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9月25日9点41分,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第一型固体运载火箭、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唯一一型固体火箭——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携带浦江一号和另外3颗微小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起飞。随着星箭成功分离,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将4颗卫星顺利运送至预定轨道。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实现了我国运载火箭快速发射的小时级跨越,可在24小时内完成发射准备工作。这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小卫星快速组网能力,对提升我国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06,(9):19-20
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运载火箭名称长征1长征1长征2长征2长征2长征2长征2C长征2C长征3长征3长征2C长征2C长征3长征2C长征2C长征2C长征3长征2C长征4长征3长征3长征3长征2E长征4长征2C长征3长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07,(6):4-5
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运载火箭名称长征1长征1长征2长征2长征2长征2长征2C长征2C长征3长征3长征2C长征2C长征3长征2C长征2C长征2C长征3长征2C长征4长征3长征3长征3长征2E长征4长征2C长征3长征2D长征2E长征2C长征2E长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航天工业在两用技术开发上的成果和技术水平 我国航天工业在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少数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主要体现在运载火箭技术、应用卫星技术和载人飞船技术三个方面。 1.运载火箭技术 我国在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1号,这使得我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自行发射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空间技术大国的行列。此后,我国又研制出10多种运载火箭,有长征2号、风暴1号(FB-1)、长征2号C、长征2号D、长征2号E、长征2号F、长征3号、长征3号A、长…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4月20日22时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44颗卫星("北斗"三号IGSO-1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一刻,"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100"。"长征"三号A系列运载火箭由"长征"三号A、"长征"三号B、"长征"三号C三型液体运载火箭组成,由"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展而来。1994年2月8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首飞成功。"长征"  相似文献   

6.
正11月3日20点43分,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出一声长啸,火光映红了天空。长征五号起飞引发的大地震动,传到数千米之外。随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与其托举的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分离,上面级继续将实践十七号卫星送往预定轨道。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五号作为我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里  相似文献   

7.
南燕 《中国航天》2007,(11):23-27
长征3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由长征3号甲、长征3号乙、长征3号丙(简称长三甲、长三乙、长三丙)三种大型低温液体运载火箭组成,是我国目前高轨道上最大运载能力的火箭群体,也是我国21世纪用于国内外应用发射的品牌和主力火箭之一。长征3号甲系列火箭具有技术性能先进、运载能力大、继承性好、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等特点,它们的研制成功是我国航天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长三甲、长三乙火箭于1998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相似文献   

8.
正在第12届珠海航展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携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长征"五号、"长征"五号B、"长征"六号、"长征"六号A、"长征"七号、"长征"七号A、"长征"八号、"长征"九号、"长征"十一号,模型1:10)集体亮相。这是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第一次在公众面前集体展出。自2015年起,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长征"十一号、"长征"七号、"长征"五号先后成功首飞,提升了我国自主、  相似文献   

9.
日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复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立项。同时.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承担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也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0.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15,(5):157-158
<正>长征六号成功首飞实现一箭20星发射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网站2015年9月20日报道,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开创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长征六号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领域的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对于完善我国运载火箭型谱、提升进入空间能力具有重大意义。长征六号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我国新型三级液体运载火箭,主要用于满足微小卫星发射  相似文献   

11.
据新华社报导,实践8号航天育种卫星已于2006年9月9日在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的携带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预定的运行轨道,中星22号甲通信卫星也于2006年9月13日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的携带下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12.
可靠性增长分析指出,长征系殡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出现了马鞍形,其经验教训值得认真记取,由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可靠性改进措施,自1996年10月起,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23次发射成功,用Bayes方法评定可得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可靠性的Bayes估计为0.958,置信水平为0.90时,可靠性的Bayes下限为0.930。  相似文献   

13.
<正>"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包括"长征"四号A、"长征"四号B和"长征"四号C三个型号,均为常温液体推进剂三级运载火箭。其中"长征"四号A火箭于1988年9月首飞成功,1991年起停止使用;"长征"四号B火箭在"长征"四号A火箭基础上改  相似文献   

14.
简讯     
《火箭推进》2007,33(3):51-51
6月1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鑫诺三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0次飞行。从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走过了从常规推进到低温推进、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3月10日0时28分,"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中星" 6C卫星送入太空。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300"。"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实现300次发射,是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历史节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燕生表示,"这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由量变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时间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全新研制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0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开创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这也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首次发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领域的关键技  相似文献   

17.
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是我国首款固液捆绑运载火箭,相比固体捆绑运载火箭,其总体优化设计、力热环境预示、联合摇摆控制、无人值守等一系列技术方面有新的突破,推动了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作为我国后续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主力构型,在火箭系统设计、成本管控及数字化应用方面,进行了技术及管理流程的创新。本文对火箭研制历程、技术特点、流程创新和数字化应用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我国运载火箭的后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陈国华 《中国航天》1998,(7):13-14,16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三号系列(五)陈国华长征三号A长征三号A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三号火箭成功之后重新研制的一种三级大型运载火箭,采用了百余项新技术,其技术性能、使用性能以及适应性等均较长征三号有显著提高。它是长征三号系列火箭的基本型型号。长征三号A...  相似文献   

19.
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04,(9):6-6
8月29日15时5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约9分钟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发射的第19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据有关部门介绍,这颗卫星将在太空预定轨道上运行若干天后返回地面。卫星运行期间,主要进行空间科学研究、国土普查和地图测绘等任务。用于发射卫星的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78次飞行。自1996年10月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连续36次发射成功。卫星在轨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