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文章针对探月工程中基于预埋氩气工质的钚238同位素温差电池(RTG)载荷、预埋空气工质的生物科普载荷,以及基于全氟三乙胺工质的热控流体回路的自身特性,提出了相应的新型工质检漏方法。氩气工质检漏技术、空气工质检漏技术和液态全氟三乙胺工质检漏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探月任务。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嫦娥四号着陆器在月球表面长期生存并完成月夜阶段温度采集任务,研制了一套高效的月夜热电联供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同位素温差电池(RTG)和两相流体回路组成。RTG发电废热在其端面集中排散,两相流体回路通过平板式蒸发器与RTG安装连接,收集热量传输到舱内。通过地面试验对系统功能进行了初步验证,试验中两相流体回路启动、断开正常,运行稳定。在轨飞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正常,实现了93%以上同位素核热源的热量用于温差发电器产生电能,并且收集了67%的发电废热用于舱内平台设备控温。  相似文献   

3.
放射性同位素热源/电源在航天任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放射性同位素热源/电源(RHU/RTG)在美国、苏联/俄罗斯航天任务中的应用情况。其中包括:美国首次作为空间飞行辅助电源的SNAP-3BRTG,首次作为卫星主电源的SNAP-9ARTG,首个满足空间安全性的SNAP-19B RTG,首个采用模块化设计的通用热源(GPHS);苏联/俄罗斯首次在空间应用的210 Po RTG和应用于火星探测的238 Pu RTG;美国和苏联/俄罗斯发生的6次航天应用意外事件及其影响。概述了国际上空间核安全政策与措施,可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核能源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深空探测是当前和未来航天领域的发展重点之一,我国在近年的深空探测活动中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后续还将实施小行星探测、木星探测和太阳边际探测等一系列深空探测任务。深空探测任务中因为探测器距离地球遥远,通信时延长且测定轨难度大,因此使得地面飞行控制异常复杂且困难重重。地面飞控中心为确保每一次任务的成功,必须要在地面进行充分的验证,而在验证过程中,使用飞控模拟器是常见且重要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工程》2010,(2):91-91
据美国太空新闻网2009年12月11日报道,俄罗斯撕毁了在2010年和2011年向美国交付共10kg钚238的协议,并坚持应就NASA深空探测计划的关键材料达成新的交易。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拟于2019年4月在中国北京市举行"月球和深空探测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大会的主题为"深化交流合作,携手促进月球和深空探测发展",会议旨在交流月球和深空探测领域最新成果与前沿发展,打造国内外领域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推动月球和深空探测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深空探测背景下,采用传统遥感方式进行探测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以美国为例介绍了智能遥感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深空探测任务对于传统遥感器的新需求,提出在深空探测信息智能化获取模式、深空探测遥感器参数智能化调整和在轨数据智能化处理3个方面开展深空目标智能遥感研究,以解决传统遥感器在深空探测中面临的局限。重点阐述了实现深空探测智能遥感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中国深空探测智能遥感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际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发展现状随着人类空间探测活动范围的扩大及探测任务进一步趋于多样化,深空探测的新型推进技术、探测器智能自主技术、新型传感器和载荷技术、测控与通信技术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在深空探测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还正在进一步研发,将列入今后的深空探测计划去实际应用。(1)电推进与核推进技术对于深空探测来说,找到快速、高效的推进方式是很重要的。由于传统火箭并不适用于更深一层的宇宙探测,深空探测中的电推进和核推进技术的研发及其应用已引起航天大国的高度重视。由于电推进具有…  相似文献   

9.
深空探测天线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我国新世纪深空探测任务的需求,文章结合国内外部分典型深空探测项目,介绍了有关探测器上天线系统的设计思路,从而了解深空探测天线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根据目前星载天线技术发展和深空探测领域测控通信系统的需求,归纳和总结了未来深空探测领域中探测器上天线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我国深空探测天线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二、国外月球以远深空探测的最新计划 进入21世纪,各航天国家和组织制定了详细的月球以远深空探测长远发展计划,深空探测已成为世界航天活动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正>深空探测是一项高风险、高投资的航天工程,各国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集中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已实施50多年,对推动各国深空探测任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集中有效地调动国家优势资源,攻克重大关键技术方面体现出了它的优越性。因此,在深空探测领域,世界航天大国无一例外地采用这种自上而下的统一的核心任务管理模式,并且它也还将继续成为各国深空探测的主流管理模式。然而,随着深空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已经突破并掌握了深空自主导航、深空通信、EDL  相似文献   

12.
正深空探测指人类对月球及其以远的天体或空间环境开展的探测活动的总称。多年来,人类遵循由近及远、由易至难的发展规律,以月球及火星为探测重点,以技术创新与科学发现为驱动,实践长期、高风险的月球与深空探测活动。目前,人类的深空探测活动主要以单一或两个探测器为主,每次探测具有明确的任务目标,通过逐渐增加自主能力和扩大探测范围来提升认知经验和探测水平。截至2020年12月,人类共实施255次深空探测任务,已不同程度地探测了太阳系主要行星,其中月球126次,月球以远129次,成功率约为56%。  相似文献   

13.
正深空探测是当今世界航天活动的重要领域,通过深空探测能够帮助人类研究太阳系及宇宙的起源、演变和现状,进一步认识地球环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深空探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创新能力的体现,60多年来,各航天大国从未停止过深空探测的脚步。由于火星在自转周期、地形地貌等方面与地球存在诸多相似之处,火星探测一直是国际深空探测领域的热点。人类开展火星探测始于20世纪60年代,已实现了飞越、环绕、着陆、巡视、飞行等多种形式的探测,在火星大气、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表面物质、内部结构等方面取得众多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深空探测器自主天文导航技术综述(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1世纪世界各国都加快了深空探测的脚步。随着深空探测任务的增多,探测器的智能自主技术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而深空  相似文献   

15.
器间通信技术能够确保遥控指令可靠到达探测器,并将探测器的科学探测数据回传给地面,在深空探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美国和中国的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工程中器间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和工程应用情况,分析总结了深空探测器间通信技术的主要特点,并针对未来深空探测器间通信需求,提出了需要迫切解决的关键技术,为我国后续深空探测工程的实施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美国典型自主飞艇探测器的研究现状、总体技术方案和关键支撑技术。针对我国未来的深空飞艇技术发展,提出以火星应用为重点,促进在智能自主控制、新型材料、同位素热电等关键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并与地球临近空间飞艇技术的发展彼此借鉴等建议,可为我国未来深空探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2022年,全球深空探测领域取得蓬勃发展。“天问”一号任务圆满完成科学探测任务目标;“嫦娥石”的发现让人类对月球起源与演化的理解更进一步;美国“阿尔忒弥斯” 1 (Artemis-1)任务成功发射,开启重返月球之旅;“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完成全球首次近地天体撞击防御技术试验……人类探索深空的脚步从未停止,深空探测活动的疆域在不断扩大。本文对月球探测、行星探测、天文探测和近地小行星防御等方面的任务进展与科学发现进行归纳,对国际相关政策规划开展分析,并阐述了深空探测领域未来的发展重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18.
文章简单回顾了中国深空探测已走过的历程和正在进行的项目,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分析了深空探测器及其有效栽荷对光电技术的需求;重点对中国已发射的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嫦娥二号"中应用的光电技术和获取的成果,正在研制的"嫦娥三号"探测器中所应用的光电技术,月球探测三期和今后可能发展的深空探测项目中预计采用的光电技术的研制工...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跟踪目前国外基于深空探测领域的可见红外光谱仪的研究现状,分析该类光谱仪在未来深空探测领域中的应用需求;对标国际上典型低温光谱仪技术指标,梳理关键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面向深空探测应用的低温光谱仪科学任务及总体方案,为实现低温光谱探测技术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深空探测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及思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张乃通  李晖  张钦宇 《宇航学报》2007,28(4):786-793
阐述了深空探测通信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就深空探测通信中的主要问题和特点开展论述,分析了深空探测通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利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编队的方法构建我国自主的天基连续测控和通信系统的构想,并以月球为中继、利用地月系统内的拉格朗日点开展深空探测。建议当前开展深空探测通信中星际互联网络体系结构、高效信道编码技术和空间协议研究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