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在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吹响了加快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号角。航天白皮书是我国关于航天活动的政府文告,是我国对外宣传和对内指导航天活动的高层次政府文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权威性。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2016  相似文献   

2.
加强国际空间合作,努力解决日趋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一、引言随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如何发展航天事业已经成为各航天大国面临的重要课题。换句话说,各航天大国如何在航天领域进行经济斗争已成为他们制定航天政策的主要出发点。航天活动的发展不仅受经费的制约,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诸如空间安全、空间碎片、轨道和频谱资源等问题的进一步凸显,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特别是航天大国之间的合作,显得更加重要。然而,在中美航天合作方面,美国的航天政策和法律制度却设置了重重障碍,严重影响了中美航天合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是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机遇期,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加快实施战略转型,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的攻坚时期,集团公司改革发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将"航天梦"作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6年起,每年的4月24日成为了"中国航天日";2016年12月《201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发布,提出了航天强国的发展目标,同时从进入空间能力、航天创新发展能力、航天工业能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航天大国"和"航天强国"是相对的概念,目前对于这两个概念还没有各国公认的权威定义,也没有绝对的标准。航天强国是与其他航天国家相比较的结果,是指航天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2月9日,第四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大观国际举行。本届论坛以"创新创见,融合融通,筑梦空间,智联全球"为主题,围绕新形势下航天国际化发展模式、技术和应用创新、资本协同和跨界融合、需求与应用对接等热点问题,从多层面、多维度展开研讨互动,探讨航天国际化发展趋势和商业航天新业态。近年来,随着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中国航天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卫星导航、重型运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领域取得了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全球航天产业延续繁荣发展态势。根据富创(Fotron)近年来发布的《航天竞争力指数》测评,在世界航天竞争版图中,美国、欧洲、俄罗斯依然处于航天强国之列,保持在第一阵营;而我国作为第二阵营前列的航天大国,近年来在加快追赶步伐,提升综合竞争力,逐步缩小差距,稳步迈向航天强国。  相似文献   

8.
<正>在航天国际化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融入世界,参与、推动和影响世界航天产业发展方向并且增强对国际航天治理的话语权,已成为我们航天国际化考虑的主要内容之一。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融入世界航天大家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传统航天大国和早期航天工业国家制定的国际法律、国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号角。在新时代继续弘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鲜明红色基因的航天精神,对加快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具有重大意义。正值"2020年中国航天日"之际,本文总结了中国航天成立60多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归纳了取得的宝贵经验和航天精神,在系统分析新时代弘扬航天精神面临的形势要求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卫星应用》2015,(1):1
航天事业需要"野心勃勃"。拥有空间活动的话语权,参与空间行为规则的制定,是所有航天国家的目标,然而真正能做到的国家屈指可数。在航天界,若想打破旧的空间规则,改变未来游戏规则,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回顾过去的一年,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在加强顶层谋划、确保空间安全利用的同时,加大了航天技术成果应用力度。掌握"改变未来游戏规则"的航天技术成为航天大国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作为提升国家基础创新能力、丰富人类认知、拓展人类生存空间的重要领域,太空持续受到主要航天国家的高度关注,各国纷纷制定太空政策,加强对空间探索的战略部署,尤其是对提升深空探测技术创新和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投入。但目前来看,空间资源开发处于“窗口期”,太空军事化趋势明显,空间资源“争夺”日趋白热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进入太空领域,我国太空力量建设、空间资源开发与利用面临严峻复杂形势。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2月,英国政府公布《国家航天政策》(以下简称"政策")。这是英国的首部国家级航天政策,也是面向全球舞台统筹英国航天未来发展的第一次。政策的出台对统筹英国军民航天发展,促进"2030年航天经济总量占全球10%"目标的实现,提升英国在欧洲乃至全球航天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保障英国航天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首部国家级航天政策出台的背景航天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社会越来越依赖空间资产,将其视为国家重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10月2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航天战略》(以下简称"战略"),明确了推进航天应用、强化航天能力、确保航天自主、提升航天地位四大战略目标;突出强调推进欧洲航天一体化,加强军民航天活动统筹。战略的出台彰显欧洲提升航天国际地位和全球市场竞争力、增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决心。战略将于2 0 1 7年实施,旨在引领2030年前欧洲航天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太空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国家利益,日益成为确保国家安全与战略利益拓展的重要领域。新世纪以来,美、俄等航天大国加速推进太空装备体系化建设,不断提高其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水平,世界主要航天大国为争夺空间优势而展开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具有较为完备的太空对抗体系,对他国太空安全构成的主要威胁来自于其明确的控制空间战略、打击他国空间系统的作战方案、强大  相似文献   

15.
以美、俄、欧盟以及日本等航天强国的空间对抗发展态势为研究背景,分析当前世界空间对抗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梳理各主要航天强国重点发展的武器装备、积极推进的演示验证项目以及着力打造的技术能力。基于对世界各主要航天强国空间对抗领域关键技术能力的研判和分析,结合我国空间对抗领域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当前在空间应用产品体系、研发方向和水平、产品服务与市场以及技术储备等方面的差距,提出我国空间应用产品领域的发展方向,有效支撑我国空间应用产品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第一个立项研制的型号,以大幅提升我国自主进入空间能力为出发点,以解决我国航天发展现实需求为立足点,是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支撑和显著标志之一。"长征"五号运载火箭2006年正式立项开展工程研制,2009年2月转入初样研制,按照国防科工局明确的两级半最大构型状态开展初样研制工作,2013年6月转入试样研制阶段,2016年11月3日完成首飞。"长征"五号火箭按照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思想设计,采用5m直径箭体结构、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和特色内容,是航天质量管理实践的结晶。近年来,集团公司推进质量文化建设,促使员工质量素养、质量管理水平和型号质量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进入新时期,为履行富国强军的神圣使命,应对太空经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集  相似文献   

18.
石英 《中国航天》1995,(12):9-10
欧空局局长谈欧空局自从1989年发生巨大的政治变化后,国际航天市场的形势发展很快,特别是美俄两个空间大国在空间方面的合作,即准备共同进行载人航天飞行和其它航天技术领域的研究。许多国家都在加强自己的航天力量。日本新研制了H-2火箭,其能力与阿里安4相仿...  相似文献   

19.
正"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全新研制的新一代大型低温运载火箭,2006年获得国家立项、正式开始工程研制;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取得圆满成功;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火箭执行首次应用性发射,成功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准确送入直接地火转移轨道,"天问"一号探测器也是世界航天史上发射过的最重的火星探测器。"长征"五号火箭首次突破第二宇宙速度,其成功发射拉开了我国行星际探测的序幕,使得我国的航天发射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成功研制及工程应用,标志着中国人独立、自主、自由进入空间的能力大幅提升,具备了更大、更强的空间探测及开发应用能力,是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航天大国战略竞争加剧,世界范围内再次掀起新一轮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的发展浪潮,空间探索与资源利用是满足国家安全、科学研究及社会发展需求的战略前沿领域,因此构建一体化空间探索与资源利用体系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立足空间站建造及其资源利用、月球探测及其资源利用、深空探测及其资源利用3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世界主要航天大国的发展现状,深入挖掘其一体化应用需求、一体化力量预置、一体化技术布局等发展重点,解析了国外一体化空间探索与资源利用体系的建设经验,最后总结归纳了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