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鸿 《直升机技术》2002,(2):35-35
格罗恩兄弟航空公司预计有后货舱门的大自转旋翼机有市场,它已开始内部研制工作,把赛斯纳C337“空中霸王”修改成自转旋翼机。修改项目是: (1)去掉后面的“推进式”发动机,更换成前面安装的“拉进式”450轴马力罗罗250-B17F2涡轮发动机。 (2)把双尾梁上下颠倒安装,垂尾朝下,以便与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的最小最便宜的飞机无疑是Fa330“鹡鸰”风等式旋翼机。严格地说,Fa330是重量为81.6千克,有3片桨叶,旋翼直径为7.3米的自转旋翼机。由德国福克·阿奇吉利斯公司设计制造,配备给克里格斯马林级潜水艇用于侦察。由浮出水面的潜艇拖曳飞行,使飞行员能发现远处目标,大约总共生产了200架Fa330。  相似文献   

3.
王俊超  李建波 《航空学报》2014,35(1):151-160
为了研究机翼对自转旋翼机纵向稳定性的影响,针对某复合式自转旋翼机,建立了基于状态空间法描述的非线性全量方程数学模型。该模型包含自转旋翼、机身、螺旋桨、机翼和尾翼的气动模型、动态入流模型和稳定性分析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比研究了样例自转旋翼机和样例复合式自转旋翼机的纵向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机翼的增加对于浮沉模态和短周期模态稳定性是有利的;对于旋翼转速模态稳定性是不利的,在设计复合式自转旋翼机时可以考虑增加旋翼桨尖配重来提高此模态的稳定性。机翼的纵向位置对自转旋翼机的纵向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在机翼纵向位置能满足配平约束条件下,机翼纵向位置越靠后,迎角稳定性越好,但旋翼转速稳定性越差。在设计复合式自转旋翼机时,机翼纵向位置的选择要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进行折中。  相似文献   

4.
机翼对自转旋翼机纵向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俊超  李建波 《航空学报》2014,35(1):151-160
 为了研究机翼对自转旋翼机纵向稳定性的影响,针对某复合式自转旋翼机,建立了基于状态空间法描述的非线性全量方程数学模型。该模型包含自转旋翼、机身、螺旋桨、机翼和尾翼的气动模型、动态入流模型和稳定性分析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比研究了样例自转旋翼机和样例复合式自转旋翼机的纵向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机翼的增加对于浮沉模态和短周期模态稳定性是有利的;对于旋翼转速模态稳定性是不利的,在设计复合式自转旋翼机时可以考虑增加旋翼桨尖配重来提高此模态的稳定性。机翼的纵向位置对自转旋翼机的纵向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在机翼纵向位置能满足配平约束条件下,机翼纵向位置越靠后,迎角稳定性越好,但旋翼转速稳定性越差。在设计复合式自转旋翼机时,机翼纵向位置的选择要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进行折中。  相似文献   

5.
自转旋翼机的历史、特点和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转旋翼机(多称为旋翼机)是旋翼飞行器的一种,用途广泛;三,四十年代曾经大量使用,近几年来又获得新的发展,本文回顾了自转旋翼机的发展历程,从气动和结构特点等方面阐述了自转旋翼机气动效率高,操纵简单,且安全,廉价等优势,说明自转旋翼机既可以作为民用飞行器,也可以作为一种军用装备,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6.
以某型自转旋翼机为对象,研究了格尼襟翼对自转旋翼机飞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得到自转旋翼二维翼型加装格尼襟翼的气动力系数,采用叶素理论并结合动态入流理论建立自转旋翼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旋翼机加装格尼襟翼的飞行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格尼襟翼对自转旋翼机的纵向配平特性有较大影响,纵向周期变距操纵量增大,旋翼稳定转速减小;格尼襟翼基本不影响全机稳定性,同时还能够达到减小功率消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自转旋翼机飞行性能理论建模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俊超  李建波  韩东 《航空学报》2014,35(12):3244-3253
为研究自转旋翼机的飞行性能理论建模技术,基于基本分析法和配平分析法,对自转旋翼机整机需用功率的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自转旋翼机的桨盘迎角特性、升阻特性以及自转旋翼桨叶剖面迎角分布特性等。研究表明:建立的基本分析法和配平分析法计算模型均可以准确计算自转旋翼机的整机需用功率和自转旋翼桨盘迎角,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自转旋翼机飞行性能的分析;小速度时整机需用功率主要来自于自转旋翼功率,大速度时机身废阻功率成为整机需用功率的主要来源;适当增加总距可以提高自转旋翼和整机的升阻比;在自转旋翼设计时可以对桨叶剖面翼型的展向分布进行优化,在桨根处优先采用相对不易失速的翼型以推迟失速对最大飞行速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直升机技术》2003,(2):44-44
以自转旋翼机和固定翼飞机相结合的独特的“卡特直升机”为基础的无人驾驶飞机方案已提交给美国海军用于竞争“多用途长航时”无人驾驶机。  相似文献   

9.
自转旋翼机与同类直升机相比,具有其独特优势,现已在民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了给自转旋翼机的无人化飞行控制提供理论参考,分析其特点、优势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该类飞行器的特点,在旋翼可变转速、螺旋桨、机体气动力基础上,建立自转旋翼机的飞行动力学模型;以整体倾斜桨盘式ELA-07AGRO为样例,对该自转旋翼机进行配平和稳定性计算;对其在巡航飞行时(120km/h)的操纵量、姿态角和模态进行提取,并与计算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飞行速度范围内,样例自转旋翼机的桨盘纵向操纵单调向前压杆,横向操纵单调向左压杆(幅值很小),方向舵逐渐向右偏转,油门先减小后增大;稳定性方面,螺旋和荷兰滚模态的发散非常缓慢,而长/短周期、旋翼转速和滚转收敛模态都是稳定的,即样例自转旋翼机具有良好的飞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得克萨斯州的卡特直升机公司与NASA一起设计“直升飞机”运输机混合验证方案,该机的大小能满足美国海军对更换C—2A飞机的要求。“直升飞机”是在卡特直升机公司方案基础上制造的,它综合了直升机、自转旋翼机和固定翼飞机的特点。“直升飞机”最后可能扩大到C—130那么大,它能像直升机一样起飞,悬停和着陆。  相似文献   

11.
自转旋翼的气动优势和稳定转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焕瑾  高正 《航空学报》2001,22(4):337-339
旋翼机在正常飞行中和直升机在自转下滑时,其旋翼都处在自转状态。从建立自转旋翼的气动模型入手,通过与直升机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旋翼的气动特性的对比,得出自转旋翼具有较好的气动环境和更高的效率;讨论了旋翼机的稳定转速与总距角、前飞速度以及桨盘迎角的关系,通过分析说明在设计旋翼机时,可选择一固定总距,使旋翼机在相当宽的飞行范围内,只需小幅度调整桨盘迎角就可保持稳定飞行。  相似文献   

12.
V—22“鱼鹰”基本上是一种海军陆战队用的飞机,它的尺寸大小适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突击舰船搭载和装运一个加强步兵班。但是,这种快速、远航程倾转旋翼机对于美国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来说具有很大的潜力。美国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AFSOC)将在2003年得到第一架生产型CV—22B“鱼鹰”开始更换40架MH—53J直升机。现在计划要求2004年在佛罗里达州赫尔伯特机场成立第一支拥有8架VC—22的专门部队。在“鱼鹰”机加入AFSOC之前,贝尔—波音倾转旋翼机研制小组必须把适于特种作战的任务设备组件综合到飞机中去。  相似文献   

13.
旋翼机自转旋翼气动特性及跳飞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设计具有跳跃式起飞功能的旋翼机,本文用叶素理论分析了自转旋翼桨叶的气动特性,采用数值积分方法及引入动态入流理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自转旋翼气动计算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旋翼机稳定自转和跳飞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旋翼机实现跳飞所需要的旋翼设计参数和操纵量的要求.算例给出了跳飞过程的性能曲线,并与国外文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理论方法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预测国际公司近日表示,在2004~2013年间,全球将总共生产448架军用旋翼机,其中包括新旋机和改进的旋翼机,估计总价值为40亿美元。同时,可能会有1668架翼机进行大的改进,估计价值为43亿美元。未来10年将生产5448架军用旋翼机  相似文献   

15.
升降舵辅助操纵的自转旋翼机自适应姿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清  蔡志浩  闫坤  王英勋 《航空学报》2016,37(9):2820-2832
针对常规自转旋翼机俯仰操纵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升降舵辅助操纵的自转旋翼机布局。采用解析叶素积分方法建立了自转旋翼气动模型,通过与风洞试验数据及数值叶素积分法的对比验证了其合理性。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动态逆的自转旋翼机姿态控制方法,采用动态逆技术设计了基本控制器,采用在线神经网络自适应补偿建模误差、外界干扰和设计模型误差导致的不确定逆误差。提出了基于动态控制分配技术的升降舵-旋翼纵向周期变距分配方法,以协调二者在控制效率和带宽方面的差异。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升降舵辅助操纵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旋翼机桨盘的调整频率和幅值;提出的姿态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鲁棒性;动态控制分配器能够合理地协调升降舵和旋翼纵向周期变距。  相似文献   

16.
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和子公司西科斯基保养公司与美国空军教育和训练司令部签订了一份合同。根据合同要求,该公司将为美国空军教育和训练司令部的20架“铺路鹰”和“休伊”直升机提供保养和维护服务。这20架直升机包括新墨西哥洲阿尔布凯克市柯特兰空军基地的10架 HH-60G“铺路鹰”和6架 UH-1N“休伊”以及华盛顿洲斯波坎市费尔柴尔德空军基地的4架 UH-1N“休伊”。  相似文献   

17.
旋翼机总体设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自转旋翼特性及旋翼机设计的独特性,在直升机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动力学原理的基础上修改并建立了计算模型,解决了旋翼机气动布局、总体参数及旋翼设计等方面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自转旋翼机的纵向稳定性,首先应用配平分析法求出各个飞行状态的旋翼转速,求出转速后用列文伯格-马夸尔特算法对旋翼机的姿态和操纵进行配平,得到各个飞行状态的姿态角和操纵量。运用五点中心差分法求纵向稳定导数,从而得到状态矩阵以及纵向运动模态,然后建立旋翼机纵向稳定性分析模型,利用所求得的一些模态分析旋翼机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旋翼转速随前飞速度的变化不明显,旋翼机的操纵主要是纵向的,旋翼转速主要取决于桨盘的倒角;在速度范围内,除了旋翼转速模态,旋翼机的其他纵向模态是稳定的,旋翼自由度与旋翼机机体存在耦合,重心相对推力线的垂直位置对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重心位于推力线上方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经过二十几年的研发历程,美国海军的使用试验与评估部队最近确认V-22“鱼鹰”倾转旋翼机达到了作战效能和作战适用性要求,海军陆战队也认为该项目基本上接近了可以大批量生产的阶段。美国国防采办委员会很快将对该倾转旋翼机进行评审,如果进展顺利,预计首批12架V-22将在2007年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20.
常规直升机的发展已接近它的极限。50~60年代出现的新概念旋翼机现在又兴起了。由于材料、电子装置和推进装置的技术发展,看来许多新概念旋翼机在21世纪将引起旋翼机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