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简介了一种用平面步进电机作为执行元件的超精三坐标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原理及实现方法。该系统采用了全新的步进电机控制方式、多坐标动态激光测量系统、高性能计算机控制等技术,可实现极高的坐标定位精度。系统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等现代微纳米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在超精坐标控制系统中,采用传统控制方法的线性步进电机控制系统所遇到的问题,介绍了适合于超精控制的新的线性步进电机控制方法及原理.  相似文献   

3.
针对单点式激光测振仪在测量中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聚焦扫描的测量方式。利用三个步进电机实现对聚焦扫描的控制,其中一个电机控制透镜的移动实现变焦,另外两个电机控制平面镜转向实现光斑位置的移动。设计了聚焦扫描算法,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脉冲分配器集成电路TD2803P为主,用压控振荡器74LS624进行频率控制,采用直流固态继电器作为驱动器,步进电机采用低压双路供电,改善起动性能。该电路比以硬件为主的传统电路简单,又比以软件实现的环行分配电路节小计算机内部资源和占用I/O接口少,又很容易实现正转,反转,速度,模式,步进步数等控制,是未来步进电机控制接口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控制步进电机的设计方法,结合MCU、FPGA和增量型编码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运动控制平台。系统由总线接口单元、闭环控制单元、PWM脉宽调制单元和LMD18200驱动单元组成。实践表明,利用LMD18200驱动逻辑能够使步进电机高效稳定地运行,有效降低了电机运行中的噪声和起动、停止时的振动,使用效果好于大部分常规步进电机驱动方法。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细分控制原理,提出了以MSP430单片机为微控制器,通过DAC7612产生相差为π2的细分电流控制信号,以集成步进电机驱动芯片为驱动器,实现了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的细分运行控制,电流细分精度达到1/2048。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角位移的自动化机电元件。由于它的转角与控制脉冲数严格成比例,又能快速实现启停,正反转以及大范围的转速变化,所以在各种自动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步进电机作为伺服电机或驱动电机,它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步距、输出转矩、起动频率、运行频率、精度以及效率等。  相似文献   

8.
用廉价单片微机8098装置,控制多台大功率步进电机,实现模型姿态角的控制,并对如何利用软件来提高步进电机的运行频率,模型姿态角β、α和下转盘进行跟踪显示等有关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达到扭矩扳手检定仪手动、自动和电子手轮控制要求,设计了以硬件电路为主的多功能步进电机控制系统,配合上位机及检定仪中的扭矩传感器、光电编码器,扭矩扳手检定仪可实现开环和闭环控制,控制系统除用于扭矩扳手检定仪控制外,还可用于步进电机驱动的位置和压力控制等设备中。  相似文献   

10.
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用于位置控制运行时,通常采用PLC作为上位控制器,并通过特定的位置定位单元与交流伺服放大器相连接,从而方便的实现定位控制。本文则介绍了以PC机为上位控制器,通过ISA总线的步进电机接口与交流伺服放大器相连接,实现风洞模型攻角伺服控制的系统,并对其硬件的连线及软件的实现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位置姿态(以下简称位姿)检测是研究六自由度定位平台的技术难点之一,为了快速准确测量六自由度并联微定位平台的位姿,验证平台的定位精度,基于多片二维PSD光电位置传感器设计了六自由度光学位姿检测系统。依据几何光学理论,建立了六自由度位姿解算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该算法可以快速准确解算六自由度定位平台位姿。进一步分析了该模型在考虑存在测量误差时的理论计算误差,结果表明,基于二维PSD位置传感器的六自由度光学位姿检测系统在解算六自由度定位平台位姿的同时,具备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2.
位置动态响应速度快和响应无超调是目前高性能位置伺服系统的两个重要指标。单纯的比例或比例微分位置调节器无法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所以提出了一种新型定位复合控制策略。首先为保证运动过程柔滑无冲击而设定速度余弦函数曲线给定,从而根据平滑变化的速度给定对位置给定信号进行轨迹优化,避免了加速度突变带来的冲击。系统控制结构上提出在前馈控制的基础上引入位置伪微分负反馈控制环节,该环节增加了系统阻尼,减少位置超调量,同时结合前馈控制保证了位置快速跟踪性能。由于采用了伪微分结构代替位置微分运算,避免了微分带来的量化噪声干扰,进一步提升了系统跟踪性能。最后给出了结构参数的取值范围。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机械式传感器的使用会增加调速系统成本、故障率等问题,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设计了永磁同步电机(PMSM)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推导了MRAS算法获取PMSM矢量调速系统转速与位置过程,给出了系统的自适应律选择,并证明了该系统满足Popov超稳定性条件,保证了系统渐进稳定。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无位置传感器调速系统在负载突变以及转速动态变化等工况下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新型无速度传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电机的位置信号通过位置扰动算法获得,并使用矢量控制技术实现PMSM的高性能控制,DSP56005用于实现位置估计和矢量控制算法,通过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穆新华  蒋忠玮 《航空学报》1992,13(7):440-443
三转子单相调压调速电动机具有控制简单、价格低廉、调速范围宽等优点,尤其在低速运行下有较好的散热条件。这种电机的定子与普通三相感应电机定子相类似,而转子采用复合结构,包括主转子、杯转子和风扇转子。因此,电机的磁路定子侧为共磁路,到转子侧分成两条支路,其分析计算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分析介绍了这种电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磁路结构、等值电路、杯转子电阻的有限元计算和T-S曲线的计算。通过试验电机的计算和测试,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磁场定向控制(FOC)理论是永磁同步电机(PMSM)最常用的控制方法之一。该方法需要电机转子瞬时精确位置,因此限制了其在使用霍尔位置传感器的无刷直流电机(BLDCM)上的应用。为了能够在BLDCM上应用FOC理论,又不增加电机成本,在现有霍尔位置传感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根据霍尔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通过计算前一个扇区平均转速的方法估计转子精确位置。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该估算方法进行了仿真,并搭建了以TI 的TMS320F28069 DSP为核心的试验系统,通过自动代码生成技术完成算法的编程,可以较好地应用于BLDCM的控制,在一些应用场合可以代替PMSM从而降低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17.
钟日进  陈琪锋 《航空学报》2020,41(z1):723768-723768
当多个飞行器间相对位置测量精度显著高于飞行器绝对定位精度时,在飞行器间增加相对测量,对各飞行器的定位测量协同处理,能提高绝对定位精度。本文针对集群飞行器对非合作目标不能测距而仅能测向的情况,通过在集群飞行器间引入相互测距,来提高集群飞行器自身和对非合作目标的定位精度。对于这种不完整相对测量情况,给出了能提高定位精度的协同定位求解方法,包括非线性静态优化估计和线性化后最小二乘估计方法。这种协同定位方案,不需要进行完整的相对位置测量,对测距和测向在群体相对测量中进行合理分解,降低了飞行器测量设备配置的要求。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表贴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参数设置需反复测量和调试的问题,提出一种自动整定的方法。测量电流控制器输出波形并计算相应的沃尔什一阶系数,反复迭代反电动势常数和定子电感,直至沃尔什一阶系数收敛到零,自动辨识表贴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电气参数;随后让电机自由运行辨识出机械参数;最后计算出速度和电流控制器的PI参数。样机测试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高均匀扫描电机转动轴位置未知时与反射镜面不平行度的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的光电测量方法;在激光测量光路中,利用扫描电机在位置敏感传感器(PSD)上的扫描曲线,并根据光学成像原理和扫描曲线的外形特征,设计了一个光学实验系统;利用实验方法建立了轴面俯仰角度与扫描曲线形状的关系式,最后对扫描电机轴面不平行度的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验表明,此种测量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动态测量扫描电机轴面不平行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四元数的单目视觉物体位姿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基于点特征的单目视觉定位算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5点平面靶标,在五个特征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元数的单摄像机位姿测量方法。建立了四元数空间变换矩阵,然后再根据特征点在世界坐标系下的坐标值以及特征点在CCD成像面上的坐标值,在空间投射的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出靶标的四元数空间变换矩阵,从而求得靶标的空间位姿。通过实验对该单目视觉定位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测量模型平移定位精度达到了,旋转定位精度达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