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直升机六自由度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宇  秦超敏  高浩 《飞行力学》2004,22(1):45-47,51
建立了直升机剐体运动的六自由度仿真模型。用试飞数据进行参数识别,建立了气动导数数据库并以此计算气动力;将仿真结果与试飞结果对比,并进行了直升机机动飞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六自由度仿真模型能够得到较好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
首先依据国内外一些现代大型运输机的试飞结果、地面模拟试验数据及仿真计算数据,探讨了GJB185对大型运输机横航向飞行品质要求的合理性;其次从理论公式出发,分析了影响品质指标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大型运输机的特点,对部分飞行品质指标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试验机机翼下挂载吊舱气动稳定性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自力  刘超  蒙泽海 《飞行力学》2015,33(1):75-77,82
采用CFD方法和飞行动力学仿真方法估算机翼下挂载吊舱对试验机飞行品质的影响。采用CFD技术计算挂载吊舱引起的试验机气动力和力矩增量,并将所得增量引入经试飞数据校验的飞机本体气动数据中,建立挂载吊舱后的整机气动模型;然后进行原机和挂载吊舱飞机的动力学仿真计算,评估挂载吊舱对飞机短周期运动模态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挂载吊舱后飞机短周期频率和阻尼比变化较小,未引起纵向飞行品质降级。  相似文献   

4.
传统基于建模仿真的控制系统检验方法受建模质量的影响,在非定常效应较强时很难得出准确结果。为此,采用基于CFD的虚拟飞行数值模拟方法检验和优化控制系统。首先介绍了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纵向开环控制飞行模拟,结果与气动力建模仿真结果、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共同验证了计算方法和气动力模型。针对迎角拉起设计了PID控制器,阶跃响应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然后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结果表明迎角超调量超过50%、调节时间1.7s。通过试探法对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改进,将超调量减小到14%,调节时间减小到1.18s,动态性能显著提高。分析表明,受控时尾舵角速度达到200°/s,非定常效应强,线性气动力模型不能精确描述这些过程,造成了仿真结果的差异;虚拟飞行数值模拟技术在控制律检验和优化上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梁东山 《飞行力学》1992,10(3):49-55
本文论述了BW-1变稳机空中飞行模拟H-7飞机发生两次纵向摆动时飞行状态特性,通过试飞研究其飞行品质,校核驾驶员诱发振荡(PIO)发生的可能性;并对解决PIO的方案进行了验证试飞研究,提出了排除PIO较适宜的参数值.试飞证明,空中飞行模拟试验是研究PIO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飞行力学在某型飞机控制增稳系统设计中的研究和应用。综合评述了飞行品质规范和飞行品质计算方法在控制增稳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情况,从飞行力学的角度着重讨论了系统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同时,结合地面模拟试验和试飞中暴露的有关问题,提出了控制增稳系统进一步发展和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某型飞机的横航向飞行品质——侧滑幅值的定义、试飞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给出了飞机动态响应的历程及试飞结果.该结果基本满足规范要求,可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试飞员在航空试验飞行过程中的飞行安全、降低试验飞行的风险等级,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试验飞行训练安全性分级量化分析模型。以人因工程的人、机、环为切入,分析试验飞行训练过程中影响试飞安全的因素,并选取人、试飞训练科目及环境三部分重要因素,建立试验飞行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性分级量化分析指标体系。经人因工程指标量化处理后,由于融合的数据类型相似度较低,因此采用BP神经网络构建试验飞行训练安全性分级量化分析模型,经模型训练、测试后,输出试验飞行训练的安全性分级量化等级。利用定制的接触式采集设备和非接触式面部识别系统,采集试飞员执行试飞科目训练时身体节律数据,分析训练过程中科目复杂度和难度对试飞员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的影响,从而建立量化指标和预警指标,以此优化试验飞行训练课程、提高训练品质,保障试飞安全。试验表明,该模型所得试验飞行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性分级量化模型输出偏差小于2%,模型预测结果与训练过程中实际风险等级基本吻合,可有效地用于试飞训练过程中风险预警,提高试飞员训练品质,为实际试飞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王素静  吕杰 《飞行力学》1996,14(4):14-18
试飞院的飞行仿真工作主要围绕着改善模拟逼真度,提高仿真试验效率和效益及建立建模和仿真试验环境三方面开展工作。文章重点介绍了该院飞行仿真的总目标,总思路及实际应用情况,简要地叙述了其仿真技术和模拟器设施的发展,包括发展历史,现状和技术水平,还简要地说明了国外飞行仿真技术的发展。目的是为了加强试飞院的空地飞行模拟器的建设以适应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卢希荣  樊力 《飞行力学》1992,10(3):56-63
本文阐述了在水平机动(即非稳态)飞行试验中提取飞机的航程性能数据的试飞方法和原理。并结合两个型号飞机的飞行试验数据,对其试飞方法和原理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最后,将采用该试飞方法获得的试验结果与常规试飞方法获得的试飞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飞结果比较表明:该试飞方法和原理正确,具有实施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飞机积冰后若干飞行力学问题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回顾飞机积冰后若干飞行力学问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着重介绍了积冰飞机气动数据的获取途径、积冰飞机飞行力学建模与飞行仿真、积冰对飞机稳定性和操纵性的影响以及积冰对飞机飞行性能的影响.在已有飞机积冰后飞行力学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飞机积冰后飞行力学问题研究领域需要解决和关注的若干问题,包括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获取积冰飞机的气动数据、完善积冰对飞机气动导数影响的计算模型以及加强平尾失速方面的研究.今后需要进一步对模拟冰风洞、数值模拟方法和平尾失速进行研究,并获取更多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12):3082-3091
Owing to the strong coupling among the hydrodynamic forces, aerodynamic forces and motion of amphibious aircraft during the water takeoff process, the water takeoff performance is difficult to calculate accurately and quickly.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dynamics and kinematics characteristics of amphibious aircraft and the hydrodynamic theory of high-speed planing hulls, a suitable mathematical model is established for calculating the hydrodynamics of aircraft during water takeoff. A pilot model is designed to illustrate how pilots are affected by the lack of visual reference and the necessity to simultaneously control the pitch angle, flight velocity and other parameters during water takeoff. Combined with the aerodynamic model, engine thrust model and aircraft motion model, a digital virtual flight simulation model is developed for amphibious aircraft during water takeoff, and a calculation method for the water takeoff performance of amphibious aircraft is proposed based on digital virtual flight. Typic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such as the liftoff time and liftoff distance, can be obtained via digital virtual flight calculations. A comparison of the measured flight test data an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s that the calculation error is less than 10%, which verifies the correctness and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for the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airworthiness compliance of amphibious aircraft design schemes, and the relevant calculation results can als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flight test plans for airworthiness certification.  相似文献   

13.
Flight data of a twin-jet transport aircraft in revenue flight are analyzed for potential safety problems.Data from the quick access recorder (QAR) are first filtered through the kinematic compatibilit...  相似文献   

14.
DFBW飞机人-机闭环纵向着陆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冯亚昌  王勇  王占林 《航空学报》1992,13(2):103-106
本文根据试飞员的飞行体会和一组试飞曲线,提出驾驶员参数随着着陆过程变化的频率域模型,建立装有DFBW飞机的人-机闭环系统数学模型,编制非线性全量时域仿真程序,对纵向着陆过程动态作了全面的定量分析,其结果与装有MCS飞机的试飞情况吻合,验证了本文建模、程序可信度和精度,从而得出某DFBW飞机着陆特性是可被驾驶员接受的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15.
噪声是民机型号适航合格取证的一项重要指标,噪声航迹是噪声合格审定的重要环节。本文讨论大型客机噪声合格审定基准噪声航迹及其计算。首先明确当前噪声航迹的定义,接着提出一种满足当前适航条例的民用运输机噪声航迹计算模型,最后给出算例分析,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有效的实时纵向飞行轨迹重构的新方法。为了得到状态估计的快速算法,本文把非线性飞行轨迹重构转化为线性、离散、时变状态和参数估计问题。将数值稳定性好、计算量也小的序列U-D分解滤波算法用于状态方程为线性、观测方程为线性或非线性的滤波问题中。由于测量值中常常含有系统偏差,本文把这些偏差作为增广状态加入增广状态模型中,并利用模型的一些特点,提出偏差分离的U-D分解算法,使计算量大大减少。仿真和实际试飞数据计算表明、本文的方法可得到比平方根协方差滤波更有效的实时飞行轨迹重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水陆两栖飞机地面和水面起降特性需要满足适航规章的要求,有必要在飞机方案的优化设计过程中建立准确的计算分析方法来开展评估,以保证飞机方案的适航符合性、降低设计更改风险。基于滑行艇水面滑行水动力分析方法、地面起落架多体动力学建模方法及 Matlab / Simulink 仿真环境,分别建立某船身式水陆两栖飞机水面、地面起降的飞行仿真模型,数学模型中包含飞机本体飞行力学模型、水动力模型或起落架模型,通过对算例飞机水面和地面起飞过程开展飞行仿真,得到飞机各运动状态变量、起落架参数、水动力等的时间历程,并与飞行试验、水池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船身式水陆两栖飞机地面、水面飞行仿真方法达到了型号设计的精度要求,仿真结果与试验试飞结果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一种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用于ACT验证机的研制和试飞的多功能工程飞行仿真系统,分析了系统的设计概念、原则和功能要求,提出了面向多功能要求(全数字实时飞行仿真、电传飞控铁鸟台综合试验、飞行训练模拟和工程飞行仿真)的总体设计和总体结构,研究了ACT验证机动力学特性的建模、仿真和提高仿真逼真度的方法。研究和开发了工程飞行仿真的实时管理软件系统和人机(用户)接口。系统应用实践和试飞飞行员的评价表明设计是成功的,是一种性能/价格比高的工程飞行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速飞行器高超声速飞行环境,建立了热化学非平衡流动数值模拟技术,并对计算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接着开展了真实气体效应对飞行器等离子体鞘套及其电磁参数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飞行器物面中心线等离子体密度峰值与飞行试验符合良好;对于碰撞频率,沿滞止流线,双温模型以及Park反应模型对等离子体碰撞频率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对于相对介电常数,除激波附近,流场其他区域的实部接近1,激波附近小于1,虚部沿滞止流线逐渐升高;双温模型以及Park反应模型对相对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陈桂孙  方振平 《飞行力学》2003,21(2):20-23,30
简要介绍了军用飞机飞行品质MIL—STD—1797A中有关俯仰轴频域难则的要求和原由。提出了对这些难则的理论计算和模拟试验方法。并以某飞机为例,利用所提出的方法,对其飞行品质进行了计算和模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计算和模拟方法是合理的。最后,讨论了驾驶员模型形式对俯仰轴飞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