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举国欢庆!中国航天人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从"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再到"北斗"三号,几十年来,研制团队汇聚各方力量,同舟共济,携手拼搏、连战连捷,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探索发展道路。让我们沿着时间的脉络,再次梳理中国"北斗"的传奇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在祖国的天疆,驻守着一群老兵,他们的职责是守护亚太地区,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导航定位、测速、授时及报文通信服务。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老兵们一个个战斗到最后一刻才挥别战友,消逝在太空中,2019年5月17日,"北斗"二号卫星启动论证20周年之际,"北斗"家族举行了隆重的迎新仪式,欢庆最后一位队员入伍。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与来自中国"北斗"大本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伴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产生了大量直接或间接与卫星导航相关的专利。从事北斗导航系统各类型业务的厂商和其他机构通过专利申请和不断拓展专利布局,提升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从专利角度对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梳理,可以摸清北斗卫星导航相关技术发展的具体动向、了解拥有重  相似文献   

4.
<正>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是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具备向亚太地区提供区域服务的能力,其全球化布局和应用进程不断加快。鉴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特殊战略地位,加快推进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运营及其应用领域的立法,加快推动在卫星定位导航授时(PNT)应用领域从政策之治走向法律之治,将"法治北斗"建设有效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对于打造中国航天事业升级版、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在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2012年12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掀起了北斗产业发展的热潮,业界称2012年为"北斗导航产业"元年。几年来,伴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各地卫星导航产业联盟纷纷成立,卫星导航产业基地、产业园不断奠基,上海、重庆、南京更是要建设以北斗导航应用为核心的产业基地。这些举动无疑是看好了卫星导航产业巨大的商机,特别是北斗导航在此市场中的巨大潜力。但是在发展热潮下应  相似文献   

6.
CZ-3A系列运载火箭承担了北斗工程,包括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的全部发射任务,被称为“北斗专列”。在北斗工程历时26年的研制过程中,CZ-3A系列火箭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使火箭具备了从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到倾斜同步转移轨道(IGTO)、中圆转移轨道(MTO),从一箭一星发射至转移轨道,到一箭双星发射至转移轨道,再到一箭双星直接发射入轨的发射能力,实现了跨越发展。满足了北斗工程的发射任务需求,北斗工程共计44箭、59星,CZ-3A系列火箭发射均获得了圆满成功,成功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6月23日0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伴随着"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的腾空而跃,一阵橘色烈焰划过上空,直冲九霄。随后,"北斗"系统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20载巡天遨游,"长征"三号A系列运载火箭以44次发射、59颗卫星的骄人成绩,圆满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建任务。作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北斗"系统的先进性不言而喻。而追溯到20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6月23日0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随着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顺利入轨,30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已全部到位,"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战略任务圆满收官。这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航天领域完成收官的首个国家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3):282-282
"两弹一星"元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在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开幕式上表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迎来最好的应用产业发展期。孙家栋说,十几年来,卫星导航应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信息文明和现代商业模式的快  相似文献   

10.
一、北斗"百城百联百用"行动计划的发动背景中国北斗卫星系统2012年12月27日正式提供服务,成为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划时代的里程碑,也使得北斗产业变成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代名词。一直以来,北斗产业都是中国卫星应用领域的热点,也是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如果把2013年作为中国北斗应用元年的话,刚刚走过3年,全产业总产值便从1000亿元上升至2000亿元,产业发展已经步入了最佳的黄金机遇期。北斗引领下的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态势,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判: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肩负着"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使命责任。自成立以来,航天科技集团积极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的航天科技发展道路,不断推动企业化、市场化、集团化转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竞争实力不断增强,航天技术水平和能力大幅提升,成功实施了载人航天、探月、"北斗"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多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造了载人交会对接、月面巡视勘察、"北斗"区域组网、高分卫星分辨率达到亚米  相似文献   

1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国防与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航天大国和组织纷纷倾力建设。目前,已经投入运行的有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正在建设的有欧洲的GALILEO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ALILEO)和中国的北斗全球定位系统(COMPASS,中文音译名称BeiDou)。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稳步推进。第一步已实现,从2000年到2003年,成功发射了3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立起完善的北斗导航试验系统,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第二步于2012年前,  相似文献   

13.
一、北斗系统和北斗产业的现状及趋势1.北斗已完成区域组网基本系统建设从2000年发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到2012年2月底,我国共发射了11颗北斗导航卫星,完成了区域组网基本系统的建设,并于2012年正式提供试运行服务,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  相似文献   

14.
在北斗重大专项实施三年多的背景下,北斗基础产品形成了"论证一代、研制一代、应用一代"的发展模式和良好局面,目前国产北斗基带芯片出货量已经突破400万片,具备北斗功能的手机芯片已经流片,高精度OEM板卡已经占据国内三分之一的高精度应用市场,初步满足了行业和大众对北斗基础产品的需求。纵观产业发展形势,北斗基础产品仍然在产品成熟度、集成度、市场占有率、应用领域等方面与国际同类产品存在差距。为此,本文在总结差距和不足的同时,从政府扶持、产业保障环境(政策法规、标准与知识产权)、应用模式创新、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北斗基础产品后续发展的几点对策思考,以期引起各界共鸣,共同促进北斗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9月23日05时10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第47、48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截至目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已研制发射277颗航天器。此次发射的双星是继2018年11月"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基本系统空间星座部署任务圆满完成后,2019年中圆轨道(MEO)卫星的首次发射,也正式拉开了"北斗"三号从基本系统向完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9月19日22时07分,"长征"三号B/"远征"一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一箭双星",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37、38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工程)的第7次发射,是该系统的第13颗、14颗星,对"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7.
航天短讯     
《航天器工程》2020,29(1):110-116
正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据新华网2020年3月9日报道,当天,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4颗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变轨、在轨测试、试验评估,适时入网提供服务。这是北斗三号第29颗全球组网卫星,也是第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此类卫星将在星基增强、短报文通信、精密单点定位等特色服务上发挥关键作用。今年5月还将发射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届时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将全面完成。据悉,"北斗"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11月19日,第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作为"北斗"三号第18颗、第19颗卫星,此次双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基本系统空间星座部署任务圆满完成,为年底正式开通运行打赢了收官之战。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6月25日02时0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三号第2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2)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北斗"三号IGSO-2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第21颗"北斗"三号卫星,也是"北斗"导航系统第46颗卫星。截至目前,在我国发射的"北斗"三号卫星中,有18颗运行于中圆轨道(MEO)、1颗运行于地球静止轨道(GEO)、2颗运行于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据悉,卫星设计寿命12年,  相似文献   

20.
正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的发射任务直播中,人们首次从太空的视角见证了"北斗"卫星太阳翼在轨展开华丽而震撼的过程。然而,在这华丽展开的背后,是"北斗人"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结果。在以往中高轨卫星的飞行程序设计中,为确保展开过程安全稳定可靠,卫星需要在完成太阳搜索并建立对日姿态后再进行太阳翼展开操作,而太阳搜索可能需要等待数十分钟的时间,因此太阳翼展开需要在星箭分离半小时后才得以实施,这极大限制了飞控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