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洛阳机场导航设备概况洛阳机场1985年动工兴建,1987年9月26日正式通航,当时通信导航设施的安装是由民航中南局(当时称广州管理局)通信修理所负责施工。主要设备有南归航台500W中波归航机两部,100W近距离导航机两部,东西近台、远台指点标机各两部,航向下滑发射机各一套。按当时的设计,除南归航台需驻守人员外,其它各台站均无人值守,控制系统均采用有线遥控,控制开关安装在航管楼塔台,操作十分简单,工作时工作指示灯亮,如设备出现问题,有告警指示。由于采用这种电缆测控,控制端离设备较远,各台地理位置又不好,东西远台…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W insock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利用W insock开发应用程序的过程和步骤,并研究了在D elph i下如何应用W insock组件实现数据传输,并动态显示接收到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Fe3Al基合金拉伸和蠕变性能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合金化对Fe3Al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微量的Ce对提高Fe3Al基合金室温塑性非常有效果.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层分析证明了微量Ce的加入改变了氧化物的化学组成,从而使试样表面快速钝化.用W,Ni或者Mo,尤其是W与Ni或者W与Mo复合合金化可以使Fe3Al基合金的高温强度和蠕变抗力明显提高.W、Ni或者Mo的加入会明显改善合金的微观组织,它们在合金中能够形成含有W的类似M6C碳化物形式的沉淀相.  相似文献   

4.
基于编队通信拓扑的网络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多智能体系统最小刚性编队通信拓扑生成算法。首先基于刚度矩阵生成最小刚性编队通信拓扑的方式,找出智能体编队的最小刚性通信拓扑集;然后从降低通信消耗等方面建立网络复杂性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求解,给出网络复杂性的计算方法;基于此评价指标,在最小刚性通信拓扑集中找出网络复杂性最小的编队通信拓扑。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减少编队通信拓扑网络复杂性,简化通信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5.
计算了含中心裂纹的矩形板(高为2H,宽为2W)的应力强度因子。板的对称面内距离为2y_0的两点承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集中力P作用。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含待定常数的复应力函数与广义变分原理相结合的方法。此复应力函数精确地满足裂纹表面的边界条件,其余边界条件由广义变分原理近似地满足。 当H=2W,y_0=0.3W,a=(0.2-0.45)W(a为半裂纹长度),计算结果表明,应力强度因子近似为一个常值,它取1.938P/(πW)~(1/2),相对误差小于0.75%。 若采用上述几何尺寸的试件测试疲劳裂纹扩展常数,将可大大简化试验程序和试验数据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甚高频通信系统的整体研究,建立了大区域运行模式下甚高频通信可靠性的数学模型,依据该数据模型,分析了提高甚高频通信可靠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传统在用空管语音通信架构存在的问题,利用VOIP、RADIO-COUPLER等新技术、新设备,尝试搭建了一种新的语音通信架构。在新的架构下,空管通信系统之间无损共享语音信号,空管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针对具有最终配置信息的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Integtated modular avionics, IMA)系统的通信调度问题,分析了IMA系统网络中通信调度流的产生、特性以及表示方式,并通过实例分析通信调度的生成表示过程。在此基础上,基于架构分析与设计语言(Architecture analysis and design language, AADL),对实例中的通信流进行建模,并进行实例化,得到端口连接一致性检测报告,验证了文中通信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虹桥机场通信管网人井的监控问题,本文利用基于模糊综合函数的目标识别融合理论实现多传感器决策级数据融合,提高通信人井井盖监测的准确性,并以B/S模式构建分布式通信人井多传感器集中智能监控系统。这两种理论保证了本套在线实时监控系统成功地应用于虹桥机场,保证了机场的通信管网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10.
Professor W.B.Lee is the director of Department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of Hong KongPolytechnic University and a scholar of great attainments in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ma-terials processing,ultra-precision machining.At present he has published over90 papers on the variousjournals 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2 books and2 keynote papers.Because of his research reputationProfessor W.B.Lee has been invited to be honorary professor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Astronautics(NUAA)in1996.On14 Decemeber,this year,Prof.W.B.Lee was one again invited tobe honorary member of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JNUAA).NUAA specially promulgates the formal document for Prof.W.B.Lee and he accepted withpleasure the honorary title.  相似文献   

11.
新航行系统中的地空通信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信系统是新航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首先描述目前我国民航通信网络现状,分析了其缺点和不足之处。并对新航行系统中的新一代航空电信网(ATN)体系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分析。重点对VHF通信、卫星通信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最后对民航通信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超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 UHF)频段中继通信系统作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为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之间在火星进入、下降、着陆阶段(Entry, descent and landing, EDL)与火面巡视阶段提供高效可靠的通信服务。本文对中国火星探测器UHF频段中继通信方案进行了介绍,给出中继通信系统的组成、技术指标及链路设计方法,并对在轨飞行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新研制的“天问一号”探测器UHF频段中继通信系统圆满完成了任务目标,其设计、实现和应用为后续中国深空中继通信系统研制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匿名路由算法是匿名通信系统设计的核心,选择多少节点以及哪些节点构建匿名通信路径是决定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匿名通信系统的性能,建立了以用户可用带宽为量化指标的匿名通信系统性能模型,并针对低负载和高负载匿名系统,分别给出了性能评估的方法.在该模型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低延迟匿名通信系统Tor进行了性能分析和仿真,其结果证明了所提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同时揭示了现有的基于节点静态属性的带宽加权算法在系统负载较高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航空运输的发展,空中交通管制与航空公司运控等航空业务对航空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频谱利用率、航空通信网容量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现阶段基于甚高频的航空通信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仍受限于标准体制、技术壁垒等因素,难以满足持续增长的运行需求。L波段数字航空通信(L-band digital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L-DACS)数据链技术作为新一代航空通信系统的预选方案,是有效解决频谱资源饱和难题、满足高速率传输需求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总结L-DACS数据链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该通信系统现阶段的技术标准,分析了L-DACS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对应的发展建议,为面向航空宽带通信L-DACS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通信系统就是完成信息传递所需的所有设备的总和。通信的目的是传输信息,因而如何准确地传输信息是通信的一个重要目标。其中调制解调技术为通信质量的提高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并被广泛应用。因此,论文将对调制解调的原理和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利用MATLAB软件,采取编写仿真脚本程序和建立仿真模型两种仿真方式,对模拟调制解调进行了仿真,得到了仿真结果波形图。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的GUIDE工具箱开发了应用于教学的"信号的调制解调虚拟实验系统"。  相似文献   

16.
自动化立体仓库控制系统中的通信技术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成制造环境下的自动化立体仓库(Automatedstorageandretrievalsystem,ASRS)控制机上需与上层单元控制器通信,以接收控制命令或反馈状态信息;下要与堆垛机控制单元相连,以转发控制信息。因而通信技术在研究开发ASRS中无论在对执行机构的控制或与其它控制系统的集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SRS-IC是为DesktopCIM系统而自行开发的自动化立体库。ASRS-IC控制系统由ASRS控制机、可编程控制器、运动控制模块等组成,它是一个典型的基于集成环境下的多级控制系统。本文依据ASRS-IC系统的控制结构,基于对通信系统进行的需求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通信策略。并详细介绍了通信系统的通信原理、实现方法及通信软件的开发。应用证明该通信系统充分满足了实时控制、信息集成和高可靠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WEB服务器集群系统中负载平衡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In ternet和In tranet上,随着客户机数量和密集性任务的增加,单个W eb服务器受到处理能力的限制,已经成为网络访问的新瓶颈。如果W eb服务器集群系统具备高可用性和负载平衡性将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本文重点研究了服务器集群负载平衡的原理和实现技术。文中用排队论的方法分析集群系统的性能,通过对服务器负载性能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对轻载服务器的周期性判决做到动态的负载平衡。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负载平衡方法应用于W eb服务器集群系统中,其吞吐量提高了30%以上。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介绍了LabVIEW8.5的串口通信控件及编程的流程图,实现了基于LabVIEW的移动式水质监测系统与MSP430的串口通信。该系统的前端模块化仪器,选用MSP430F149作为平台,采集水温、pH值、电导率等数据,通过RS--232串口与PC机通信。实验结果表明串口通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航空发动机矢量喷管作动器伺服阀非稳态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集总参数法,对航空发动机矢量喷管作动器伺服阀进行了非稳态热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环境温度、伺服阀初始温度和伺服阀焦耳热对伺服阀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伺服阀的稳定温度只随环境温度和伺服阀焦耳热的增大而升高,与伺服阀初始温度无关。伺服阀超温时间随着初始温度、环境温度、伺服阀焦耳热的增大而缩短:环境温度为300℃,伺服阀焦耳热为0.08W时,初始温度从50℃到100℃,超温时间缩短20.6%。伺服阀焦耳热为0.08W,初始温度为70℃,环境温度从250℃上升400℃时,超温时间缩短了60.8%。环境温度为300℃,初始温度为122.6℃时,10W的伺服阀焦耳热相比0.08W,超温时间缩短了38.3%。  相似文献   

20.
基于LPC2292的嵌入式Ethernet-CAN转换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不改变原有网络结构的情况下,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改造为以太网分布式控制系统,作者研发了基于ARM体系结构的LPC2292嵌入式微控制器和RTL8019AS以太网控制器的低成本嵌入式Ethernet-CAN转换器。LPC2292采用嵌入式TCP/IP协议栈通过RTL8019AS与以太网中的设备进行通信,利用LPC2292集成的CAN控制器与CAN总线上的终端进行通信。在通信过程中,LPC2292进行TCP/IP协议和CAN协议之间的转换,该转换器很好地完成了两种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和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