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预测法量化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安德 《上海航天》1999,16(4):12-17
针对当前分析人员难于求解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总体效能值,提出了一套量化系统效能中的系统能力向量C的方法。对该方法作了详细的论述,并用该方法量度了一些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总体系统效能。分析得到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从而进一步解决了如何通过较理想的效能模型,全面地预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在给定条件下完成规定任务的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2.
远程空空导弹作战效能分析与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远程空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评定方法。在简单地叙述了几种评估方法之后,指出了这些静态方法的局限性,然后着重论述了攻防对抗式武器系统作战效能仿真系统的概念、结构和运筹模式。认为:由于军事运筹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广泛的空间;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WSEIAC)于1965年提出的效能模型A.D.C法及其类似方法,只能在较低的层次上解决问题;从作战沙盘演化而来的对抗式计算机数学仿真系统,将成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研究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末端防御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综合效能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典型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的功能、组成和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建立了末端防御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的扩展ADC效能评估模型。给出了模型的系统可用性、可信性指标,对固有能力进行了量化分析,同时考虑了干扰、对抗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与原模型相比,扩展模型更能反映系统的实战效能,可为末端防御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的设计、研制和作战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吕隽  张兴有 《上海航天》2017,34(1):92-96
为有效提高武器系统的作战能力,对电子干扰条件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以ADC模型为蓝本,用分阶段加权和法对其进行扩展。根据武器系统作战过程,将其分为预警探测、指挥控制和火力拦截三个阶段分段建模。其中:预警探测阶段分为正常和非正常探测两种状态;指挥控制阶段分为正常、半正常和非正常三种状态;火力拦截阶段分为有效和无效拦截两种状态。给出了每个阶段ADC模型的可用性、可信性和能力矩阵的计算模型,根据武器系统作战过程中每个阶段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予相应的权值,用加权和法处理三阶段的效能值,获得总体的效能度量。对武器系统在有无电子干扰条件下执行战斗任务的作战效能进行了计算,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徐安德 《宇航学报》1991,(4):106-110
武器系统的费用——效能分析是武器系统选型、研制和改进时实现决策科学化的十分重要的手段。进行这种分析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武器系统最优化准则的建立。本文针对如何正确地进行武器系统费用——效能分析的准则和方法,作了研究。作者对通常使用的“费效比”准则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分析人员和决策者由此可以看到使用“费效比”作准则的缺陷和错误。本文还研究了研制周期对费用和效能的重大影响,主张:我们的分析,“必须是效能、费用和时间的‘三维权衡’”。最后,作者就我军武器系统的研制向决策部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并给出了双通道空空中远程导弹武器系统的可用性、可信性、系统能力和效能计算公式。讨论了不同作战模式下的系统能力计算方法和公式。  相似文献   

7.
在电子干扰环境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子干扰环境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大幅度下降,提高抗干扰能力仍是现代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研制中的重要课题。抗干扰措施的采用应以提高多个效能参数为目标,提高目标通道的效能参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电子装备作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开展电子装备作战效能评估的意义、作战效能评估的基本概念和评估方法,提出了电子装备作战效能评估系统的主要构成有典型作战试验环境、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准则体系和试验系统,并对如何开展作战效能评估提出了一个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前言     
战术导弹武器系统在实战电子对抗环境中具有的抗干扰能力,是其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基本保证。因此,如何评定和考核其抗干扰性能是科研、生产和使用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由于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的抗  相似文献   

10.
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费效分析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安德 《上海航天》1993,10(3):18-20
论述了结合系统仿真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开展费用效能分析研究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设想。认为,为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进行作战仿真,应建立半实物仿真模型,并借助于数字仿真来实现,给出了框图。最后对我国导弹研究工作中的仿真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未来联合作战呈现出体系对抗体系的特点,为满足作战需求对武器装备体系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动态作战环境下武器装备体系结构建模和评估是体系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基于联合作战背景下的远程专家保障装备体系想定,从体系作战需求角度出发通过SysML(系统建模语言)建立体系结构模型,设计远程专家保障装备体系结构视图产品,结合ExtendSim建立了可执行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和结构评估,为提升体系能力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考虑人操作可靠性的基础上,对用于评价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美工业界武器效能咨询委员会(WSEIAC)的ADC模型进行了扩展。用二元方差法确定影响操作可靠性的最大因素是培训次数,并用非线性回归法分析获得了培训次数与操作可靠性的关系,给出了量化的人为因素对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的影响。算例表明,操作可靠性对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固有效率的实现有较大的影响。该法更能反映导弹武器系统的实战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反映作战过程中实时战场变化对武器作战效能的影响,本文对武器作战动态效能评估(DEE)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概率有限状态机(PFSM)的动态效能评估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武器作战过程进行动态效能评估的同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影响武器作战效能的关键因素,为作战方案决策及武器研发提供依据。该方法考虑了武器装备、战场环境、作战方案及作战目标这四个战场信息空间对武器效能的影响,能够根据实时战场信息输出动态效能变化曲线。本文以反舰导弹为例,对其进行动态效能评估,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动态评估不同战场信息对效能的影响,并快速找到影响其效能的关键因素,从而为作战方案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将能量效率物理准则引入对导弹系统的评估.系统的效率取决于总的能量资源和对能量流的控制,通过对导弹武器系统形态的描述,给出了能量效率准则在导弹拦截系统中的应用,对于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及实际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系统效能是指在规定时间和条件下,满足特定任务要求的程度。目前许多机构对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简要介绍系统效能评估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几种经典的和一些新兴的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如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DC(Availability Dependability Capacity)分析法、系统效能分析法SEA(System Effectiveness Analysis)和支持向量机评估法;阐述的内容包括方法的基本思想、主要步骤、应用场景、研究进展及其相应的改进,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对后期如何进行效能评估以及采用何种效能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国田  王航宁  石章松 《上海航天》2012,29(2):28-30,41
介绍了美军舰空导弹协同制导的发展概况。阐述了标准6导弹的协同制导作战流程,分析了舰空导弹协同制导技术的能力,以及实现协同制导的关键技术。协同制导为舰空导弹实现超视距拦截创造了条件,可提高系统的作战效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对某型导弹发射车主机发电的供电体制进行了简要分析 ,提出了增加外供电体制的措施和方法。外供电方案的实施 ,不仅为部队的平时训练提供了方便 ,而且为提高导弹发射车的可靠性和生存力提供了必要条件 ,增强了整个武器系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8.
根据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经验,立足典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过程以及外军现有的机载射频干扰装备及其发展方向,从影响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性能的实战条件要素角度,重点分析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将面临的机载射频干扰现状及未来的威胁,对外军典型干扰装备及其战术使用、发展趋势分别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战争中空袭模式的发展变化,防空导弹拦截的目标已由单机目标逐渐演变为编队目标.因此,研究拦截多机种、多架次编队目标情况下的武器系统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战意义.基于单个目标的制导误差平面的定义已经不能够适应这种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对拦截双目标及多目标编队情况下的制导误差平面定义进行了拓展,实现了在接近实战条件下的制导精度的数学建模和仿真研究,使研究武器系统拦截编队目标的制导性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较详细地评述了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五个发展阶段的演化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各阶段的研究进展和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简要介绍了导弹防御系统的试验结果与最新动态。最后,探讨了这些关键技术对我军武器装备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