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了BNi-2钎料及其与ICr18Ni9Ti和GH3030钎焊的金相组织、性能,研究了钎焊参数及间隙对钎焊质量的影响,成功地解决了材料ICr18Ni9Ti和GH3030薄壁管形零件(壁厚为0.15mm)钎焊的钎透率与熔蚀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6063铝合金真空钎焊用铝基钎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6063铝合金的熔点较低(接近Al-Si钎料的液相线温度),焊接过程中易发生晶粒长大、溶蚀等现象,Al-Si-Mg钎料无法满足6063铝合金真空钎焊的要求。利用Cu降低熔点的作用,同时加入Ni、Si合金元素,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合金元素Cu、Ni、Si对铝基钎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合金元素Cu、Si含量的增加,其熔点大大降低,同时钎料的铺展性能也有明显改善,6063铝合金钎焊接头强度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3.
对新型双相不锈钢2205与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进行钎焊性试验。通过设计波纹板结构模盒,模盒爆破强度试验,开展钎焊接头微观组织结构分析,钎焊接头元素扩散行为及其影响分析,钎焊接头元素扩散能力计算分析,结果认为2205与1Cr18Ni9Ti钎焊可形成结合强度优良的钎焊接头。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扩张段的钎料布局及用量工艺方案,根据现有设备及生产条件选用正确的钎料,通过扩张段模拟试验件的钎焊试验,确定了钎料的用量及分布,并运用于正式产品的钎焊.经过检测,未产生钎料堆积及堵塞且符合设计要求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我国安装位置卫星钛导管氩弧焊存在的导管装配精度要求高、焊接周期长,接头焊缝凹陷严重等问题,在远离高频加热装置7米处,进行了模拟卫星安装位置的φ6×1mm钛导管氩气保护感应钎焊试验。试验时使用了可分式钎焊钳和70Ti—15Cu—15Ni钎料。从感应钎焊的钛导管接头的拉伸强度,液压,检漏和振动等试验结果来看,该工艺有可能替代我们目前使用的不添加焊丝的全位置氩弧焊连接工艺。  相似文献   

6.
为了避免在铝合金焊接中产生晶粒长大、溶蚀等缺陷,提高铝合金的钎焊质量,本文在Al-Si共晶钎料的基础上加入合金元素Cu和其它微量元素,研制新的低熔点钎料,最后确定新钎料为Al19Cu9Si。该钎料的熔点为543℃,比BAl86.5SiMg钎料的熔点降低了40℃,试验结果表明新钎料具有良好的润湿性、流动性,接头的剪切强度、抗腐蚀性能均满足铝合金钎焊要求。  相似文献   

7.
Ti-15Cu-15Ni真空钎焊TiAl合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钎焊温度950℃,钎焊时间8~30min条件下,对TiAl/Ti-15Cu-15Ni/TiAl进行了真空钎焊试验,借助SEM、EDS分析和三元相图,探讨了界面微观组织结构,并通过拉伸试验评价了接头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界面反应层由柱状两相区、网状析出区、过渡区、残余钎料区组成。在950℃,15min条件下,接头拉伸强度最高达到295MPa,保温时间延长或缩短,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8.
在钎焊温度1 080℃、保温时间0~15min条件下,用Ti-28Ni钎料对Ti60与高铌TiAl合金钎焊连接进行了研究。用SEM,EDS等方法对接头微观组织进行分析,并研究了保温时间对接头连接界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的接头无气孔和热裂纹,接头的典型界面结构为Ti60/α+(α+β)/Ti_2Ni+(α+B2)/α+Ti_3Al/Ti_3Al/B2/高铌TiAl合金;当保温时间较短时,断裂发生在钎缝处,钎缝区含大量Ti_2Ni相,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Ti_2Ni相逐渐消失,α+Ti_3Al网状区面积不断增大且向Ti60合金侧偏移,保温时间过长时,接头断裂位置由钎缝区向高铌TiAl合金母材侧偏移,断裂形式为脆性断裂。保温时间10min时,接头平均剪切强度达到最大值139 MPa。  相似文献   

9.
采用几种钎料对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钛合金进行真空钎焊,重点探讨了含Ti钎料钎焊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钛合金连接界面的微观组织。研究表明,含Ti钎料润湿连接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钛合金TC4的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钎料与母材的物理接触以及钎料的熔化;原子的扩散;反应层的生成;反应层沉积变厚,润湿复合材料;形成接头。研究结果对于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钛合金的连接及在重要航天器中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钛合金与不锈钢高频感应钎焊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Ag-Cu-Ti钎料进行了钛合金与不锈钢异种金属组合薄壁小直径管路结构的真空高频感应钎焊工艺试验研究,重点分析了钎焊工艺对钛合金与不锈钢管路真空高频感应钎焊接头质量与性能的影响因素,并观察分析了钎焊接头的微观组织和接头区域成分。研究表明,通过应用本试验研究获得的最佳工艺参数能够获得内外部质量、密封性能和力学性能优良的接头;接头形式是影响钛合金与不锈钢高频感应钎焊接头质量与性能的最主要因素,不锈钢作为外套管形式的钎焊接头性能要远远优于钛合金作为外套管形式的接头性能,此外,装配间隙和搭接长度也会明显影响接头的承载能力。研究结果对于钛合金与不锈钢等异种金属管路焊接结构在卫星等重要航天器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环路热管结构中的铝合金和不锈钢异种金属低温软钎焊试验研究,采用锡基钎料配合活性钎剂,将铝合金表面进行预镀镍处理,镀镍层厚度10μm左右,钎焊间隙为0.2~0.5mm,钎焊温度220℃,能够获得质量和传热性能满足要求的热管钎焊结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铝波导高温炉钎焊工艺,通过对钎剂、钎料和母材成份、性能以及钎焊规范的分析,尤其是对炉温规范,钎料、钎剂熔化时间、零件间隙、定位方法、钎剂和钎料选放位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还包括利用丙酮调附剂固定各方位的钎料,复杂零件的钎焊炉温规范和接头间隙的处理等内容。本文介绍给从事铝合金微波器件制造工作者,供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铝及铝合金高温空气炉中钎焊,通过对炉中钎焊规范的分析,钎料、钎剂熔化时间、零件间隙、定位方法、钎剂和钎料选放位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介绍微波器件高温空气炉钎焊的应用,对影响钎缝质量的材料、钎剂、钎料、焊接工艺参数等因素进行分析,解决钎焊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世镇 《航天制造技术》1989,(3):60-62,F003
电工纯铁DT2轭铁和铅黄铜HPb59—1隔板经表面镀镍,应用气体保护钎焊工艺,焊料HLAgCu30—52,厚0.12,装夹力0.98Mpa,无钎剂,钎焊温度730℃,保温13分钟,经100倍金相检验,焊缝宽度均匀、焊料扩散良好,拉力试验,拉拉强度在196N/mm~2以上。生产数万件,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6.
对异种金属材料的焊接,多年来焊接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对铝与钢的联接,采用钎焊、摩擦焊、扩散焊和热挤压焊等方法,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钎焊后,需将整个零件清洗而去除钎剂;扩散焊需要有可以容纳整个结构件及焊接装置的真空室与真空设备;摩擦焊与热挤压焊时,构件需承受装夹压力,这就使得整个工艺过程复杂,设备昂贵,成本高,而可靠性往往较低,铝钢异种金属的联接在工程上的应用,就受到极大的限制,而我厂  相似文献   

17.
针对LF21铝合金真空钎焊用Al-Si系钎料,通过试验方法研究了合金元素Cu、Si对铝基钎料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合金元素Cu、Si含量的增加,其熔点大大降低,同时钎料的铺展性能也有明显改善,但Cu元素含量过高对LF21铝合金钎焊接头强度不利。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长时间试验中测量壁面温度和热流的要求,研究快速响应热流/温度传感器的制备工艺,介绍传感器在热流标定、表面温度测试和电弧风洞试验中的测试结果。利用光学显示设备对比研究三种不同的加压银钎焊工艺,结果表明无助焊剂的高纯度银钎焊工艺具有焊缝平整、厚度小、气孔少的优点。热流标定结果表明,水冷条件下传感器的98%响应时间约为0.35s,热沉条件下约为0.33s,在0.42 MW/m2~2.11MW/m2范围内,与标准传感器的偏差不大于6%;表面温度对比测量表明,传感器所测温度与热流具有线性关系,可以反映表面温度对气动加热的影响;电弧风洞试验表明,传感器可以用于长时间热防护试验的热流测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Ti基快速凝固钎料对TiAl基合金和42CrMo钢的真空钎焊进行研究,对分别在三种工艺条件下获得的接头性能进行了比较。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接头组织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快速凝固钎料在界面层中的生成相。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微波器件及真空器件要求出发,研究了LF21铝合金波导器件使用微量氟 化物钎剂的氢气保护钎焊工艺,和氮气、氩气及混合气体相比,氢气保护下,铝硅 系共晶钎料在LF21上的铺展、填隙及形成圆角等方面均最佳,钎焊接头的机械 性能、抗腐蚀性能及涂复性能优良,特别是经氢气保护下的钎焊接头不经钎后清 洗可以直接进行表面涂复处理。在本工艺条件下,关于氧化膜的破除机理在文中做 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本工艺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