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剑 《飞碟探索》2011,(2):36-38
我是谁?我们是谁?我们的先祖是谁?先祖们早期的发祥地在哪里?从人类拥有记忆并懂得追溯自己的历史开始,这个难解之谜就一直困扰着人类自己。自尊心驱使着人类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前赴后继地探索着这个人类最大的谜团。  相似文献   

2.
星际旅行是人类永恒的梦想。然而,即使距地球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距离地球也有4.2光年——这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距离的20万倍,或者相当于人类乘坐太空船往返月球5000万次的距离。假如乘坐人类迄今为止最快的星际探测器——美国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以每秒17千米的速度离开太阳系,人类将在7.4万年后才能到达比邻星。  相似文献   

3.
亦水 《飞碟探索》2011,(7):42-43
1977年,在巴西的偏远小岛上,神秘的光束不断追踪、攻击人类,有二人因此死亡。这是不是外星生物在用人类做实验?20年后,当年的事件调查负责人在家中神秘死亡,他是自杀,还是被谋杀?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伟人与普通人之间的大脑有什么不同之处?他们是靠勤奋成功还是天生聪明、异于常人?爱因斯坦曾说,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这说明灵感还是起了不少的作用,哪怕只有1%。于是,科学家便兴起了对人类大脑之谜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人类传奇     
纪舟 《飞碟探索》2012,(11):8-11
我们从哪里站起来? 人类学家曾经被智人的诸多特性迷惑了好长一段时间,这些特性包括手工技巧以及道德判断的能力等。但是,近年来人类学最显著的改变之一,便是认识到除去上述那些特性外,我们人类和非洲无尾猿的关系其实非常亲近。这一充满智慧的重大观念革新,究竟是怎么来的?  相似文献   

6.
梦游已经是一个迷惑了人类几个世纪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这样一个答案:夜间的梦游者是清醒的,还是睡着的?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是从非洲进化而来的,这个判断来源于早期人类各时段头骨化石的不断发现。为何早期人类化石会集中在非洲呢?笔者通过对非洲地理位置与古气候的分析找出以下理由。  相似文献   

8.
布莱恩·克雷格说,在他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在电视中看到人类第一次登陆月球,当时就禁不住心生好奇:“这一切部是如何开始的?”在他的著作《宇宙大爆炸之前》中,这位英国科普作家探讨了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提出的各种旨在解释“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相似文献   

9.
十二、宇宙中的生命知多少? 生命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我们的地球是一个生命的绿洲,拥有约30万种植物、100万种动物和10万多种微生物,在生命的顶端是智慧的人类。  相似文献   

10.
寻找新世界     
碧声 《飞碟探索》2008,(2):14-15
以宇宙之广大,或许有可能诞生与地球生命形式完全不同的生命——基本成分不同(比如基础元素是硅而不是碳的硅基生命)、遗传物质不同(不是DNA和RNA)、生活环境和外在形态更是完全不同(八爪鱼或大蟑螂吗?参见各种离奇的科幻小说)。但人类认识地外生命的过程,还是要从寻找与自己相似的生命开始。此类搜索的第一步(除了派飞船到邻近行星上去挖细菌),  相似文献   

11.
白洞:虚幻还是现实?○钱锋编译直至1974年,物理学家相信黑洞是一切天体的坟墓。黑洞如同一道屏障,使我们对黑洞内发生的一切不得而知。对于黑洞内的时空特异性,我们更无法了解。然而,这一观念终于被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斯蒂芬·霍金所打破。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计...  相似文献   

12.
宇宙、人的深层次中,隐藏着诸多奥秘。贯穿在这些奥秘之中的,是一个根本的奥秘,那就是物质与精神的本质及其相互作用。它像一条无限长的无形的线,把宇宙、人的一切都串连起来。它几乎就像上帝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类总是要不断地思索和询问:是物质制约精神,还是精神制约物质?或者它们是相互制约的?精神可以还原为物质吗?人可以还原为细胞、原子甚至夸克吗?人的意识可以还原为大脑中的电脉冲吗?人的感情只不过是一点化学成分的作用吗?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物理定律所规定的吗?有没有独立于物质的精神,或独立于精神的物质?精…  相似文献   

13.
叶楠 《太空探索》2023,(1):76-79
<正>早期研究与发现自古以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生息的唯一家园。随着文明的发展,我们逐渐发现在地球以外还有其他的行星,这些行星都围绕一颗名为太阳的恒星不停旋转。一个世纪以前,我们认识到太阳只是银河系内的一颗普通恒星。整个银河系包括多至4000亿颗恒星,在银河系之外还有无数的河外星系。在其他恒星附近是否也有行星围绕它旋转?是否也有类似地球的行星?  相似文献   

14.
黄增澄 《太空探索》2004,(11):26-27
当地时间10月4日,人类首架田私营企业研制的载人飞船——“太空船一号”在一周内第二次升入太空,而且升到了安萨里X奖基金会规定的太空高度,从而成功问鼎了1000万美元的巨奖。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颇为“古老”的话题,然而作者所表达的,远非对历史的简单追溯。“世界有许许多多,还是只有一个?这是研究大自然的极为高贵而备受推崇的问题之一”(阿尔伯特·马格纳斯)。在茫茫的宇宙中,还有没有像地球一样适合生物生存的星球?还有没有像人类一样的智慧生...  相似文献   

16.
陈跃 《飞碟探索》2009,(12):17-17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说:长大以后他要乘坐超光速火箭.再回到过去看看的时候.你是为你孩子的聪明而感到高兴.还是苦涩地告诉他这只不过是科幻故事,人类是永远无法回到过去的呢?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种生命:它们看我们人类的活动就像人类看蚂蚁一样。蚂蚁在想些什么?换句话说,蚂蚁的思维如何,人类怎么能理解呢?你能知道鸟儿们之间在说些什么吗?你能知道牛儿们在聊什么吗?你不知道,你也不可能理解!就像人类不理解蚂蚁,蚂蚁也不理解人类一样。蚂蚁们惊叹:人类力大无比,他们竟能搬掉它们头上上百斤重的石头,竟能随手抓起硕大的一只茶杯。总之,蚂蚁会认为人类了不起,能任意移动一个它们根本无法想像的大物体。那么,我们人类有没有类似蚂蚁的惊叹呢?比如说,堪称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5000年前的古埃及金字塔,…  相似文献   

18.
本书的推出对揭开人类之谜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在20世纪的人类不解之谜中,除了UFO、宇宙起源、黑洞、引力场等问题之外,最难以揭开的恐怕还有人类自身之谜。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人类似乎就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未来之路。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充满诱惑又难以解开的谜团,因为这一问题的揭开,并没有像对一个数学方程的求解那么简单,人类自身之谜的破译必将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人类的未来之路到底在哪里,是在于忽显忽隐的UFO吗?是在于宇宙起源之谜的解开吗?是在于寻找地外类地星球吗?是在于地外文明对人类的援助…  相似文献   

19.
在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彻底变革了人类宇宙观念之后的400年,一架正在建造的巨型望远镜将会给人类带来有关宇宙的更多、更新、更深层的认识。这架坐落于夏威夷莫纳克亚火山顶上的30米望远镜计划(TMT)在2018年完工,一旦建成,将使天文学家能更清晰地看到暗弱的天体,并将能够识别出即便在哈勃极深场中看上去仍然很模糊的、极为遥远的结构——至今还没有人知道这些天体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濒死体验”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人类能够对月球和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以及接近宇宙诞生的瞬间等各种谜团给予科学的回答。但是,对于人类自身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即人死后精神是否随肉体一起消失,还是“生命”在另一个世界的开始?却始终未能搞清楚。这是因为,对于大自然的一切事物,人类可以通过探险或借助于人造卫星传回的照片逐步地搞清楚。至于人死后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就无法通过实验来验证。尽管人为地使心脏停止跳动并复苏是可能的,但是像脑活动的完全死亡直到细胞级的死使之复生的实验,无论是伦理上还是技术上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亲身体验死后的世界是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