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提高空间光到单模光纤耦合效率的温度适应性,需要对聚焦透镜组和光纤的结构形式进行优化设计.基于热膨胀和光纤耦合理论,提出了一种前端法兰对称式结构,并针对两镜式聚焦透镜组,计算了温度场与焦点轴向位置、径向位置、光纤模场变化的关系,推导了耦合效率随温度变化公式.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前端法兰和底部两种结构形式温度场与焦点位置相对变化量,结果表明:相同温度变化,前端法兰对称式结构焦点径向相对变化量小、空间光到光纤耦合效率更高.该结构形式温度适应性高,为聚焦透镜组和光纤结构形式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光传导信号同步传输系统。该系统由信号发送部分、光纤光电耦合部分、信号接收部分等组成。系统采用数字编码的方式,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同时由于用光纤进行传导,有效地解决了绝缘问题。该系统可用于光纤电流互感器(OCT)。  相似文献   

3.
潘雄  张春熹  宋凝芳  金靖 《宇航学报》2008,29(3):912-915
方波调制信号是全数字闭环光纤陀螺的基准信号,该信号会通过电源线、地线或以空间电磁场的形式耦合到光源驱动电路上。基于相干检测原理,推导了由该耦合信号产生的等效相位延迟的计算公式,利用仿真模型估算了-120dB耦合强度对不同精度陀螺闭环零偏的影响,利用锁相放大器(LIA)测量了实验电路板上耦合信号的幅值,证明了该耦合信号与光纤陀螺零偏的相关性。光源驱动电路抗干扰改进后实验样机精度提高了40%,即0.14°/h。结果表明:光源驱动电路中耦合的方波信号是光纤陀螺产生零偏的因素之一,必须在硬件设计或信号处理算法上加以抑制。  相似文献   

4.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3):105-105
2007年3月27日,日本冲电气工业公司发布新闻公报称,该公司将自行开发的新技术应用到增益耦合型分布反馈激光器中,实现了无需光隔离器的长距离光传输,该技术有助于显著降低光纤到户的成本。  相似文献   

5.
自适应光学技术在欧美激光通信地面站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适应光学技术是提高激光通信地面站单模光纤耦合效率、增加接收信号信噪比、提升激光通信可靠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欧美将自适应光学技术应用于激光通信地面站的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与分析,主要内容包括自适应光学系统的组成、参数和部分实验结果,为激光通信地面站及其自适应光学系统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激光传能技术的光电转换系统,采用40 W的975 nm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激光源,多晶硅材料作为光电池接收,测试了不同激光功率下的光电转换效率,通过调整调整光电池阵列接收端与激光光纤输出端的距离为0.4 m和0.8 m,测试了其光电转换效率变化。研究表明,随着激光功率增加,光电转换效率在一定范围波动,得到最大光电转换效率为9.98%。研究还表明,光电池板温度是影响多晶硅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重要因素,电池板的温控管理是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的方式。多晶硅材料光电池在激光传能的应用,对激光传能技术推广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光纤陀螺的原理、分类出发全面介绍了世界各国光纤陀螺的研究进展和开发动向。分别探讨了各种光纤陀螺的技术问题与解决措施。最后肯定了诸振腔式光纤陀螺的开发方向,并认为有可能成为更小型的高性能光纤陀螺。  相似文献   

8.
郑志超  王振华 《宇航学报》2013,34(4):516-522
针对双轴旋转式惯导系统中不能自动补偿标度因数误差与地球自转耦合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转位方法。该方法不增加转轴数目,通过补偿地球自转在转轴平面的投影抑制耦合误差项,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激光陀螺惯导系统和光纤陀螺惯导系统。利用改进的转位方法对双轴旋转式惯导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为双轴旋转式惯导系统的工程设计和改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组成固体火箭发动机光纤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光纤传感器缠入复合材料壳体的工艺问题,构建了光纤智能实时监测系统,并通过水压试验对试样进行了实时监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初步验证了光纤智能实时监测系统的功能,表明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健康监测系统在固体火箭发动机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和优化光纤陀螺三轴组合的热设计方案。从光纤陀螺三轴组合内部热源出发,使用FLOTHERM软件建立了主电路板仿真模型,进行分析解算,得到了主电路板在室温条件下达到稳定状态的温度云图,并与红外热扫描结果加以分析比较,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光纤陀螺三轴组合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发现了电路板过热和光纤环温度分布不均匀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仿真结果表明,新的设计方案解决了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