG角动量体的变化和联系。  相似文献   

18.
 实验发现,车刀破损时低频率范围内时域信号的变化总是很明显,而宽频率范围内时域信号的变化则不一定明显。本文提出用低频率范围内时域信号的变化来监测车刀破损,经验证,可在20ms内检测出刀具的破损。  相似文献   

19.
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分步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骥飞  蔡晋生  段焰辉 《航空学报》2015,36(12):3759-3773
提出了基准流场与唇口平面形状分步优化的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设计方法。基准流场以反射激波不均匀性最小和总压恢复最大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使用结合Tayler-Maccoll方程的有旋特征线方法(MOC)进行流场计算,获得双拐点母线内收缩锥基准流场。进气道唇口形状以沿流线积分(Streamline Integral Method, SIM)获得的进气道无黏阻力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设计,获得类椭圆形唇口平面形状。针对优化设计结果进行数值模拟,与传统直母线基准流场相比,双拐点母线基准流场反射激波后流动不均匀性下降40%左右,总压损失减少35%左右,总体性能提升明显。类椭圆唇口进气道在设计点的单位质量流量无黏阻力相较于圆形唇口降低6%,具有良好的压缩特性和气动效率,能够减弱进气系统对飞行器气动性能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高效且实用的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给出多部件组合体分块网格生在的一种方案及实践,包括交界面网格生成技术、空间网格生成方法及质量控制。以一个平尾和机翼具有一定高度差的机身-机翼-平尾-立尾组合体外形为例,生成与公共交界面或边界面正交或接近正交的分块网格。用于Euler方程跨声速来流几个迎角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