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5):547-547
由科技部支持的国家863计划"绕月探测工程科学数据应用与研究"重点项目9月28日通过验收。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嫦娥一号"任务至此才算圆满完成,该卫星获取的数据足够让科学家研究10年。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6月19日,圆满完成我国月球探测"三步走"任务中第二步任务,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嫦娥三号再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2014年南京青年奥运会吉祥物"砳砳"手持青奥会火炬,进行了一次地球至月球空间的接力旅行,而远在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上默默执行探测任务的嫦娥三号着陆器"忙里偷闲",充当了一回火炬手,帮助"砳砳"以网络传递火炬的形式实现了太空之旅。这是圆满完成"嫦娥工程"落月探测任务后,嫦娥三号探测器的又一杰作。  相似文献   

3.
<正>打通"链路通道"从2007年"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开始,2010年、2012年"嫦娥"二号、"嫦娥"三号使用"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相继圆满完成发射任务,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配套的遥测传输系统就在"嫦娥"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完成对运载火箭跟踪测轨、姿态测量;为地面应用系统提供相关数据,为地面指挥系统提供监视显示;进行上下图像传输;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04,(2):5-8
2003年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辉煌的一年。集团公司党组带领全体干部职工不畏艰难、团结一致,克服了非典造成的不利影响,圆满完成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圆满完成了高新工程型号首飞;创造了在一个月内,成功进行4次航天发射的新纪录;战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9月23日05时10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第47、48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截至目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已研制发射277颗航天器。此次发射的双星是继2018年11月"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基本系统空间星座部署任务圆满完成后,2019年中圆轨道(MEO)卫星的首次发射,也正式拉开了"北斗"三号从基本系统向完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背软着陆和月球背面成像。"嫦娥四号"探测器上搭载了由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研制的5台载荷,5台载荷均工作正常并圆满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7.
《航天》2012,(8):10-10
6月29日上午10时许,在圆满完成所有在轨任务后,搭乘3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平安返回,为本次航天任务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用12个字来评价这次任务:结果圆满、过程完美、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11年取得了如下辉煌成绩:以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嫦娥二号卫星成功抵达拉格朗日L2点、北斗卫星区域导航系统基本建成为标志,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务再刨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9.
中国     
《航天员》2010,(3):6-8
载人航天工程第五次发射场合练任务圆满完成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4月30日报道.历时近50天的载人航天工程第五发发射场合练任务近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10.
生产线是一个单位生产能力的重要保证。"十一五"期间,西安分院积极开展了多条生产线建设,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宇航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回顾生产线的建设历程,系统总结得失,为后续生产线建设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月球探测任务测控系统总体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的探月工程采用"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测控系统作为工程五大系统之一,通过探月工程建成了全球布站的深空测控网和18 m测控网,并圆满完成了历次任务对探测器的测控,在任务分析与设计、测定轨和链路设计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本文以嫦娥四号中继星和探测器两次发射任务为例,系统梳理了我国深空测控网和18 m测控网现状;根据任务需求,从测控覆盖、链路性能、测定轨精度和日凌影响等方面对测控任务实施能力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此为基础,对多目标测控、轨道测量和日凌期间的测控方案进行了系统设计。通过对任务期间获取的实测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了测控实施情况,并对后续工作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后续月球和深空探测测控通信任务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石头 《航天》2013,(11):14-15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11月26日,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了嫦娥一号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2008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按计划圆满完成在轨运行和探测一年的各项任务,共获取了1.37TB科学探测数据。11月8日,完成预定任务的嫦娥一号从距月面高度为200千米的圆轨道降至100千米圆轨道,继而降到远月点100千米、近月点15千米的椭圆轨道,再升回到100千米圆轨道,开展了卫星平台有关技术试验和卫星变轨能力、轨道测定能力等10余项验证试验,为探月工程二期积累了宝贵的技术和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11月19日,第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作为"北斗"三号第18颗、第19颗卫星,此次双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基本系统空间星座部署任务圆满完成,为年底正式开通运行打赢了收官之战。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10月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继嫦娥一号卫星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之后,嫦娥二号绕月探测卫星作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行者,又踏上了奔月的征程。在嫦娥二号任务中,中国航  相似文献   

15.
杨雯 《中国航天》2012,(7):53-54
2012年6月,在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25所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为天宫与神九精准导引,圆满完成了"首先捕获、稳定跟踪、精确测量"的神圣使命。这是继2011年11月我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后,微波雷达不负众望,再让"太空之吻"画面完美定格。25所自主研发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是实施此次交会对接任务的关键单机,为交会对接提供距离、速度、角度、角速度等信息。在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中,微波雷达在神舟九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相距224公里时,迅速发现并锁定目标,直至两航天器成功实现对接,始终工作正常,性能稳定、状态良好,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北京冬奥会是一次"科技冬奥",开闭幕式的艺术创意和精彩呈现主要依靠科技手段保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技术保障实施单位和技术总负责单位,借鉴航天型号和重大工程研制管理经验,采取了航天系统工程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圆满完成了承担的地面舞台、火炬系统等11个大项的技术保障工作.这是航...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9月和10月,长征二号F火箭先后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为后续的空间站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921工程作为跨世纪的载人航天工程,其技术含量高,难度大,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协调面广,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航天系统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是整个工程的七大系统之一。中国载人航天运载火箭命名为长征二号F。2013年载人航天工程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后,长征二号F火箭系统启动了执行空间实验室任务的T2、Y11火箭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18.
结合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工程与科学、工程与技术融合的研制特点,采取了创新的研制管理模式,运用项目管理理论,从流程、计划、物资、风险、产品保证、成本等各方面进行了系统策划和优化控制,通过研制过程管理实践,确保了HXMT卫星研制任务圆满完成;建立了由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参与的空间科学项目实施模式,为我国研制更高级的空间科学卫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天宇来风     
《航天员》2010,(3)
<正>中国CHINA载人航天工程第五次发射场合练任务圆满完成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4月30日报道,历时近50天的载人航天工程第五次发射场合练任务近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完成。第五次发射场合练任务是交会对接任准备过程中的一次综合演练。合练自3月12日第一批试验设备进场开  相似文献   

20.
庞征 《航天》2012,(3):9-11
据近日召开的2012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透露,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工程二期中的嫦娥三号任务目前已经圆满完成月球着陆器的悬停避障及缓速下降试验,月球巡视器的综合测试及内、外场试验等各项验证性试验,技术方案得到验证,该工程研制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