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988年苏联共进行90次航天发射,在发射次数上继续为各航天大国之首,而美国仅发射11次,欧洲国家7次,中国4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09,(2):46-46
新墨西哥航天管理局去年12月18日称,美国联邦航空局已向设在该州的世界上首座商业航天港——美洲航天港发放了许可证,允许其进行垂直和水平航天发射。该航天港将在2009年第一季度开工建设,水平发射所需的航站楼和机库将在2010年底完工。新墨西哥航天管理局希望近期与英国维珍银河公司签订租赁协议,在该航天港经营维珍公司的“太空船二号”亚轨道太空旅游飞船。  相似文献   

3.
从50年代末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直到美国航天飞机问世,不管是发射载人飞船还是发射不载人航天器,每次航天发射都要用掉一枚火箭。即使是在今天,世界上也仅有美国航天飞机这一种航天运输工具是可重复使用的,而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世界上商业航天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实现了对各类商业航天活动及参与私营企业的规范、监督与促进。其中,商业航天准入管理制度为美国私营企业进入航天领域明确了界限与门槛,是美国实现商业航天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一、美国商业航天准入管理制度概况目前,美国商业航天准入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空间发射许可、遥感系统运营许可以及通信卫星业务许可三大类。1.空间发射许可《美国商业航天发射法》是  相似文献   

5.
《航天员》2007,(1)
普列谢茨克发射场位于俄西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航天发射场之一。总占地面积1762平方千米,中心点位于东经41度、北纬63度的位置。它是俄罗斯第一个航天发射场,也是世界上发射卫星最多的发射场,发射次数占全世界总数一半以上。主要用于发射大倾角的侦察、电子情报、导弹预警、通信、气象和雷达校准卫星。目前俄大部分航天器发射和火箭技术试验都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进行。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工程》2012,21(4):20-20
据中国航天网2012年7月7日消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2012年上半年,全球共进行了35次航天发射,中国航天机构共完成了10次发射,超越美、俄的发射数量,居世界第一。上半年中,俄罗斯共完成发射9次,位居第二,美国共发射8次,位居第三。欧洲阿里安空间公司进行了3次发射,日本、印度、伊朗、朝鲜和海上发射公司各进行了1次发射。长期以来,都是美国和俄罗斯在航天发射数量上居于世界前列,中国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航天发射次数一直呈稳定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7.
1987年苏联在航天发射方面又一次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共进行了95次发射,而美国只发射了8次,日本发射了3次,中国和欧洲各发射了2次。 1987年全世界总共进行了110次航天发射,比1986年的103次有所增加。1986年苏联发射了91次,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而美国和欧洲则分别发射了2次。 1987年苏联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进行了47次航天发射,从丘拉坦发射中心进行了47次航天发射,从卡普斯丁亚尔发射场进行了1次航天发射。如果把1987年5月15日新的大型运载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08,(6):45
俄联邦航天局长佩尔米诺夫4月11日说.俄将在2020年前停止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进行载人航天发射。而改用俄中边境新建的东方发射基地。他是在普京总统在俄联邦安全会议上敦促增加俄航天计划投资后做上述表示的。普京说:“我们必须确保俄能有保证地进入太空。”他说,俄应能从其本土上进行所有各类发射,包括卫星、载人飞船和行星际探测器。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航天发射市场上,欧美和俄罗斯的发射商依靠其先进的卫星制造能力、运载火箭制造技术、发射场设施、灵活的融资和保险方式,结成战略联盟,垄断了世界发射市场。中国航天发射服务业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国际市场,对世界航天发射市场起到了有益的补充作用,曾经占到8%到10%的  相似文献   

10.
美国私营工业界正在开发一次性运载器发射业务。为便于进行商业发射,在今后10年,美国很可能会建造若干个商业性服务设施——航天港。 由于联邦政府采取了鼓励政策,美国已有三个州为建造航天港做了基本准备工作。 美国运输部商业航天运输办公室(OCST)的一位经济学家说,美国在商业航天方面的竞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私营航天港的建造。他说,外国竞争者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要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将其东北端的约克角(Cape York)建成世界上主要的民用航天发射中心。澳大利亚的一家称为约克角航天局(CYSA)的财团投资了500万美元来论证建造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国际性民用航天港的可能性。 约克角作为航天港的有利条件 在澳大利亚建立火箭发射场并不是新事物,澳大利亚南部的武麦拉(Woomera)早在1947  相似文献   

12.
动态新闻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商业航天发展计划据《中国航天报》2018年9月28日报道,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宇航部部长尚志介绍了公司商业航天发展情况和未来计划。未来3年,公司将在发射服务以及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等优势领域陆续开展商业实践探索,重点推动商业发射服务、卫星应用产业以及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等,促进公司商业航天全面、深度发展。商业发射方面,公司将  相似文献   

13.
世界航天运载业2005年仍未从低谷中走出,仅比2004年稍有好转。这两年是世界航天运载业45年来最不景气的年份。2005年全球仅进行了55次航天发射(2004年为54次),其中有19次商业性发射,占总发射次数的34.5%(由于资料来源和统计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本文某些数据与其它资料上的数据有差别——编注)。但2005年的中国航天续写了辉煌,神舟6号成功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发射及整个航天事业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航天大国俄罗斯进行了8次商业性发射,成为商业发射次数最多的国家,占总商业发射次数的42.1%;阿里安航天公司发射5次,占26.3%;海射公司发射4次,占21%;中国和美国各进行1次商业发射,分别占5.3%。日本和印度2005年都没进行商业性发射。  相似文献   

14.
航天电磁发射具有运载效率高、单次发射成本低、无污染、可适用于多种运载器型号、推射装置可重复使用、发射过程力学及电磁环境复杂等特点。本文在深入分析航天电磁发射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航天装备试验鉴定条件和工具进行创新研究。基于低轨卫星发射试验任务应用需求,从总体设计思路、试验工艺流程、功能分区及主要设施等方面阐述航天电磁发射场总体方案,总结归纳与航天电磁发射场设计相关的关键技术,为实现未来航天发射场“快响型航班式运输投送”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周威 《中国航天》2005,(8):30-31,36
2004年10月19日,我国长征3A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风云2C气象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此次发射的成功不仅是我国气象卫星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也是我国航天保险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因为风云2C卫星的保险是自1997年以来中国航天首次按照商业化模式和国际商业航天保险市场的惯例运作的商业航天保险。商业航天保险主要包括发射前保险、发射保险、卫星在轨保险和第三方责任保险。笔者长年接触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业务,积累了商业航天保险的相关经验和资料。现以风云2C卫星保险项目为案例,就商业航天保险中发射保险和卫星在轨保险的相关问题及其发展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周武 《航天》2012,(1):7-7
2011年12月20日和22日,中国在西昌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分别用长征三号乙火箭和长征四号乙火箭,成功地将“尼星”1R和资源一号02C卫星送人太空。至此,2011年中国航天以全年19次航天发射,首次在年度航天发射总数上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17.
从2001年起,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上将陆续出现几种俄罗斯的新面孔火箭。它们均来自由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科研生产中心研制生产的安加拉火箭系列。为了摆脱俄对哈萨克斯坦境内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依赖,新火箭将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发射,并且将使用原来为天顶2火箭建造但却从未使用过的一座发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航天测试发射活动的独特性质和组织指挥模式,提出了航天测试发射C4I系统的一般体系结构,研究了进行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并以载人航天工程C4I系统为例介绍了一个具体的航天测试发射C4I系统框架,最后对未来航天测试发射C4I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1月2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京发布首个《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18)》,对2018年航天活动进行盘点,从世界航天发展态势、中国航天发射活动、技术创新、应用服务、国际合作、商业航天进展6个篇章全面展示了中国航天的最新发展与成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18年发射次数约占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一2018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发射活动创造新纪录,以突破历史的37次发射首次独居世界航天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国际航天发射市场及运载火箭的应用情况,根据美国的航天发射层次、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的发射价格、国外对发射市场的需求,详细地分析了我国“长征”系列中型载火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