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什么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当全球多次遭遇到这种异常气候时,人们想解开厄尔尼诺之谜。厄尔尼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全球气候变暧。由于海洋面积为地球表面积的70%,所以海洋温度的升高对全球的影响很大。事实证明,在厄尔尼诺现象的严重时期,海洋温度普遍升高了2℃-4℃。然而即使海洋温度升高1℃,也足以影响海洋生物和地球环境了。应该说地球气候状况取决于地上和地下。地上主要来自太阳的先照,地下则来自四千多摄氏度的熔岩。而地球气候的稳定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太阳光照的稳定、地下熔岩的稳定、地球散热效率的稳定。如果来自太阳光…  相似文献   

2.
大概在1997年的夏天,我写过一篇有关空调的深度报道:《人算不如天算——空调热中的冷思考》。印象中,那一年就是北京天气异常的开始。  相似文献   

3.
每月小抄     
《飞碟探索》2011,(3):6-7
[2011年1月17日] [生命]进行气候研究的美国研究人员在对东加州死亡谷下的盐晶进行挖掘时,在这片沙漠下挖出一些存活已有3.4万年的细菌。  相似文献   

4.
空间扫描     
小夏 《国际太空》2003,(1):30-31
国际空间站完工时间延至2008年 NASA将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完工时间推迟2年,以缓解预算紧张问题。空间站的美国部分超支50亿美元以及耗资42亿美元的日本实验舱的拖延是推迟完工时间的主要原因。 航空喷气发动机公司的新型固体火箭助推器试验成功 该助推器长20m,用于宇宙神-5火箭。 日拟建卫星地震灾害观测系统 为了在大地震后能够迅速掌握地震地区的受灾情况,以便迅速采取抢救措施,日本内阁府决定租用美国“艾科诺斯”(Ikonos)卫星观测地震受灾情况,计划在2003年年底建成利用卫星监测的自动地震灾害监测系统。 美空军将于2012年发…  相似文献   

5.
争争吵吵持续开了十几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达成了一个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于2009年12月19日闭幕。就在距此次峰会开幕不到72个小时的时候,爆发了一个被称为“气候门”的丑闻,颇有搅局的意味。  相似文献   

6.
地球正在日益变暖,遭遇同样情况的还有火星、冥王星和太阳系的其他星球。这一现象促使很多科学家推测,太阳活动的变化导致了这些星球温度的上升。但另一些人则认为,这种言论具有误导性,制造了一种错误的印象——地球正在经历的全球范同内的升温似乎是一种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7.
每月小抄     
[2009年4月02日] 由于全球变暖,南极一个名为沃迪的冰架已经消失。研究人员通过卫星图像和最新勘探技术发现,白20世纪60年代开始解体的南极沃迪冰架现已完全消失,而另一个名为拉森的冰架的北半部分也不见了,自1986年以来,拉森冰架消失的面积超过8500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8.
地球气候变暖引起了全球瞩目,它事关人类的命运。对它的成因,人们众说纷纭,多数人认为可能要归咎于人类的过度消费和过度排放,由二氧化碳所引起的温室效应所致。温室效应固然是个原因,但是否一定是主因?目前,全球科学家仍在致力于对此问题的广泛研究,尚未给出明确的答案。今天,认识或研究这个问题的视角基本上是放在人类活动和地球大气层上,很少从其他层面来研究。  相似文献   

9.
很早就想写这样一篇文章了,因为有“科学家”研究认为,恐龙灭绝于它们自己的屁。道理似乎很简单:恐龙吃了大量的有机食物后,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屁,这些屁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之类。大量的恐龙产生大量的屁,这就改变了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增多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地球最终变成了一个大温室,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环境恶化、全球变暖、资源短缺.能源危机、入口膨胀、贫富差距加大等一系列社会与经济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航天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机会和手段.使各国加快了航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淼 《飞碟探索》2014,(1):46-47
在1.8万年前的冰川时期,海平面下降了100米,许多中国大陆的生物为了避寒,从海平面下降后露出水面的台湾海峡进入台湾,包括泰雅晏蜒的祖先。而在冰川I时期结束后,地球变暖,台湾海峡被海水淹没,许多来到台湾高山的物种成为冰川时期结束后的孑遗生物。  相似文献   

12.
问:2014年南极海冰的情况怎么样?答: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发出通知,南极洲周围海冰覆盖面积于2014年9月22日达到最高值——2000多万平方千米,创下了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卫星测量以来的新高。 问:这与北极海冰丢失的情况有相关性吗?答:总体来说,南极洲的这一上升趋势只相当于北冰洋海冰丢失程度的1/3。美国航空航天局表示。北极每年丢失的海冰面积大约为54000平方千米,而南极每年增加的海冰面积大约为19000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13.
<正>北冰洋的冰层,每个夏天都在与日遽减,可能在几十年内就会烟消云散。夏冰消失对于居住在极地的天生万物,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清 《飞碟探索》2010,(2):16-17
<正>甲烷"大爆发"将使全球温度提高10℃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位于西伯利亚西部永久冻结带上全球最大的冻泥炭沼泽开始融化,这片在距今11000年前形成的冻土正在逐渐变成一个个浅湖,而这一过程释放出的甲烷气体(温室气体的一种)也将会加速全球变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徐菁 《太空探索》2005,(3):20-21
气候变暖,极地冰层会融化吗?这是气象学家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2005年3月25日欧空局将发射的“冷星”(Cryosat)会对这个问题做出回答。这颗卫星主要通过考察南北极地区大片冰原和海冰的变化,研究气候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文清 《飞碟探索》2010,(2):20-21
<正>擦去你的碳足迹峡湾冬天无冰,北极熊则因天暖而无法冬眠,北方许多候鸟忘了南飞。过去这个季节,阿尔卑斯山冰雪皑皑,今年却是野花盛开。全球气候变暖正逐步影响着我们周围的一切,并终将影响人类自己。地球公民们,是否应该为减轻地球负担做点什么呢?一个环保新名词"低碳"走进我们的视线,没有现成的经验,没有理论与选择模式,它向人类提出的是前所未有的问题——"低碳生活"到底什么样?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2月7日~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193个国家的领导人,长达十几天的会议,围绕"全球变暖"这一话题,讨价还价,争夺本国生存和发展的利益和时间。与这次会议形成呼应的是一部名为《2012》的美国灾难片在会议开幕前全球公映,以强烈的视听效果,展示了预言中地球大灾难令人恐惧的一面和美国人一如既往地"救世主"角色——带领世界各国打造"诺亚方舟",成功逃生。2012年在向我们走来,面对可能的大灾难,人类的"诺亚方舟"在哪里?  相似文献   

18.
文清 《飞碟探索》2010,(2):18-19
<正>近几十年来,人类在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获得各种资源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全球的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和环境因此急剧变化。统计表明: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最暖的13个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20世纪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灾  相似文献   

19.
龚燃 《国际太空》2010,(5):40-43
欧洲航天局(ESA)于2010年4月8日用"第聂伯"火箭发射了冷星-2(Cryosat-2)。Cryosat是欧洲地球探测者计划中的一项任务,主要采用雷达高度计测量地球陆地和海洋冰盖厚度变化,尤其是对极地冰层和海洋浮冰进行精确监测,研究全球变暖对其造成的影响。2005年10月,Cryosat-1因火箭故障而发射失败。  相似文献   

20.
艇长,乃是共和国海军的骄子,是一神圣而先荣的称号,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平时,要抓舰艇训练和管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战时,要实施正确的指挥,率领全体舰员进行有效的防御和进攻,夺取战斗的胜利,因此,舰长与普通船长相比,责任更大,素质上的要求更高。那么,作为一名共和国海军的合格艇长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