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经典的振动理论,结合现代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补燃火箭发动机整机结构以及主要管路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进行了整机结构中的Y形管模态试验,并分析了真实发动机试车时的主导振动频率。结果表明,Y形管的计算固有频率和试验固有频率相符,振型一致;管路系统的固有频率高于发动机整机的固有频率;发动机试车时的主导振动频率与其固有特性不相耦合。模态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该发动机总体布局结构在动态特性上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卧置换热器在壳程介质流量较小的条件下,常在壳程内安装一平行水平面的纵向隔板,即成双壳程结构,以提高换热器效率。GB151-89第3.12条指山:需要抽出管束的换热器,应在隔板的两侧与壳体的间隙处设置二壳程之间的密封结构。生产实践中,需要抽出管束的双壳程换热器一般为U形管式换热器,为此,笔者就该种换热器常采用的两种纵向隔板密封结构加以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鑫  岳晓奎  代洪华  袁建平 《宇航学报》2020,41(8):1000-1007
针对在轨服务航天器末端执行器在抓捕目标时由于速度不匹配而产生的振动问题,本文受自然界中高速奔跑的袋鼠腿部结构启发,将嵌套仿生X形结构安装在服务航天器机械臂和抓捕机构之间,来抑制由碰撞所产生的抓捕后振动。通过对此系统在受到外冲击力下进行建模分析,并与传统的弹簧质量阻尼器和单层仿生X形结构的隔振性能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此嵌套仿生X形结构隔振系统具有更好的振动隔离效果,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航天器抓捕后振动。  相似文献   

4.
充气太阳能帆板展开动力学数值模拟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充气太阳能帆板是一种通过气体驱动支撑管展开的新型太阳能帆板。首先简要介绍其研究进展,然后针对充气展开支撑管,提出了分段式充气体积控制模型,基于LS—DYNA模拟了空间环境下Z型折叠充气太阳能帆板在支撑管无约束与有轴向约束控制时的展开过程,分析了支撑管每折叠段的气压变化,上横板的动力学特性以及基板的平面外振动,预报了展开过程中支撑管与基板的接触碰撞,并通过悬吊式展开试验验证了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本文计算能够预报充气太阳能帆板在空间展开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GB151《钢制管壳式换热器》所采用的计算原理,从管板、管子和壳体应力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发现GB151所规定的设计条件的危险组合不足以包括管子和壳体应力的危险工况。以国外相应的TEMA、CODAP和BS1515标准进行对比并用计算实例证实了这一分析。对于管板兼作和不兼作法兰的两种结构,具体提出了可能出现的各个危险工况。  相似文献   

6.
靳爱国 《火箭推进》2005,31(5):11-14,50
对某一发动机地面热试车液路固有频率及低频振动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集中参数模型,对地面试车时和飞行时的液路一阶、二阶纵向固有频率进行了计算.得出的结果与实际试验数据吻合.在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对发动机低频振动机理进行了分析.计算与分析表明:蓄压器参加发动机地面热试车会造成试车系统液路纵向固有频率的改变,由于改变了的液路纵向固有频率没有经过大量的实际试车考验,因而不能够排除引起低频耦合振动、并且导致试车故障的可能性.建议对于蓄压器参加发动机地面热试车应该慎重考虑.如果确实需要蓄压器参加发动机地面热试车,从安全角度出发,应该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分析、试验工作.本文的数学模型对低频振动特性分析以及安全分析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前文的基础上,阐明危险工况(或称可能出现的危险工况)和真正危险工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仅由操作条件只能列出危险工况而无法得出真正的危险工况,真正的危险工况不仅和操作条件有关,而且和换热器的结构条件和各部件相对尺寸有关。 根据换热器的具体结构条件、各元件相对尺寸和危险工况,管板、管子或壳体应力的最大值都有可能首先超过各自的强(刚)度校核条件。所以,在设计时不论管板、管子或壳体都应由各个危险工况求出其可能出现的最大应力值并校核满足,不能以并非最大的应力值进行校核,更不能因管子或壳体应力(特别是带有膨胀节时)绝对值较低而认为其强度不会成为问题,甚至不予计算。  相似文献   

8.
LE—7液氧泵汽蚀动态特性对于分析 H—Ⅱ火箭的 POGO 振动是必不可少的,它通过在主泵进口管中安装孔板产生的正弦扰动流体而确定.在研究 LE—7液氧泵因汽蚀引起的转子振动时发现:由旋转汽蚀引起的转子振动在诱导轮壳体为某一尺寸时,转子振动现象会消失.因此,进行了诱导轮壳体尺寸对汽蚀柔度和质量流量增益因子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转子振动消失时的汽蚀柔度大于转子振动存在时的汽蚀柔度。  相似文献   

9.
"爱国者PAC-3"型导弹主发动机装药药型反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爱国者PAC-3”型低空拦截导弹主发动机的装药药型进行了反设计,分析计算了开槽管形装药药型的优点。比较3种典型的开槽管形药型的压强-时间曲线,发现采用5槽大槽深非通透药型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证明了“爱国者PAC-3”主发动机采用这一药型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无阻尼仪器设备系统在通过共振点时的振动响应的数学表达式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和分析,并给出了Fresnel积分数表以及相应的共振响应曲线,对了解通过共振点时的振动响应机理、计算振动响应的大小,并对可靠性设计和试验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汽蚀管在火箭发动机供应系统中的自激振荡特性,采用全尺寸的发动机泵后供应系统,并模拟供应系统在发动机中的边界条件,开展了汽蚀管动态液流试验。在不同的汽蚀管相对压力损失下,获得了不同位置处的压力振荡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当汽蚀管处于汽蚀工作状态,汽蚀管下游脉动压力存在220~310 Hz范围的振荡,下游压力的自激振荡对汽蚀管上游系统无明显影响。随着汽蚀管相对压力损失的增大,汽蚀管下游的汽蚀振荡频率减小,汽蚀振荡幅值增大。在汽蚀管与主阀之间,振荡幅值沿流向逐步增大,从主阀至推力室头腔,振荡幅值逐步衰减。当汽蚀裕度过大时,汽蚀管下游出现大幅值的压力脉冲尖峰,并导致导管结构产生高幅值的脉冲形振动响应。  相似文献   

12.
锤头体弹性振动跨音速气动阻尼系数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锤头形运载火箭跨音速飞行时,箭体结构的弹性振动与气体运动的耦合效应,描述了用全弹模型的风洞实验和非定常数值计算、确定气动阻尼系数的技术和方法,分别给出了实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气动阻尼实验中,模拟低阶固有模态的前节点位置是非常重要的,该方法可以作为研究航天飞行器非定常飞动特性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俊刚  马兴瑞  庞贺伟 《宇航学报》2008,29(4):1147-1150
针对振动试验中存在的过试验问题,以卫星承力筒振动试验为例,建立了振动台和承力筒二自由度耦合分析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承力筒所受作用力的值。在振动试验中进行力测量,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通过理论计算与试验数据比较,对振动试验的过试验程度进行了分析。进行了力限控制试验摸索,对加速度控制和力限控制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14.
预冷组合发动机中微通道换热器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预冷组合循环发动机(SABRE)的氢/氦微通道换热器数学模型,进行换热特性的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仿真分析的结果与文献数据误差在10%以内,并通过对换热通道几何尺寸的相似变换,获得了微通道特征几何参数随雷诺数的响应曲线,以及氢/氦微通道换热器在特征工况条件下的特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工程》2016,(2):19-24
针对航天器的控制力矩陀螺微振动试验对通用微振动振源的需求,在分析微振动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6-PUS并联机构的六自由度微振动模拟平台来模拟微振动试验的新思路。基于Newton-Euler法,给出了6-PUS并联平台动力学特性的分析方法,并建立了定平台输出力/力矩与支链驱动力之间的动力学模型。使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可以为同类微振动模拟平台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某大型液体火箭贮箱增压介质加热需求,对火箭上常用的多层嵌套钎焊铣槽式换热器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影响传热计算准确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剖析,建立了一维数学仿真传热模型,针对局部两相流换热采用了简化计算模型。换热器试验结果表明:传热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表明了传热模型建立的合理性; 基于试验数据,对两相流简化计...  相似文献   

17.
针对振动试验中存在的过试验问题,以卫星承力筒振动试验为例,建立了振动台和承力筒二自由度耦合分析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承力筒所受作用力的值.在振动试验中进行力测量,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通过理论计算与试验数据比较.对振动试验的过试验程度进行了分析.进行了力限控制试验摸索,对加速度控制和力限控制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月球轨道复杂的热环境,设计一种与流体回路耦合的板翅式相变换热器,通过利用相变材料熔化蓄热、凝固放热的特性,实现对航天器在不同外界热环境条件下散热能力的调节。基于一系列简化假设,开展相变换热器仿真分析,计算给定入口温度条件下相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和熔化与凝固特性,并且详细分析相变腔体内相变材料的熔化过程。通过搭建相变换热器性能试验台开展试验研究,得到相变换热器运行的温度结果,验证了相变换热器设计的合理性。文章提出的耦合相变换热器的流体回路方案可作为载人航天器月球轨道飞行的有效热控手段。  相似文献   

19.
影响弯曲件回弹的因素及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V形及U形弯曲件回弹的影响因素:材料的屈服点、材料的厚度、零件的相对弯曲半径、零件的弯曲角、零件的形状以及模具间隙大小的分析,列出了回弹值的近似计算方法,根据计算结果,总结了采用补偿和校正来控制回弹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圆台形红外加热笼仿真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真空热试验中,圆台形航天器通常选用圆台形的红外加热笼作为外热流模拟装置。文章对圆台形红外加热笼模拟热流进行仿真计算,分别就红外加热笼与被加热面的平行距离对边缘效应的影响和红外笼的锥角对边缘效应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到红外加热笼优化设计方法,以提高航天器表面热流密度模拟的均匀性。该方法可用于指导圆台形航天器进行真空热试验时的工装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