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了解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的性能优势,对比了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和小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和比冲,其中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的性能计算采用等容循环计算模型.结果表明:真空状态下,随燃烧室进口温度的升高,比冲增加不大;在推进剂和发动机结构尺寸相同的情况下,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产生的推力比小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多3.0倍至6.8倍,但比冲相当.  相似文献   

2.
王涛  容易  胡久辉  唐冶  丁千 《推进技术》2021,42(7):1466-1475
液体火箭在发射过程中,恶劣的动力学环境常常会引起发动机推力下降或提前关机等工作故障,引入动力冗余技术可以保证发动机故障后仍有足够动力保证火箭正常飞行,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针对动力冗余技术而提出的液体捆绑火箭推进剂交叉输送问题,以三种工作模式:芯级火箭与助推器独立工作(Mode 1);一台助推发动机故障,该助推...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液体喷射熄火模型 ,确定了液体喷射熄火液量 ,研究了推进剂能量、压强指数、燃烧室压强、液体性质和喷射压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小推力ADN基推力器在工作中,其毛细管内的推进剂容易在壁面传热作用下发生相变,进而影响推力器的正常工作。为了深入理解推进剂在毛细管内的相变和流动特性,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毛细管微尺度流动和相变特性进行计算。计算考虑了毛细管与喷注器内的流固耦合传热、推进剂相变过程。推进剂相变采用Lee模型,气液体积分数的求解和气液界面捕捉重构采用VOF-CSF方法。本文首次采用VOF模型耦合Lee相变模型计算了ADN基推进剂在毛细管内的相变过程,并结合气泡空间分布仿真结果得到了质量流量和热回浸温度对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显示,受到ADN基推进剂的冷却作用,毛细管内壁面温度要略低于外表面。毛细管内的气泡形成于弯管处,其体积沿着毛细管轴向下游逐渐增加,采取散热措施可减少并推迟气泡的形成。随着ADN基推进剂质量流量的降低或下游热回浸温度的增加,毛细管内的气泡均显著增加,且形成区域更接近上游区域。当热回浸温度从800K增加至1100K时,毛细管内的气泡体积从25.6mm~3增加至58.7mm~3。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实验两个方法,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快速降压、液体喷射及二者联合等三种熄火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比较认为到:快速降压与液体喷射联合熄火对于解决高能、高含铝量的复合推进剂熄火问题具有独到的优点;结合某预研型号发动机对联合熄火方案进行了实际应用的可行生分析,结果可行。  相似文献   

6.
航天飞机主发动机被誉为迄今为止所研制的最先进、最复杂的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它采用液氢、液氧推进剂,不仅推力大、比推力高,且可重复使用50余次,总工作时间长达27000秒;其动力循环系统、部件结构设计、材料工艺选择、控制系统线路均较繁杂,采用许多新型设计、材料和工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固体火箭发动机液体喷射熄火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固体推进剂的瞬态燃烧、射流换热、液滴蒸发和发动机内弹道等耦合作用,成功地实现了对液体喷射熄火过程(临界参数和熄火用液量)的理论预示。理论研究发现液体喷射瞬变燃烧存在着临界喷射压降。当喷射压降大于该临界值时,熄火才能实现。随着推进剂能量的升高,临界喷射压降增加。随着喷射压降的增加,熄火用液量和降压速率分别下降和升高,其变化率逐渐减小。熄火用液量不存在最小值,因而在工程设计中,必须合理选择喷液量和喷射压强这两个设计参数。理论预示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姜清伟 《推进技术》1988,9(6):10-13,68
考虑到空间飞行器姿态控制和弹道导弹的多头分导及弹头机动飞行的需要,我们研制了液体双组元可变推力发动机.本文叙述该发动机的研制过程和有关性能.该发动机可使用多种推进剂,推力可在(137.3~686.5)N的范围内连续无级调节,调节比5:1.发动机阶跃响应低于80ms,混合比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9.
沈赤兵  吴建军  陈启智 《推进技术》1997,18(6):14-18,40
建立了带有推进剂利用系统的泵式压液体火箭发动机稳态工况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用非线性优化方法和小偏差方法计算分析了推进剂利用系统调节阀所控制的燃料流量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计算结果。所得结论可用于泵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控制和调节、试验结果分析、可靠性分析、故障分析,也可用于揭示发动机参数随各种干扰因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影响液体火箭发动机比推力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液体火箭发动机采用大比推力对提高导弹经济性的作用,论述推进剂性质,燃烧室压力,氧化剂剩余系数对液体火箭机动机比推力的影响及选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王文平  余利风  张鸿涛 《推进技术》1992,13(3):16-19,34
从理论上探讨了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中影响其两级推力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导弹/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的优化模型,对一种推进剂实现双推力,双燃速推进剂实现双推力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求出了使导弹射程达到最大,又能够在设计中实现的最佳推力方案。  相似文献   

12.
靳雨树  徐旭  朱韶华  项亮 《推进技术》2018,39(11):2438-2445
为了进一步提高变推力火箭发动机推力调节水平、拓宽推进剂使用范围、提升调节控制的技术能力,采用理论计算和地面试验的方法,设计了一款基于机械定位双调系统的气氧/煤油变推力火箭发动机,对变推力发动机的性能、针栓式喷注器的性能和机械定位双调系统的调节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氧/煤油变推力火箭发动机在0.26~4.35MPa室压实现稳定燃烧,推力变化为57.30~864.70N,推力变化比达到15:1,最高燃烧效率达到97.14%;流量调节阀可精确调节推进剂流量,针栓式喷注器可主动控制喷注压降,达到机械定位双调系统的预期目标,展现出采用机械定位双调系统的该型变推力火箭发动机在深度变推力技术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针对一种带有可调喷注器的双组元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BYF-03)在研制过程中曾出现过的低频振荡现象,分析其响应特性和稳定性,在分析过程中,建立了发动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用Gear法进行了大量的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这类变推力发动机,电磁阀工作周期T是发动机系统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弹簧预压量δH,O对系统的稳定性也有很大影响;而控制电路增益K_B则对系统的响应性能影响很大.经过计算找到了一组参数可使该发动机系统不发生低频振荡.这些结果得到了发动机热试车证实.  相似文献   

14.
丁丰年 《推进技术》1987,8(1):29-33
本文提出了航天飞机轨道发动机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对该类型发动机设计中的几个主要技术问题:发动机推力、推进剂选用、推力室冷却、发动机性能等作了分析.文中列举了可贮存的自燃推进剂及液氧/烃类推进剂分别使用挤压式或泵压式等四种方案,并对这四种方案作了详细的说明和优缺点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李明新  汤海滨  张尊 《推进技术》2013,34(6):728-733
针对所设计的微小推力冷气发动机进行高空模拟试验,搭建了试验系统,并应用推力测试装置测量了发动机不同推进剂下的推力和比冲,得到了发动机的稳态特征参数,当分别以丙烷和氮气为推进剂时,平均比冲分别为83.5s和75.6s.为了获得发动机的动态特征参数,对推力测量装置进行了负阶跃力和正阶跃力动态标定,通过标定数据的对比验证得到推力测量系统的延迟时间为90ms;进而在特定试验工况下,给出了发动机和推力测量装置实际上升时间的计算方法,得到丙烷质量流量为40mg/s时,发动机的上升时间为27.1 ms.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含铝 18.5%、 16%的 PU和 HTPB推进剂进行了液体喷射熄火研究。结果表明:可靠熄火用液量随推进剂能量增加而增加;随着射流压降的增加,熄火速率和用液量分别增加和减少;燃烧室压强升高,用液量增加;除熄火用液量外,存在一个无因次参数,它综合反映了推进剂能量和燃速特性、喷射工况、液体性质、燃烧压强等对熄火过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有限容积的思想,构造任意形状的三维药柱燃面退移通用计算方法,并推广应用于嵌金属丝推进剂的燃面计算。计算过程只关心燃面的始态和终态,可完全避开错综复杂的几何燃面变化规律,实现任意药型下多推进剂、变燃速燃面退移的计算机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对三维组合药型单室双推力发动机进行了喉部烧蚀条件下的内弹道计算,同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调节控制技术的研究历程及研究现状,并结合我国航天动力研究基础,指出通过在主系统或副系统管路上设置液体或燃气流量调节装置、通过可调结构的针栓式喷注器同步对流量与压力进行匹配调节仍然是实现大范围变推力调节的两种主要手段;分析了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调节的关键技术及其解决途径,预测了未来一段时期内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及其调节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若干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建议,为我国低成本、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技术的发展和有关研究者开展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典型贫氧推进剂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基于热力计算的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针对三类典型贫氧推进剂开展了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性能分析及变化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同高度和来流马赫数下,随着余气系数的增加,进气道裕度增加,推力系数减小,比冲先增加后减小。相同高度和余气系数下,随着来流马赫数的增加,进气道裕度增加,推力系数减小,比冲减小。相同来流马赫数和余气系数下,进气道裕度、推力系数、比冲随高度的变化不明显。空气总温对特征速度及发动机性能有较明显影响,是性能分析时不可忽略的因素。与碳氢贫氧推进剂、铝镁贫氧推进剂相比,含硼贫氧推进剂当量空燃比适中,比冲较高,推进剂密度大,在工程应用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0.
可控固体推进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可控固体推进技术是指在基于含能材料为工质的固体推进剂燃烧过程中,借助一定措施使得推进剂的燃烧方式可控,燃速可调,实现推力可随机控制的推进技术。其可对推进剂燃烧状态进行主动控制,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固体推进剂发动机推力主动、随机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从推力可控实施方案、对应推进剂类别以及其应用技术等方面对当前可控固体推进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部分可控固体推进技术中的推力可控实施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