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PATRAN/NASTRAN的复合材料结构铺层的分级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太鹏  徐元铭 《固体火箭技术》2004,27(4):308-311,315
提出了一种用于复合材料结构铺层分级优化设计的有效方法,探讨了在当前载荷和边界条件下应变能与铺层厚度和结构质量之间的关系。在PATRAN/NASTRAN的基础上,采用直接搜索法与正交试验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建立了一套实用的优化系统。该系统可适用于对称/非对称层合板、蜂窝夹层结构及多部件组合结构等多种结构类型;可解决多约束问题,约束条件考虑了应力、应变、最大位移、固有频率及结构屈曲失稳等多种因素。通过典型算例及工程应用,证明该系统能够取得优于其它同类算法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2.
最近研制的轻质纤维/金属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用的高强度碳纤维已通过了试验鉴定。对碳纤维性能、小试验气瓶性能、圆筒体性能、球体性能和低温贮箱性能等也进行了测量。试验结果与金属压力容器及其它纤维/金属压力容器结构进行了比较。碳纤维/金属圆筒压力容器和球形压力容器与以前性能最好的凯夫拉49/金属复合材料结构相比,其实际性能提高23%以上。  相似文献   

3.
在1988年火星及火卫一的飞行计划中,苏联将首次使用新一代的模块式结构行星际航天器,这种航天器还适用于未来飞向其它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工程》2021,30(1):101-107
针对航天器结构产品制造成熟度等级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航天器结构产品制造成熟度等级与评价指标,构建了相应的模型,提出了航天器结构产品制造成熟度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并面向航天器结构板产品进行了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现有结构板的生产现状进行成熟度评价的结果与研制现状基本相符,可以逐步推广到其它航天器结构产品制造成熟度评价过程,为提高航天器质量管控水平、降低研制风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中讨论了 RTTS 的设计原则和开发方法,RTTS 的结构、特性及模块。实用证明它适用于 Y7-8遥测计算机系统,它采用面向目标的结构程序设计方法,结构清晰、模块化易于修改、向用户开放。具有数据采集、存贮、显示、传送接收数据和程序接口等功能。它能直接用于其它以 intel8086为 CPU 的任何计算机系统中。  相似文献   

6.
主要论述了挠性平台台体的加工工艺及专用工装的设计, 其工艺路线的安排借鉴我所其它型号台体的加工经验, 并针对台体的特殊结构在解决装夹变形和加工变形上采取了有效措施, 达到了设计精度, 对同类结构产品的加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通讯卫星真空热试验时高功率射频RF的吸收冷却措施及安全策略,即通过RF负载及冷媒,将入射的电磁波能量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主要是热能)而损耗掉.综合考虑RF负载的反射率﹑温控﹑结构特性﹑安全等因素,文章提出了4种形式的结构负载,并分析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大型铸件惯组支架的整体数控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整体数控加工大型惯组支架的结构特点,数控加工工艺,零件的三维造型,计算机仿真加工编程,后置处理,装夹定位及测量,刀具使用和加工过程及其它工艺处理等。该加工技术成功地应用于中科院探测双星惯组支架的整体数控加工。  相似文献   

9.
基于等应力、等应变和文中提出的其它3个不同的组合力学模型,采用取向平均法,对4种不同结构的三维角联锁结构复合材料的工程弹性模量进行了预测。理论预测与实测结果的对比表明,组合力学模型更适用于预测三维角联锁结构复合材料的工程弹性模量;一种组合力学模型适用于预测一种三维角联锁结构复合材料的工程弹性模量,而且即使对同一种角联锁结构材料而言,沿不同方向的工程弹性模量也应选用不同的组合力学模型来预测。  相似文献   

10.
航天器回收用静压高度控制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静压高度控制器是载人飞船启动回收着陆系统的关键部件,也是返回式卫星和其它航天器回收系统启动信号的一种方式,其经受恶劣环境,性能、要求高。静压高度控制器又分为膜盒式和硅压力式,文章主要论述了硅压力静压高度控制器在回收系统中的作用,主要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研制中解决的电路、结构及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并给出了试验结果和研制结论。  相似文献   

11.
铰接桁架结构动力学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铰接桁架结构为对象,采用谱元法研究铰对桁架结构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拓展了谱元法的应用领域。在频域下将铰结构考虑为一个谱单元,分别建立铰、杆和梁单元的动力学刚度矩阵,并加以整合得到整体结构的动力学刚度阵,进而建立整体结构的动力学方程。通过求解整体结构的动力学方程,获得结构的固有频率、频响曲线和时间响应历程曲线,并将谱元法的计算结果同有限元法的相应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谱元法在求解铰接桁架结构的动力学问题上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并且铰的存在对桁架结构动力学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种梁板复合结构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某卫星主结构中应用的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结构形式——梁板复合结构进行了设计、分析与试验。首先通过整星分析,设计了梁板复合结构,并为其设计了试验件进行研制试验。同时,利用有限元软件PATRAN和NASTRAN建立了三种模型:二维板壳模型、三维板壳模型和三维实体模型,通过比较试验结果与分析结果,修正了分析模型,并找出了合理的分析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梁板复合结构满足了既定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桁架结构阻尼控制的绝对值模态应变能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刚  陆锋  张景绘 《宇航学报》1999,20(2):112-117
本文阐述了近似求解复特性值问题模态阻尼比的模态应变能法(MSE)和绝对值模态应变能法(AVMSE),分别用两种方法计算了空间桁架结构应用粘弹性阻尼器进行阻尼控制时结构的模态阻尼比。完成了空间桁架结构模型的粘弹性阻尼控制实验。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比较显示,当结构中粘弹性的成分较大时,AVMSE对复特征值问题中模态阻尼比的近似计算给出更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新型圆周缝结构救生伞的充气性能,文章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流固耦合方法对该救生伞进行了充气过程的数值模拟,用空投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数值方法的可行性。数值结果得到了绕伞衣流场、伞衣外形、运动的动态信息,对数值结果的分析发现初始充气阶段后期流场对上部伞衣影响很大,为充气过程中上部伞衣的控制提供了依据,但是初始充气期救生伞的摆动角度小于充满期。对于结构透气量不对称设计的伞衣,不对称充气是绝对的,圆周缝会首先在结构透气量少的部位张开。结果表明,对不同的圆周缝节点设计不同的开缝力将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对称充气状态,改变开缝力的设计参数将会改变圆周缝的开缝时间及圆周缝完全张开所需的时长,将达到更好的减载效果。研究结果对圆周缝型降落伞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粟华  陈伟俊  龚春林  李鹏 《宇航学报》2022,43(3):374-382
针对广泛应用于飞行器的薄壁圆筒结构,在优化设计时未考虑薄壁特性导致优化结果加工性和稳定性欠佳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飞行器总体设计阶段的环向肋增稳薄壁圆筒结构定向拓扑优化方法.该方法首先依据薄壁结构壁厚方向将有限单元划分成组,以单元组为基本单位构成优化设计空间,保证优化结果具有定向性,进而保证优化结果符合薄壁结构加工特性;...  相似文献   

16.
失谐大型天线结构的振动模态局部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相秋  王聪  王威远  邹振祝 《宇航学报》2008,29(6):1756-1760
缠绕肋碟型星载天线属于典型的弱耦合周期结构,针对小量失谐的缠绕肋碟型星 载天线振动模态局部化现象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该类天线结构的动力学模型。利用该理论方 法进行动力学分析,建模简单,计算快捷。同时利用理论方法和ANSYS对算例结构进行了计 算,结果表明:小量的失谐即会导致结构产生明显的局部共振;且两种计算结果取得较好的 一致性,无量纲化频率误差小于3%。  相似文献   

17.
空间对接试验台转动模拟装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空间对接试验台中二维转动实现的设计难点问题,提出了非常规应用的新型抗弯件及十字轴机械结构方案。使整个系统在大负载和高撞击力的特殊情况下,结构具有高可靠性;大大降低了转动摩擦力矩,使转动模拟装置具有良好的随动运动特性;结构尺寸紧凑,减小了与结构尺寸关系密切的航天器惯量模拟误差;质量轻,使试验台其余子系统的设计有一定余量。采用缩比方法研制了试验装置。试验结果表明,主动转动模拟装置的最大静摩擦力矩仅为8.8445Nm,远小于80 Nm的指标要求。所设计的转动模拟装置能够满足对接试验台总体和其它分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崔伟峰  曾新吾 《宇航学报》2007,28(1):136-140
提出了双层板防护结构的超高速碰撞数值模拟的工程算法模型,采取理论分析、经验公式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模拟碎片云的产生,以及碎片云对结构的破毁过程。本模型中,碎片云的产生采用理论分析和经验公式得到,结构响应采用有限元动力学软件Dyna3D进行计算。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中给出的破坏效果基本一致,说明提出的工程算法是可行的,模拟得到的结果能定性的描述相应的超高速碰撞的现象,得到基本正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典型细长体结构的两点激励振动试验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传统的细长体结构的振动试验中,通常采用单一振动台,通过扩展台面连接、多点平均控制的方式开展试验,可能造成结构不同部位的过试验或欠试验;而采用多个振动台协同开展振动试验可以模拟细长体结构的多点载荷激励,可提高试验模拟的置信度。文章通过某典型细长体结构,分析了传统单点激励振动试验的问题,对该结构两点激励振动试验方案、夹具、控制等的设计情况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实际试验结果。研究结果可为开展类似细长体结构的两点激励振动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孙立刚  张铎  郭运强 《固体火箭技术》2012,35(1):104-107,113
通过比较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几种典型连接结构,指出采用卡环连接的优势。结合工程实际,开展卡环连接结构设计、有限元仿真分析与单项试验验证,重点解决卡环结构高压变形、结构密封、配合间隙、装配工艺等几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单项试验考核及计算,证明卡环连接方案的可行性和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