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前言   美国海军陆队所属MV-22B"鱼鹰"倾转旋翼机已于2007年9月17日搭乘海军"黄蜂"号两栖攻击舰开赴伊拉克,进行首次作战部署.……  相似文献   

2.
V—22“鱼鹰”基本上是一种海军陆战队用的飞机,它的尺寸大小适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突击舰船搭载和装运一个加强步兵班。但是,这种快速、远航程倾转旋翼机对于美国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来说具有很大的潜力。美国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AFSOC)将在2003年得到第一架生产型CV—22B“鱼鹰”开始更换40架MH—53J直升机。现在计划要求2004年在佛罗里达州赫尔伯特机场成立第一支拥有8架VC—22的专门部队。在“鱼鹰”机加入AFSOC之前,贝尔—波音倾转旋翼机研制小组必须把适于特种作战的任务设备组件综合到飞机中去。  相似文献   

3.
经过二十几年的研发历程,美国海军的使用试验与评估部队最近确认V-22“鱼鹰”倾转旋翼机达到了作战效能和作战适用性要求,海军陆战队也认为该项目基本上接近了可以大批量生产的阶段。美国国防采办委员会很快将对该倾转旋翼机进行评审,如果进展顺利,预计首批12架V-22将在2007年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空军的试飞人员已经结束了对贝尔-波音公司 MV- 22“鱼鹰”倾转旋翼机的作战评估,从而确定了该机全面进入投产阶段。这支所谓的多军种试验队伍从去年 11月起用 4架生产型的 MV- 22“鱼鹰”试飞了 830小时。试飞员们将用 90天的时间准备试飞报告。 MV-22“鱼鹰”完成试飞  相似文献   

5.
灰鹰凌空     
<正>照片中的MV-22隶属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61倾转旋翼机中队。第161中队绰号"灰鹰"(Greyhawks),其前身为海军陆战队第161运输直升机中队,是世界上第一支服役的运输直升机中队。编缉:石坚  相似文献   

6.
直升机涡环状态与飞行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险的“灰色临界区“ 2000年4月8日,一架美海军陆战队的MV-22机(“鱼鹰“倾转旋翼机)在进行作战评定飞行中突然坠毁,死亡19人。2000年12月11日晚,又有一架MV-22机在北加利福尼亚进行训练时坠毁,4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在短时间内连续发生两起灾难性事故,美海军陆战队事故专家组通过缜密调查,弄清美军忽视MV-22机飞行的一个危险临界状态(涡环状态)是酿成机毁人亡的原因。 2000年4月8日,14号MV-22  相似文献   

7.
倾转旋翼机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贝尔/波音公司的MV-22“鱼鹰”现在已被批准全速生产,贝尔公司的无人驾驶“鹰眼”已开始为美海岸警卫队进行研制飞行,贝尔/阿古斯塔公司的BA609恢复了取得民用航空合格证的飞行试验。取得这些成功的贝尔直升机公司的倾转旋翼机历史有详尽的记录,这包括为NASA研究的非常成功的XV-15和为美陆军和空军试制的先驱者XV-3。但是,有些早期鲜为人知的飞机为倾转旋翼机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飞机是由名为卓越飞机公司(TranscendentalAircraftCorporation)的小公司设计和制造的。这家公司的工程…  相似文献   

8.
V-22“鱼鹰”偏转旋翼机是美国为了执行“飞行登陆”计划,实现“远征机动作战”的理论,满足多军种的作战使用要求而研制的垂直起降飞机。“远征机动作战”的关键在于提高空运尤其是由海向陆的兵力投送能力,这正是“鱼鹰”受到青睐的原因。V-22是偏转旋翼机,它组合了直升机的垂直起降能力和涡轮螺桨飞机的速度与航程优势,可空中加油和在全球范围内自主部署。它起飞着陆如直升机,到了空中其发动机短舱可偏转而转变为涡轮螺旋桨飞机,可高速和高空飞行。作战半径大,它可装载24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9吨以上的内部或外部货物。可在大型舰船上起降,因而可在未来的两栖登陆作战中大显身手。旋翼可折褶,机翼可转动,所以飞机可存放于飞机载舰上。美国海军陆战队视该机为实现高速度、超视距两栖突击的-个至关重要的工具。V-22完全与美国海军“海上基地设置”的概念相适应,形成作战部队的海上规划、管理和主动作战,减少对陆上基地的依赖。  相似文献   

9.
6月9日,美国政府宣布将于2012年开始在冲绳美军普天间机场部署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莫雷尔在记者会上就V-22“鱼鹰”称:“美国计划在日本的美军基地部署,已经将此事告知日本政府.”这是美国政府首次公开谈及“鱼鹰”在日部署计划.初经战阵的鱼鹰美国计划2012年开始在驻日美军普天间基地部署24个“鱼...  相似文献   

10.
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研制历程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倾转旋翼机具有速度快、噪声小、航程远、载重大和耗油率低等优点,本文介绍了贝尔直升机公司V-22"鱼鹰"倾转旋翼机从原理验证阶段的XV-3机到方案验证阶段的XV-15机,再到实用工程研制阶段的V-22"鱼鹰"机循序渐进的研制历程,并叙述了倾转旋翼机研制中的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自从2012年7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将首批12架MV-22B"鱼鹰"倾转旋翼机从加州圣迭戈运抵日本山口县岩国基地后,这个既能像直升机垂直起降,又能像固定翼机快速巡航的"空中怪兽"就让日本社会不得安宁,普通民众担忧其糟糕的安全记录会带来"不测之灾",而醉心于与美国军事结盟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却急于通过允许部署"鱼鹰"来表白忠诚,进而"挟美自重",在钓鱼  相似文献   

12.
贝尔/波音公司研制的V—22“鱼鹰”倾转旋翼机最近在美国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沿海地区完成了初期阶段的海上试验。美国海军在“塞班岛”号两栖攻击舰上完成了这些海上试验。“塞班岛”号两栖攻击舰以前携带过CH—46“海上骑士”直升机。由于MV—22上的自动飞行控制系统中的软件需要调整,迫使美国海军提前5天结束试验,但“鱼鹰”还是  相似文献   

13.
倾转旋翼机操纵的复杂性对其任务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而设计响应类型可以大幅提高其任务执行能力,减轻飞行员操纵负担。本文设计了倾转旋翼机在直升机模式下的平移速率指令(TRC)响应类型控制律并进行了飞行品质的仿真验证。首先,建立了基于机理法的倾转旋翼机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其次,根据有人直升机飞行品质要求,设计了直升机模式下的TRC响应类型控制律;最后,进行了飞行品质的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TRC响应类型满足相关品质规范要求,飞行品质达到等级1。通过本文研究,能够显著改善倾转旋翼机在悬停/低速飞行状态下的操纵品质和精确机动能力,减轻飞行员操纵负荷,提升任务执行能力,满足倾转旋翼机近地低速机动飞行需求。  相似文献   

14.
航空动态     
五角大楼批准恢复“鱼鹰”倾转旋翼飞机测试4月26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奥尔德里奇在国防采办会议上宣布,国防部已批准恢复对V-22“鱼鹰”倾转旋翼飞机的飞行测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国外倾转旋翼机的发展历程及具有代表性的V-22"鱼鹰"设计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了倾转旋翼类飞机的设计特点及技术难点,并对倾转旋翼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为国内此类飞机的研制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V-22"鱼鹰"飞机在试验与使用过程中发生的重大意外事故,对V-22飞机存在的主要设计缺陷及反复质量问题等进行了剖析,形成对我国倾转旋翼机发展的启示和建议,为我国后续发展倾转旋翼机装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直升机技术》2002,(3):32-32
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AH-1Z和UH-1Y现代型安装了“Topowl”头盔式显示器,同时,海军陆战队也在为其它平台如贝尔和波音公司联合研制的MV-22“鱼鹰”倾斜旋翼机和CH-53X的改进型寻找普通的头盔式显示器。与“Topowl”一起参加竞争的还有“Helidash”头盔式显示器,当时提出的关键要求是入选系统必须是货架产品,以便能快速与AH-1Z/UH-1Y集  相似文献   

18.
新机纵横     
《航空科学技术》2005,(4):45-46
贝尔大力宣传V-22作为PRV的优势贝尔直升机公司V-22业务部门在巴黎航展期间宣称,V-22“鱼鹰”倾转旋翼机是美国空军“人员援救飞机(PRV)”项目的理想选择。PRV的任务不仅仅是作战搜索与援救,还可能包括特种作战任务以及支援民用目的。如此宽泛的用途有利于V-22这种半飞机、半直升机的平台。除贝尔-波音公司的V-22外,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领导的竞争小组的US101直升机和西科斯基公司的H-92直升机也将参加PRV项目的竞争。美空军定于下月发布正式的PRV招标书,明年2月宣布中标者。A350年底前正式启动研制工作空中客车公司主要股东之一欧…  相似文献   

19.
倾转旋翼机适合我国民用航空任务场景,是未来民用直升机的重点发展方向,开展应用需求与关键技术分析是推进我国民用倾转旋翼机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步。基于宏观发展环境分析,本文针对应急救援、交通运输和通航作业等领域,研究了民用倾转旋翼机的应用需求。结合XV-15、V-22等典型倾转旋翼机的研制经验和溯源分析,从安全与适航出发,开展了民用倾转旋翼机关键技术元素的识别,并重点分析了飞行控制系统、传动系统、故障模式与安全性设计等关键技术。本文研究成果对我国民用倾转旋翼机的工程化研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V--22“鱼鹰”是目前唯一一型研制成功并投入实战使用的倾转旋翼机,虽然其单机采购价格高达数千万美元,但仍然有多个国家有意愿采购。美国军方对该机的改进工作也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