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绕任意轴旋转的方形截面大曲率弯管内的粘性流动情况,分析了在不同人口距离处离心力和科氏力共同作用下的二次流动、轴向主流的发展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当F接近-1时,二次流呈现6-涡结构;F≥0时流场内流场随,变化依次呈现2涡-4涡-6涡-4涡-2涡-4涡结构,并且随着F的增大,流动在距入口更近的地方便达到充分发展;F=4.0流场呈现6-涡结构时,只有两个轴向速度极值区,分别位于靠近管道外侧的上下角处。  相似文献   

2.
采用摄动方法求解了旋转环形截面弯管内的粘性流动,获得截面上轴向速度和二次流的二阶摄动解,系统地分析了主流速度、二次流动在科氏力和离心力共同作用下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旋转方向和轴向速度方向相同时二次流强度将被加强;当旋转方向和轴向速度相反时,二次流涡结构变得复杂,环形截面上最多可出现八个涡,当科氏力和离心力之比F≈1.02时,二次流强度最弱。  相似文献   

3.
旋转矩形截面弯管内流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三种旋转矩形截面(η=1,η>1,η<1)弯管内的粘性流动,分析了在离心力和科氏力共同作用下二次流动、轴向主流、摩擦系数比各参数的变化情况,所得的结果与已有文献的结果(数值结果和实验结果)非吻合,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宽高比η≤1的矩形截面,截面上最多可以存在8个涡;若η>1,同上最多可以出现6个涡;摩擦系数比和二次流函数量大值在F≈-1时取得最小值,;计算结果还表明,η对高速旋转弯管内的摩擦系数比的影响程度要明显高于对静止的弯管内的摩擦系数比的影响程序,最后本文给出η=1时的旋转矩形弯管内摩擦系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有预旋进气转静盘腔中的流动和换热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运用RNG湍流模型对有静盘外缘预旋进气和轴向中心进气、转盘外缘轴向出气和外围屏径向出气的转-静盘腔中流动和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在盘腔结构中,静止内隔片和旋转内隔片将盘腔分为内转-静盘腔室和外预旋腔室。由于盘腔流动结构具有周向周期性,取盘腔的1/30作为计算域。研究发现:旋转雷诺数Reθ、预旋喷嘴进气无量纲流动速度Cw,p、静盘中心轴向进气的无量纲流动速度Cw,d和预旋比βp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盘腔内流动和换热。预旋和隔片的协同作用可以很好地起到阻止热燃气入侵转-静盘腔和提供低静温冷却气体流入涡轮叶片冷却通道。   相似文献   

5.
瞬时起动的空腔初期流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限体积方法求解非定常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研究了受限空腔在射流驱动下瞬时起动的空腔初期流动问题,数值计算结果给出了时间序列的速度矢量图和空腔出口流量随时间的变化,展示了射流、分离、剪切层和旋涡的相互作用及其演变过程。根据流动结构特征,将空腔的初期流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初始涡结构形成阶段、三涡结构形成阶段和两涡结构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6.
当管道绕任意轴旋转时,管道内的轴向速度分布发生改变,截面上产生二次流动,管道的对流换热特性将引起变化。本文对绕任意轴旋转的管道流动与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绕任意轴旋转管道内的对流换热特性主要由Re(雷诺数),Ro(Rossby数),Pr(普朗特数)数,和α(旋转轴与管道轴线的夹角)四个参数决定。文中分析了在不同情况下流场结构与摩擦系数比以及温度场与管道Nu数比率随Re数和Ro数的变化规律,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北航D4风洞PIV系统的布置及具体实验方案,在此基础上实现了PIV技术在前体非对称涡流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在迎角50°、Re=0.14×10°~0.55×106时,对旋成体X/D=2和3.35截面流动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胁数的增加截面上流动结构存在从非对称二涡向三涡发展的趋势;在亚临界区,旋涡对非对称压力分布的影响起主要作用;在临界起始发展区及临界区,边界层流动状态及其分离形态对非对称压力分布的影响起主要作用;前体非对称涡沿轴向由二涡向三涡的发展状态在临界起始发展区比亚临界区将向更上游的位置发生。  相似文献   

8.
曲率和挠率对圆截面螺旋管道粘性流动的三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Germano的曲线正交坐标系下的完全N-S方程,采用摄动方法求解了圆截面螺旋管道内的粘性流动,得到完全三阶摄动解,研究了曲率和挠率对二次流动和轴向速度的一阶、二阶和三阶作用。在曲率一阶项的作用下,截面上形成方面相反的两个二次涡,轴向速度最大值移向外侧;曲率的二阶项使二次涡的中心移向外侧;在曲率和挠率的高阶项(二阶和三阶)的共同作用下,靠近下半截面的涡增加,同时,二次涡的中心和轴向速度最大值移  相似文献   

9.
椭圆形截面螺旋管道内二次流动的摄动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曲线直角坐标系中的N-S方程出发,采用摄动方法求解了椭圆形截面螺旋管道内粘性流动。结果表明:一阶挠率项仅影响椭圆形截面上的二次流动,并不影响截面上轴向速度;当轴向压力梯度较小时,二次流动主要受挠率的影响,随着轴向压力梯度的增加,曲率的作用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10.
有限翼展机翼失速特性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有限翼展机翼大迎角下的流动分离情况,研究了一种新型流动控制技术———流动偏转器。通过风洞实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既验证了计算的准确性,又阐述了流动偏转器可改善机翼大迎角失速特性的作用。通过对流动方向变化规律和翼面边界层的深入研究,探寻了流动偏转器的控制原理:使来流向机翼吸力面偏转;削弱机翼前缘附近流动的三维效应使流动趋近二元化;使边界层内速度型变得饱满,减小速度型形状因子H12,增大速度型的稳定性,抑制流动分离。  相似文献   

11.
王凡  崔涛 《航空发动机》2020,46(1):12-16
为了研究整体强旋流进气对燃烧室状态改变和对应能量转换特性的影响,突出加热对旋转速度和旋转动能变化的作用,计算了等截面和变截面环形燃烧室中预混旋流甲烷/空气在冷态和燃烧态下的流场,并分析了流场旋流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提高轴向速度和使用变截面管道结构有助于提高旋流气体的旋转速度,旋流气体在加热条件下旋转速度会增大。采用变截面管道旋流进气加热能够较好实现热能向旋转动能的转变,在燃烧室设计中可以作为能量转换设计的1种潜在方法。  相似文献   

12.
旋转弯管内粘性流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工业上的应用,本文利用摄动方法求解了小曲率旋转变管内的粘性流动,系统地分析了主流速度、二次流动、流量和摩擦力在科氏力(Coriolis force)和离心力共同作用下特性的变化情况;表明由于旋转的效应,旋转弯管内的流动状况较弯管内的流动状况复杂;同时还发现当科和和离心力之比F≈-1.22时,二次流强度最弱,此时该流动近似为非旋转直管内的流动(Poiseuille流)。  相似文献   

13.
邢云绯  仲峰泉  张新宇 《航空学报》2013,34(6):1269-1276
 采用了剪切应力输运(SST)k-ω两方程湍流模型并考虑近壁低雷诺数的修正对矩形横截面螺旋管内冷却水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数值分析了在不同入口雷诺数、曲率半径以及扭距条件下,螺旋管内的温度、速度场以及流线的变化,讨论了螺旋管内、外壁面对流传热系数的差异及产生机理,同时与直通管道传热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螺旋管内存在显著的二次流动,管内、外侧壁面对流传热存在差异。旋转一周后,螺旋管即进入了流动稳定状态,入口雷诺数可以显著提升螺旋管整体的对流换热效率,扭矩和曲率对内外壁面传热效果的影响不大,而窄高型的横截面构型可以显著改善螺旋管的传热效果。研究结果对应用矩形横截面螺旋管的冷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旋转涡轮盘腔中等转速下内部流场分布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雷声  冯青  武亚勇 《推进技术》2006,27(4):321-325
1引言航空发动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使得涡轮前温度也越来越高,这就给涡轮的冷却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航空发动机中,从压气机引出的压缩空气一部分用来冷却涡轮叶片和涡轮导向叶片,另外一部分用来冷却和密封涡轮盘,掌握涡轮盘腔冷却系统内气流的运动规律是对航空发动机高温  相似文献   

15.
轴向间距变化对轴流压气机全流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动静叶排轴向间距变化对压气机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了6个轴向间距下压气机的压升特性。并采取在静子叶片表面埋入微型压力传感器的方法,对叶尖、叶中和叶根三个截面上的动态压力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对于同一轴向间距,不同转速下包括左支特性在内的全流量范围的压升特性具有重合性;轴向间距对压气机的失速流量和失速模态有很大的影响,轴向间距减小时,压气机的失速流量减小,稳定性得到加强;而且压气机工作于多团失速时的流量范围减小,失速模态由多团失速过渡到单团失速提前。  相似文献   

16.
王志强  张环  胡骏  屠宝锋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11):2570-2576
基于压缩系统气动稳定性理论模型对压气机内部流动可压缩性以及叶排之间相互影响的需要,以Moore-Greitzer模型为基础,发展了一个用于分析多级轴流压气机动态失速特性的多"激盘"二维可压缩模型.该模型采用二维非定常的可压缩Euler方程描述压气机上、下游管道以及各叶排之间轴向间隙内的流动,而采用"激盘"分别取代压气机的各个叶片排.利用该模型,系统地计算和分析了多级轴流压气机中二维小尺度旋转失速的起始特性和动-静叶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总压畸变旋转频率对下游压气机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该模型及其计算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二维弯曲等截面管道中的激波串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谭慧俊  郭荣伟 《航空学报》2006,27(6):1039-1045
利用Carroll的试验数据验证了数值方法的有效性之后,对二维等截面弯曲管道中激波串的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管道弯曲对激波串的结构与特征长度、壁面沿程静压分布、出口截面马赫数与总压恢复、反压特性等的影响,研究中考虑了不同的进口马赫数和边界层厚度。结果表明,管道弯曲对流动的对称性有着明显影响,当马赫数较高时(如Ma0=2.45)合适程度的管道弯曲有利改善直管道已有的流动不对称,使激波串长度缩短。管道弯曲能够有效抑制出口压力变化所导致的出口截面马赫数的大幅波动,考虑到低压比时(出口Mae>1)直、弯管道之间总压恢复系数存在明显差距,而当压比较高时(出口Mae<1)两者相当接近,因此亚燃发动机的超声速扩压器可适当使用大曲率以缩短管道的轴向长度。另外,鉴于弯曲管道与直管道内激波串长度之间的明显差异,已有的基于直管道的激波串长度经验公式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弯曲管道。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实验的方法模拟研究了涡轮叶片尾缘出流对带叉排扰流柱阵列的内冷通道的对流换热特性的影响。实验模型通道为矩形通道,扰流柱的排列参数Sn/d为6.5,Sp/Sn为1.2,其中d为扰流柱的直径,Sn为扰流柱横向间距,Sp为2倍的纵向间距。矩形模型通道的长边与转轴的夹角为20°。研究了出流孔总面积A0与通道最大截面积A的比值,雷诺数Re,转动数R0等参数对传热特性的影响。并比较了尾缘出流与叶尖出流的换热特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复合材料圆筒结构,讨论了基于模态柔度曲率矩阵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模态分析获得脱层复合材料圆筒的各阶固有频率及节点振型,计算得到轴向和周向柔度曲率矩阵来判断损伤。研究表明:轴向和周向柔度曲率矩阵两种方法均可达到精确识别脱层位置及大小的效果,且越靠近外筒壁,柔度曲率矩阵图突变越大,越易检测。相对而言,轴向柔度曲率Fc在脱层位置突变远大于周向柔度曲率Fd,更易判断损伤。但当损伤发生在沿轴线固定端边界时,轴向柔度曲率Fc本身就有较小突变,应用周向柔度曲率Fd识别防止误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