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很少有人知道列昂尼德·格利马克在前苏联的宇航计划中曾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如果说在宇航计划中有主任设计师的话 ,那么列昂尼德·格利马克无疑则应是主任催眠师。当列昂尼德·格利马克在医学院学习的时候 ,他并没有系统学习催眠术 ,只是上过一堂课 ,但这堂课却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课后 ,格利马克和同学们一起开始深入钻研催眠术 ,并在本年级同学身上进行练习。两三次成功以后使他感到异常惊喜 ,他认识到 :催眠术是真实的 ,并不是神话。1956年列昂尼德·格利马克从医学院军医系毕业以后来到伞兵部队服役。在那里 ,他继续进行催眠术实践…  相似文献   

2.
早在1994年,黑龙江省五常市山河屯林业局孟照国被外星人邀请做实验,这一轰动中外的第四类接触事件发生后,我就考虑对这例与外星人接触事件进行回归催眠术的调查。我搜集了一些有关催眠术的资料,并着手寻找一个在北京的催眠师,但终因距离、资金、沟通等原因未能对孟照国进行回归催眠调查。当我了解到曹公被外星人邀请的事件发生后,我决定沿用国际惯例,对此事件的目击者进行催眠和测谎两项技术调查,以期通过技术手段确定此一事件的真伪,并了解其中更多的实情。我根据中国国内一本介绍马维祥催眠术的书,找到了北京医科大学心理学教授王效道,并…  相似文献   

3.
李卓敏 《飞碟探索》2008,(11):45-45
催眠术已经成为外星人劫持研究中最常见的手段。公众对其意图和能力的理解虽然大都归人最先那些错误的观念,认为催眠术是在恍惚状态下通过暗示找回被埋藏在深处的记忆。对催眠术的有效性和特点已经研究了200多年,只是在过去的30年才开始能够真正说明问题,近期的研究展示了一个极其不同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柯永亮 《飞碟探索》2010,(12):38-39
当今人类学家分为二派。一派坚信人类的进化已到尽头,而且早就到了尽头。另一派则认为仍在进行中。而且其速度越来越快。  相似文献   

5.
双重厄运?     
彗星撞击后引发的火山爆发也许推动了恐龙末日的到来。恐龙灭绝迄今已有6500万年,但有关是什么扼杀了恐龙的争论已持续至今,并各执一词。1999年1月中旬,随着科学家对两种更新理论的争鸣,有关恐龙的大辩论又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尽管两种提法都认为这一近乎寓言中巨兽及其他诸多物种的“逊位”,是由一个巨大流星或彗星的撞击引起的,但对撞击爆炸的灾难性后果却各抒己见。一派认为,撞击扬起的岩屑形成硫酸云,在笼罩地球、涂炭生灵的“裹尸布”中起主要作用。另一派则认为,这一天体撞击亦引发了地球上相反区域剧烈的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6.
不明飞行物和地外入侵者的传闻引起人们长期沸沸扬扬的争论,一些书,包括一些畅销书坚持说,UFO一直在与人类密切接触;怀疑论者们却说,这些书不过是老货新包装。在《共享》一书中,作者惠特利·斯特里帕讲述了他受到地外生物访问的经历。他们迅速而神秘地带走了他,在他的右耳后插入一根小针。他经历的某些片断被地外入侵者“屏蔽掉了”,事后只有借助催眠才能回忆得更完整一些。另一本书,巴德·霍普金斯写的《入侵者》,详细描述了科普利伍兹的“卡蒂·戴维斯事件”:印第安纳一位年轻的母亲在一个闷热的晚上有过与斯特里帕相似的经…  相似文献   

7.
《飞碟探索》2013,(4):7-7
矗立在英国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巨石阵一直被考古学家认为是古人用来观测天象的天文台,而英国考古学家最近提出另一种说法,认为它只是一处古代墓园遗址。  相似文献   

8.
站立起来?     
纪舟 《飞碟探索》2012,(11):14-15
对于两足步行在人类演化史上的重要性,人类学家倾向于持两种观点:有一群学者强调腾出前肢是为了方便提取物品;另一派学者则强调双足行走是能源效益较高的运动方式,在他们看来,提取物品只是顺便得来的副产品而已。  相似文献   

9.
邹珊珊 《飞碟探索》2009,(11):52-53
作为一种再现创伤经历的手段,催眠术的使用在心理疗法上已有悠久的历史。在著名的贝蒂·希尔和巴尼·希尔事件中就曾运用了催眠术。1961年的9月中旬,希尔夫妇在加拿大度假后,驾车返回新罕布什尔普茨茅斯的家。途经怀特山时,两人不仅看到了一个不明飞行物,而且被外星人带上了着陆的飞船,接受各种各样的测试和身体检查。  相似文献   

10.
来自外星的启示世界著名UFO专家利奥·斯普林考,曾经对上百起与飞碟近距离遭遇的案例做过调查研究,然而,当他说出了自己孩童时期在外星飞船上令人吃惊的一次星际航行的经历时,他的同行们非常震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斯普林考博士通过对近200多人施行催眠术从而...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配弟试图建立土地和劳动的等价关系,实际上是他在价值理论上所走的“另一条道路”。配弟之所以走上其价值理论的“另一条道路”,不仅是为了达到某些具体目的,而且是为了解决财富的二重性问题。本文对配弟价值理论的“另一条道路”的思想轨迹进行了系统地考察,认为配弟所走的这条价值理论的道路,虽然包含有极大的谬误,但它对于马克思创立劳动二重性理论,还是有很大启示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
其实太阳系的行星数目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很久以前,天文界只知道共有6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随着天文学理论和观察技术的发展,到了1781年人们发现了天王星,可是对该星轨道的计算结果,总是跟实际的观测有出入。这个疑惑引起了当时天文界的争论。一方认为,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有限,在太阳至天王星这样的距离上,也许要修正了;另一方则把这个问题归结为,有一大天体存在于天王星近旁,正是这个未知天体对它施加的引力,才出现了该星的轨道异常。以后又有两位年轻的天文学家,各自独立地做了理论计算。1846年,人们在他…  相似文献   

13.
梁晓鹏 《飞碟探索》2008,(10):32-34
对于催眠现象已经有大量严肃的研究,其目的在于确定什么程度的催眠会产生意识上真正的变化。目前找到的证据如果用最简单的方式描述就是:具有高度暗示性的话题催眠感应会产生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催眠师的)外部指令会改变该话题的意识心理内容,改变的程度可以达到对以往事件的回忆、对目前环境的感知以及能够受到在非催眠状态下无法达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UFO 信箱     
UFO信箱★★山东聊城张明珠:编辑老师,我是一名高中学生,我对贵刊上介绍的一些术语了解有限,现在请教一下,希望能得到解答:1.新型“爆炸”能源是一种什么样的能源?2.“占星术”是一种什么样的占卜术呢?它的依据是什么?3.“催眠术”是不是像书中或电视中...  相似文献   

15.
图-22M系列超声速轰炸机是俄罗斯目前唯一在役的中程轰炸机。它在俄罗斯军用飞机发展史上占有特别的地位,其不仅是苏联/俄罗斯装备的第一种超声速变后掠翼轰炸机,而且还是冷战时期最具有争议的武器之一,它的存在对西方犹如芒刺在背,因而倍受关注。多年来,该机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西方早期对它有各种猜测,最初认为其是一种可带核弹头和远程飞航导弹的远程战略轰炸机,  相似文献   

16.
2000年~2001年,在西方国家的一些网上论坛中出现了一位自称是来自2036年的时空旅行者。他预言了许多将在未来发生的事情,有些通俗易懂,有些却很隐晦。他的预言在互联网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一部分人相信他是时空旅游者,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他是骗子。虽然他早在2001年3月就从网上消失了,但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谈论着这个时空旅行者,美国的广播上有时也会提起这个神秘人物。  相似文献   

17.
一组由日本和美国联合组成的物理学家,经过两年研究,发现了中微子有质量和能够震动的证据。 中微子是一种亚原子粒子,科学家一直以为它没有质量。它极难被侦察,研究者利用一个装满 5万吨净化水的大水缸,观察那些在穿透地球时通过水缸的中微子。中微子是以电子、介子和中子形态出现的。研究者发现,“电子-中微子”的数目相当稳定,但“介子-中微子”的数目却明显较少。这发现证明,一部分的“介子-中微子”消失后,会转变成另一个状态,如中微子。科学家的证据是一些中微子在穿透物质时发生震动。根据物理学理论,任何会震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高鹏 《飞碟探索》2012,(5):16-17
戴维·M.雅各布斯博士,是坦普尔大学的历史学副教授,专门从事20世纪美国历史和文化的研究。雅各布斯博士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出现在美国的不明飞行物,他积累了这一课题超过35年的主要研究数据和分析假设。自1973年以来,雅各布斯博士就将自己大部分的职业生涯及个人精力投入对UFO现象,特别是外星人绑架现象的研究上。雅各布斯博士曾对超过125名被绑架者实施了超过750次催眠术,这使他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UFO绑架现象研究者之  相似文献   

19.
长城之长,一望无际,它是地球上惟一的一个能从太空观察到的建筑物。关于它的确切长度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是4000千米,更多的人则认为5000千米都不止。城墙最宽处可容10个步兵或5个骑兵并排通过。一些民间传说中把长城说成是“串联祖国河山的龙脉”,而另外...  相似文献   

20.
闻新  周一凡 《太空探索》2012,(10):60-61
谁发现了天王星? 在1781年以前,人们一直把天空中天王星这个亮点当作是一颗恒星,直到天文学家威廉.赫胥尔一系列观察才改变了人们的看法。最初,赫胥尔感觉“天王星在接近圆形的轨道上运动,不像是恒星,也不像是彗星,因为彗星是在很扁的椭圆轨道上移动,而且也没有发现它的彗发或彗尾,很像是一颗行星”。但他不敢肯定自己的感觉。后来他继续观察天王星的运动并推算出了它的轨道,最终确定它是一颗行星。两年后,也即1783年,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证实赫胥尔发现的是一颗行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