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在2005年下半年进行的“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计划由两名航天员进行多天飞行,并在轨道舱里开展空间技术试验。航天员系统负责人介绍说,“神舟”六号飞行对航天员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载人航天飞行面临的风险性也增加了许多,为此,正在积极准备“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总装备部航天员大队全体航天员,牢记肩负的使命,注重立足本职岗位强素质、练本领,使载人航天飞行训练取得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2.
平树 《太空探索》2005,(1):14-17
据最新消息,我国计划在今年适当时候发射神舟六号飞船,它将实现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新突破。该船拟载2名航天员在轨道上飞行5天,而且航天员将首次进入轨道舱生活并开展科学试验活动。为了满足这一全新任务要求,经过艰苦努力,我国科研人员已攻克神舟六号飞船因多人多天飞行带来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等方面的新技术难关。  相似文献   

3.
胡群芳 《太空探索》2005,(12):30-33
神舟六号飞船的飞行作为我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虽然与“神五”的飞行相比少了些“惊喜”的味道.但在科学上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突破意义——“一人变两人。一舱变两舱,一天变多天”.两位航天员进入轨道舱,进行了为期5天的生活照料和科学实验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秋去春归。4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对接机构解锁,3名中国航天员踏上了回家的路。上午10时许,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平安返回,感觉良好!神舟十三号飞船乘组在太空工作生活了6个月,创下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的新纪录。在航天飞控团队看来,3名航天员更像是在“天上”办公的同事。出发前,航天员们经常到一路之隔的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参观载人飞船,熟悉舱内的真实环境;上天后,他们与地面飞控团队的联系更加紧密,天地协同在轨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起飞,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并与空间站对接。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舱门开启,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进入“天宫”,与神舟十四号乘组3名同事激动拥抱。中国首次实现空间站三舱三船构型及6名航天员“太空会师”。  相似文献   

6.
正据有关方面消息,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将择机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第四季度将择机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其中,神舟十一号飞船将搭乘2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对接,进行人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预计太空驻留30天。此前,我国航天员在轨驻留的最长时间是神舟十号任务创造的15天。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飞行期间,将验证货物运输和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建造与运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蔡洋 《太空探索》2023,(1):16-19
<正>2022年11月29日,长征二号F火箭托举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升空。不久,3名航天员飞入“天宫”,在太空中首次同时出现6名中国航天员的身影。与此同时,太空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国外商业空间站建设蓄势待发。可以说,未来在轨工作生活的人必将越来越多。专业航天员和太空游客会经历哪些纷繁复杂的工作生活?为支持更多人在轨,科研人员需要攻克多少技术难关?我们不妨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8.
晨初 《太空探索》2004,(10):22-25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后,世人又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下一艘飞船的航天员选拔与训练工作上。神舟六号飞船的航天员训练主要针对两人多天的飞行特点进行相关训练。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6月5日10:44,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本次任务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3人全部为第二批航天员。其中,陈冬参加过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中美航天员共乘“神舟”飞船飞往国际空间站?中美联合探月?这令人感到似乎不太可能的事情也许哪天真会成为事实。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言人迪安&;#183;阿科斯塔25日证实,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迈克尔&;#183;格里芬已经正式接受中国航天局的邀请,不久将启程前往中国访问,准备就中美两国未来在太空领域可能的合作进行商谈。  相似文献   

11.
孙立华 《飞碟探索》2008,(10):10-11
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在2003年10月乘“神舟5”号飞船进入太空,从而实现了中华民族百年飞天梦。至今,全球已有900余人次进入太空。由此不难看出,21世纪初将掀起载人航天的热潮,航天员正成为一种新兴的职业。在这些候选航天员进入太空之前,至少需要4年的大学学习,还要接受飞行和科学教程的培训。  相似文献   

12.
胡群芳 《太空探索》2005,(12):38-41
“民以食为天”,神舟六号飞船的航天员亦然。此次飞行,他们在太空中停留了五天.这五天中他们每天都要消耗能量、维持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13.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2月17日宣布,中国将于今年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实现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全面验证交会对接技术。担负此次任务的飞行乘组将由3名航天员组成。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10日清晨.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飞行活动的国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云英 《太空探索》2013,(8):26-29
6月26日,当神舟十号成功地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的预定区域,看到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顺利出舱、身体状况良好时,人们心中的一块石头落地了。为什么对航天员返回这样担心呢?因为,载人飞行的返回阶段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在国外的载人飞行过程中,返回段出现重大灾难性事故的就有3起,11名航天员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此外,还发生过多起返回故障、航天员受伤事件。  相似文献   

16.
从干上神舟飞船的那一天起,张柏楠便深知肩上担子的重量。从飞船副总设计师到飞船总设计师,张柏楠感到他接过来的不仅是一张令世人瞩目的世界名牌,更是中华民族航天事业的期望,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新“老总”迎接新挑战和神舟五号相比,神舟六号要实现两人多天飞行,这不仅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更是中国载人航天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载人航天飞行。突破和跨越的背后,带来的是更加严峻的挑战。走马上任飞船系统总设计师的张柏楠,敢于和他的同事们一起迎接挑战。两名航天员在太空生活工作多天,衣食住行,每日三餐,…  相似文献   

17.
卢波 《国际太空》2009,(3):17-21
1美国 美国太空探索的长远目标是在2020年使航天员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并以此为跳板,在2035年左右进行载人火星飞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太空探索新构想”中规划了“火星研究、试验台及任务”:  相似文献   

18.
今年6月~8月,我国将择机发射神舟九号飞船。神舟九号将载着3名航天员,实现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手控交会对接,以全面验证交会对接技术。另外,神舟九号航天员将进入天宫一号内,开展相关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目前,谁能成为神舟九号飞船的航天员被广泛关注,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能否亮相更值得期待。如何选拔和培训航天员,男女航天员相比有什么优劣和载人航天的意义等,也成为公众议论的热点、焦点问题。本刊特选辑数篇文章编成"人在太空"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庞丹 《太空探索》2006,(1):14-15
2005年10月12日,执行我国第二次载人飞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再显神威,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刺苍穹,将载有两名航天员、进行多天飞行的神舟六号飞船送入太空,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又一座新的里程碑。“神六”发射成功,再一次证明,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具有极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迄今,在世界航天员的名录中,已有330多人的名字载入了载人航天史册。其中,俄罗斯(包括原苏联)、美国和日本都有了自己国家的女航天员,并已参加过飞行。目前,法国也有了自己的女航天员,她的名字是克劳迪·安德蕾德莎叶(ClaudiAndre-Deshays),准备在1996年进行第一次飞行,并想在实验上夺取第一名。安德雷德莎叶是一名医学博士。她是在1985年被法国空间研究中心从1000名候选人中选拔出来的女航天员,虽然尚未进行正式飞行,然而她却早已进行过航天员的全部程序训练,并且每年她都成功地通过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