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微电子学的进步,几年前那些似乎只能由较大型航天器实施的项目,现在也可以由小型卫星来承担,从而使制造重量在500kg以下的卫星制造商从中获利。电子学的进步也推动了小型运载火箭的发展(大部分在前苏联),促使了低成本卫星发射服务与低造价卫星产品相结合。 位于英国吉尔德佛德(Guildford)的Surrey卫星技术公司成功地开展了一项业务,制造并发射政府(包括  相似文献   

2.
卫星运行需要地面测控系统的支持.通过对某些卫星运行与地面测控系统支持方面的实际分析,总结其设计研制和协调中不足,研究卫星系统与地面测控系统的协调设计,并提出相应建议,为我国的卫星发展作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长寿命卫星大都采用三轴稳定控制系统,飞轮作为控制系统的重要执行部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我国所发射的卫星在轨运行情况的统计,目前飞轮产品的寿命最长达到了8年,目前我国卫星的发展对飞轮产品提出了10年以上的寿命要求,为此本文将对飞轮产品长寿命地面试验与评估问题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般地面测试平台无法同时支持卫星对地测控测试和中继测控测试,需要开发多通道地面测试平台满足卫星测试需求.基于此,对卫星测控系统多通道地面测试平台设计进行讨论,采用彼此相对独立的2套地面测试设备,通过特定连接关系同时接入卫星对地测控链路和中继测控链路中,实现卫星多通道测控并行测试和地面测试设备的双机备份,在无须更改外部连接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模式选择、参数配置,可适用于不同模式下卫星测控通道地面测试需求.经过分析,该平台具有功能完善、适用性广、稳定性好等优点,已应用于某卫星的地面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平台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五角大楼的下一代GPS导航卫星的加快部署需要在一项技术上进行预先投资 ,这项技术将允许工程师们对在轨卫星进行升级。在LosAngeles的空军航天和导弹系统中心的GPS系统计划主管AlBallenger上校说 ,通过从地面上载软件改变星上功能的在轨适应性是规划中第三代GPS卫星的一个关键特征 ,这项技术目的是大幅度提高对敌方干扰的抵抗力。通过软件上载升级卫星的能力将使空军在新技术成熟时就能利用它 ,而不要等到新一代卫星研制和部署后。美国国防部把这种不断发展的理论称为螺旋式发展。第三代GPS卫星可以通过地面上载软件升级的内容包括信…  相似文献   

6.
EADS、空中客车和泰雷兹6月14日在巴黎航展上共同宣布,以经济利益联合体(G.I.E.)的方式把2002年7月创建的空中交通联盟改组为公司。新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成员公司的共同目标:满足航空公司、机场和空中导航服务供应商对完美的全球共同运营的空中运输系统的需求,将利用成员公司拥有的领先的飞机、航空电子、地面空中交通管理和卫星能力,整合为单一的解决方案。 空中交通联盟由EADS、空中客车和泰雷兹组建,联合领先的工业实力,通过综合空中、地面和空间的技术专长,加速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发展。空中交通联盟在巴黎航展上宣布改组为公司…  相似文献   

7.
美空军正与工业和政府部门合作制定一项利用商业软件实现其卫星地面控制系统现代化的计划。 空军卫星控制网(AFSCN)已有约23年的历史,它通过分布于全球8个地面站的15架天线控制100多个军用航天器。位于克罗拉多斯普林斯的空军航天司令部供给部负责人Brian Amold说,国防部准备设计一种新型的控制系统,以便充分利用最先进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系统以前只用于政府的航天器,但每周都有一定的空余能力。NASA目前准备向工业界想试验新技术的用户开放该通信卫星网络。NASA官员说关于如何利用该系统须由工业界决定。 中继卫星位于赤道上空35406公里的轨道上,它能将航天飞机或卫星的数据中继到新墨西哥州白沙的地面终端。  相似文献   

9.
地面测控系统与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关系紧密,它既是卫星的领航者,又是卫星的保护者,在嫦娥一号整个飞行期间,它起到了保驾导航的作用。地面测控系统负责运载火箭发射和嫦娥一号卫星整个飞行任务期间的轨道测量、遥测监视、遥控操作和飞行控制,以及嫦娥一号卫星探测应用期间的任务计划的实施与操作管理,并通过高精度的测定轨道,为地面应用系统科学探测数  相似文献   

10.
1月9日11时17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光学立体测图卫星"资源三号"送入太空。同时,搭载发射了一颗卢森堡小卫星。 "资源三号"卫星配置了三线阵测绘相机和多光谱相机,采用三线阵测绘方式生成立体测绘影像。三线阵测绘相机的前视、后视全色影像地面像元分辨率为4m,正视全色影像地面像元分辨率为2.1m;多光谱相机的正视多光谱影像地面像元分辨率为5.8m。"资源三号"卫星将提供高几何定位精度、高品质成像效果的卫星影像以及相关的地理信息产品。  相似文献   

11.
我国第一代中继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发展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链一号"03星成功入轨标志着我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基本形成。作为中继卫星运行管理和数据中继服务的主体,地面应用系统发展建设水平直接决定了中继卫星系统应用效益的发挥。在总结地面应用系统现状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系统在资源可用率、任务服务模式和任务保障可靠性等方面所面临的形势以及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地面应用系统后续发展建设的思路和内容。  相似文献   

12.
陆基增强系统(GBAS)是支持飞机精密进近的下一代无线电导航设备。目前,在世界上安装GBAS和提供GBAS服务的机场越来越多。中国已经研制了首套卫星导航GBAS着陆系统,然而并没有通过相关设备的认证许可,未投入实际的运行使用。因此,本文在分析FAA和Eurocontrol对GBAS设备许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卫星导航路基增强系统设备许可体系的方案,为进行设备的认证许可提供引导,使得整个地面子系统满足安装选址要求、地面和飞行测试对功能和性能的验证要求,保证地面设备子系统经过安装调试后能够达到理想的工作状态。设备许可体系在未来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中发挥着广泛的指导作用,有利于设备的运行、发展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内外地面无人作战平台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自主性、智能性的特点使得其相较于传统地面武器平台对导航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常规意义上的测姿、定位、定向等功能之外,还需要具备环境相对位姿感知与导航能力。目前,典型的地面无人平台均采用惯性基组合导航方案,以惯性传感器为主,配备卫星、视觉、雷达等多类辅助传感器,通过组合导航算法实现传感器间的有机融合。针对地面无人作战平台的导航需求,对当前主流惯性基组合导航技术进行梳理,分别介绍了惯性/里程计、惯性/卫星、惯性/视觉、惯性/激光雷达组合导航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适用于地面无人作战平台的导航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六、AMSS 系统的可用性及未来发展AMSS 系统由空间段(卫星、地面测控站)、地面地球站(GES)、飞机地球站(AES)及客舱通信设备组成。经过多年研究、开发和实验、演示及运行,AMSS 系统的各部分已经成熟并可供使用。1.可用于 AMSS 的卫星系统自1990年11月国际海事卫星组  相似文献   

15.
卫星模拟器主要是对地面测控系统遥测接收和遥控指令发送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和验证,验证地面测控系统设备正确性,提高地面测控系统对卫星故障的应急处理能力等。本文从软件系统架构高度对不同卫星各分系统模型共有属性进行抽象提炼和设计研究,提高软件架构及模块的复用性、扩展性和维护性,通信卫星模拟器通用基础平台可同时验证不同卫星对地面测试系统的任务要求,使不同卫星模拟器的建设和地面系统测试支持可以纳入一个规范化、通用化的系统框架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航气象部门拟于近期购进4套世界区域预报系统(WAFS)地面接收站。其中两套安装在北京,用以接收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空卫星广播,一套安装在广州接收印度洋上空卫星广播,一套安装在上海,接收太平洋上空卫星广播。这4套接收站将通过民航卫星通信网络连接民航气象数据库,经过剪接、补充、修改,使其产品形成适合我国民航需要的航空气象产品,再通过卫星传真广播,发往我国民航  相似文献   

17.
Spectrum Astro公司把其未来压在美国政府继续推进高性能小型军用和科学卫星以及轻型商业通信卫星的需求增长上。该私营小卫星制造商正在费城郊外扩建其设施。该公司于5年前创建,曾帮助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组织(BMDO)制造了三颗MSTI(小型化探测器技术一体化)卫星。 不可忽视Spectrum Astro公司的成功秘诀,即以最短的周转时间制造廉价的航天产品。国际小卫星组织的华盛顿代理人及董事会会员Jill Stern说Spectrum Astro公司的成功提高了轻  相似文献   

18.
瞄准未来无人化智能化装备对抗需求,通过梳理地面无人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总结地面无人系统的能力特征和关键技术,并与空中无人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给出了反制地面无人系统的可能策略。初步构建了关键技术体系,并从反制测控(TT&C)链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环境感知传感器、自主行为与平台控制及反制效果在线评估等方面对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综述。对未来装备建设和发展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对地面无人装备的发展和能力提升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包海涛  李红 《飞行力学》2006,24(2):81-85
引入了初始卫星和时差的概念,通过仿真实验和优化设计,给出了一种针对我国区域特性的共地面轨迹中轨卫星(MEO)星座。同时利用该星座所具有的较好二重覆盖特性,提出了综合运用静止卫星(GEO)和MEO星座组成卫星区域导航系统的方案,并通过仿真模拟确认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受地面设备时延误差的影响,转发式测轨系统的卫星定轨精度受到严重制约。为实现卫星精密定轨,地面设备时延误差的精确补偿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对地面设备时延进行精确测量。采用一种外环设备时延测量方法,实现对转发式测轨系统地面设备时延的实时测量。经过试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设备时延测量稳定度优于0.3ns,修正地面设备时延误差后的卫星重叠弧段的轨道差RMS值优于2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